各位看客,大家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

旧事重提系列,好久不见。

先看标题,您可能会有疑问了,钱海岳?谁啊?

是的,他或许真的名气不大,但是钱老先生所作的《南明史》对南明这段历史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为南明历史的研究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满清二百余年,之于南明这段历史,讳莫如深至极致。多亏了有钱老先生这般史学之光的学者们编撰书写,才为后世了解、学习南明的历史提供了平台。

今天,我们就讲述钱海岳先生与他的《南明史》的故事。

  • 书香门第

1901年,钱海岳出生于江苏无锡,字腾英,属于吴越钱氏。

众所周知,在江浙沪一带,钱姓属于望族,就最近一百年,钱姓家族便出了多位名人。

钱海岳先生的父亲钱麟书在光绪十五年(1889年)考中举人,直到宣统三年,民国成立的前夕,其父转任安徽绩溪知县,民国六年任青阳县知事。从清到民国,当官的还能继续当官,仿佛也能说明一些问题。

出身士大夫之家的钱海岳,早年即以文采知名。1912年,他入读无锡东林学堂。1921年前后,曾就读于金陵中学。来自于书香门第的钱海岳,在求学的道路上,一路平顺。

  • 北上求学,政法才子

从金陵中学毕业后,钱海岳北上去到北平,1925年,钱海岳毕业于朝阳大学政经科。

什么?朝阳大学?北京市朝阳区的大学吗?非也…在当时,政法学界,有“北朝阳,南东吴”之说,以及“无朝(阳)不成院(法院)”的美誉。

朝阳大学是当时政法学校里的翘楚,也是后来中国政法大学的前身;而东吴大学主体远去到海峡对岸后,剩余的部分整合进了今苏州大学。

在朝阳大学读书的同时,钱海岳并没有掩饰其对历史文化领域的兴趣。

1924年,他撰成《钱氏吴越国故迹考》二卷。在历史文化的领域里,这位政法才子毫不掩饰地展现着自己的天赋,着实是千金难买之才。

  • 遇见贵人邵力子,不妄称创作奇才

朝阳大学毕业后,钱海岳在北洋政府就职。

这位政法界的干将却在两年后辞职返回家乡无锡,那是1927年,返乡后不久,编成个人文集《能史阁文集》。彼时彼刻,大环境使然,随即南下广州,参与国民革命军。

第二年,在贵人邵力子的推荐下,钱海岳参与了二次北伐。此时此刻,仿佛仍旧看不出这位政法学界才子身上何处能见到南明历史学家的影子。也同时是在这一年,他又编写了自己的个人诗集《涣花楼诗集》,同年又刊行了《海岳游记》。

了解他行程的人,知道他本职工作是在搞战斗;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正在清修的学者。

也就是在这一年,钱海岳结识了学者朱希祖,共商南明史体例的写法。并且因此结识了朱希祖的儿子朱偰,女儿朱倓与女婿罗香林,这一家人都是学者。

1929年,又经邵力子介绍,钱海岳调任国民陆军署秘书。同年,编成《哀蝉落叶集》,收录其追悼亡妻薛济华的诗文。同年冬,编成《订补历代州域形势》。

1930年,编成《读史随笔》。

1931年,正式开始《南明史》的写作,编成《明清故宫词》。

1932年,《海岳文编》刊行。

创作奇才,当之无愧。

  • 远赴新疆,文化传承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钱海岳随西迁至重庆,后来担任考试院秘书的要职。1942年,钱海岳辞去该职务。在辞职换工作的路上,钱海岳仿佛从未犹豫过。

第二年,接受盛世才的邀请,钱海岳远赴新疆,继续开展作为一个文化作者的本职工作。

他主持《新疆通志》纂修工作,任边防督办公署秘书处副处长兼《新疆通志》主编。这样一个出生在江南,主要活动范围在北上广渝地区的人,居然可以对新疆地区的通志的编撰工作得心应手,这仿佛也能说明点什么。

人,活着,如果非要拼点什么,拼的就是文化吧。

  • 《南明史》截稿

1944年,钱海岳改任新疆学院中文系教授。9月,任新疆女子学院院长。当年秋,集如此众多任务于一身的钱海岳,完成了《南明史》100卷初稿,本年为甲申年,距离明崇祯甲申(1644)刚好三百年。

