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家,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道德经》第70章
很多人觉得《道德经》不好理解,老子讲的“道”很玄妙,而老子却说“甚易知,甚易行”,认为他讲的“道”特别容易理解,也容易去实行。
他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言”,语言、话语,在这里是指老子所讲的道理。这句话的意思是,我讲的道理很容易理解,也很容易实行。为什么说易知易行呢?
他说:“言有宗,事有君。”“宗”,主旨;“君”,依据。说出的话有主旨,做出的事有依据。
老子告诉我们,他所说的“道”是有根据的,也是我们做事的依据,有一个只能这么说、这么做的道理在里面,而不是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也不是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的。
我们每天都会遇到许多的事,而这些事都有它内在的规律,如果懂得了事物背后的规律,就把握了事物的发展方向,做事就会有根有据。
然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但是天下人却没有人能理解老子所讲之言,也没有人能实行它。
道理很简单,为什么大家不去做呢?主要还是人们没有把握它的主旨,不懂得它的根本是什么,致使“易知”、“易行”的道理,变得“莫能知”、“莫能行”,人们不愿意去相信它,也不愿意按照它去做。
“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无知”,是指不懂得“宗”和“君”。这句话的意思是,正因为人们不懂得我所讲之言的主旨、做事的根本是什么,所以不能理解我。
老子认为自己所讲之言都是自然之理,人们可以通过自身的体验和对周边事物的观察来认识它,而人们却不知不行,这是因为认知水平的局限,还不能完全体认“道”的客观情况,也因为世人多庸碌,为外物所迷惑,而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
老子在《道德经》第41章说悟道有3个层次:“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悟道较深的人是深信不疑的,全面去实践;一般人是半信半疑,断断续续;不开悟的人是完全不信,不但不去做,还嘲笑真理。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知我”,是指懂得我的“宗”和“君”;“希”,稀少;“则”,效法,是指按照“道”的原则去为人处世;“贵”,难得。正是因为懂得老子之言的主旨和做事依据的人非常稀少,因而取法于他所说的“道”人就难得可贵了。
王阳明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是行的前提,行是知的结果。只有知行合一,才是真知。一些人知而不行,不知者更不会去行了。
中国有句老话:“百人闻道,十人悟道,一人行道。”闻“道”的人很多很多,而能彻底悟透“道”的人不多,而悟透“道”并能实行“道”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老子最后说道:“是以圣人被褐怀玉。”“被”通“披”,披着;“褐”,粗布衣服。因此圣人虽然穿着粗布衣,但他的内心像美玉一样高洁华美。
《庄子·山木》记载:庄子穿着打着补丁的粗布衣和用麻绳绑着的鞋子去见魏王。魏王一见他这样穿戴,就问他:“何先生之惫(惫,困顿的意思,含有精神困乏之义)邪?”“庄子反驳道:“贫也,非惫也。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敝履穿,贫也,非惫也。”这段话的意思是,我只是贫穷,不是精神困顿。志士不行道德,才是叫困顿;破衣服烂鞋子只是贫穷,并不是精神困顿。
圣人注重人生的实质,不以世俗的荣华富贵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不在意衣饰如何,而俗人注重人生的表象,所以只看到了圣人粗布衣服,而看不到圣人的宝贵之处。因此,要想认识一个人,不能以貌取人,不要被外表所迷惑,而看清一个人的品质。
懂得了“道”以后,依旧在世俗里生活,外表看起来与普通人没有什么不同,不同的是他的内心像美玉一样华贵,内心很澄明,境界不同罢了。
明朝的王阳明被人称为圣人,他去世前弟子问他什么话留给大家,他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心里是光明的,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老子告诉我们,做人不要只看重外在的虚华,追求华丽的外表,而应该重视内在价值。“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道德经》第38章)大丈夫立身敦厚,不居于浅薄;存心朴实,不居于虚华。只要我们具有了内在的高贵精神,不被人理解和重视也无所谓。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