1945年末,文化学者钱海岳,再次拾起自己政法才子的吃饭手艺,应新疆警备司令宋希濂邀请,兼任军法处长。同时,为其高级军官讲解《资治通鉴》。都说人才利用需要最大化,什么叫最大化,这就叫最大化。

  • 返回苏南,结交柳顾

1949年1月,结束新疆旅程的钱海岳,决定返乡无锡,任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教授,回到家乡的他,也彻底迎来了新的生活。

7月1日,学校被改组,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改名为无锡中国文学院,钱海岳被委任为教务长。1950年5月,私立无锡中国文学院并入苏南文化教育学院,任学院教授。

在家乡生活的这几年,钱海岳也到了知天命的年岁。此时的他,结交了柳亚子与顾颉刚两位挚友。文坛前辈柳亚子与钱海岳会面,二人共谈《南明史》的创作,同时钱海岳将已经完善的《南明史》初稿借予柳亚子抄录;另一位文坛前辈顾颉刚,在钱海岳迁居苏州后,二人成为至交好友。

  • 入南大,结识瓜蒂庵主

60年代初,受时任校长郭影秋的邀请,钱海岳进入南京大学组建明清史研究室,并且正式讲授南明史。在郭影秋主持召开的“李定国与郑成功逝世300周年研究会”上,钱海岳递交论文《郑成功在军事上的贡献》。也就是这篇学术文章,在日后导致了难以想象的后果。

号瓜蒂庵主的著名历史学家谢国桢先生,当时到南京查询资料,受邀与钱海岳会面,同岁的二人一见如故。

谢国桢仔细阅读了钱海岳所作的《南明史》全稿。此时,经过二十余年的修订,《南明史》已由一百卷增至一百二十卷。

  • 史学之光,悲惨离世

1966年始,钱海岳遭受迫害,其《南明史》誊清稿与草稿悉数被查抄,珍贵藏书被付之一炬,修订工作被迫终止。

原本以为还能勉强活着的人,却没想到招来杀身之祸。这位史学之光,政法才子,因为几年前其曾表彰郑成功,被诬为宣传海峡对岸的反攻。或许在特殊的时刻,联想就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生命。

1968年1月14日,疯狂的时代背景下,钱海岳被强行拉到明太祖朱元璋的明孝陵,从上面将其推下,当场跌落去世,享年67岁。

一代史学界的天才,就此悲惨离世,让人唏嘘不已。

  • 险些失去的《南明史》

钱海岳去世后,《南明史》终稿及其完成情况一时便下落不明。直到1971年,顾颉刚受命整理二十四史时,于《整理国史计划书》中称:

“清代统治者为要湮灭汉族人民的民族意识,对于入关后十八年的南方汉人政权竭力抹煞,致《明史》中记载寥寥,无从见到民族斗争的事实,但汉族的零星记载尚多流传;清亡以后,如柳亚子等甚思作系统的整理,终未如愿。钱海岳独竭数十年的精力,编成纪传体的《南明史》百数十卷,足备一代文献。只因他不喜社会活动,所以知道这部新史的人极少”

同时,顾颉刚猜测其书或许流落于无锡、南京之间。

终于在1979年4月,钱海岳女婿堵仲伟找回《南明史》誊清稿前96卷,合后24卷草稿,恰为120卷。此时的顾颉刚已86岁高龄,仍为《南明史》题跋,老学者晚年的心愿也就此了结,一年后去世,享年87周岁。

顾颉刚先生去世后,又由钱海岳女婿堵仲伟接力进行整理。直到2006年,该书历经磨难,终于得到出版。

绵延几十年的修订整理,几代人中,任何一个环节若出纰漏,这部著作就将难以问世,那将会是文化界的一大悲剧。幸好,如今,也因为众多学者的努力,这部填补历史空白的《南明史》得以见天日。

当人们研究学习这部著作之时,谁能在不经意间想到著书之人,是从明孝陵的台阶上衰亡丧生的呢,可悲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