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如同身体上的净化器,能过滤血液中有害物质,排出体内代谢废物,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但某些因素却会伤害肾脏,甚至发展到慢性肾衰阶段,使得肾脏功能受到严重损害。有的人认为慢性肾衰必须接受透析才能维持生命,这真的如此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慢性肾衰患者最终都得透析吗?

并不是所有的慢性肾衰都必须接受透析治疗。若不幸诊断为慢性肾衰,应根据血肌酐检测结果计算肾小球滤过率,看看慢性肾衰处于哪个阶段。若肾小球滤过率每分钟大于90毫升,说明肾功能正常,这是慢性肾衰期;肾小球滤过率在90~60毫升,是慢性肾衰期,此阶段出现轻度肾功能不全;

肾小球滤过率在60~45毫升,这是慢性肾衰3a期;若在45~30毫升,是慢性肾衰3b期;肾小球滤过率在30~15毫升是慢性肾衰4期,正是重度肾衰阶段;若小于15毫升说明已达到尿毒症期。慢性肾衰到底什么时候透析需综合分析,若肾小球滤过率小于5毫升时应提前做好透析准备,同时积极降低血压和尿蛋白,及早纠正贫血等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何防止慢性肾衰发展成尿毒症

1、及早治疗原发病

找出引起慢性肾衰竭的基础性疾病,然后对症处理;若跟高血压和糖尿病、高尿酸血症有关,应及早控制血压和血糖、尿酸。必要时需及早用免疫抑制剂和激素类药物。

2、控制血压

80%的慢性肾衰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若血压控制不达标可使得病情恶化,加快病情发展速度,甚至发展成尿毒症。患者可优先选择沙坦类或普利类药物,不仅仅降血压,而且也能降低蛋白,延缓肾衰发展,尽量把血压控制在120/80mmhg以下。

3、控制尿蛋白

尿蛋白是肾病最为重要的指标之一,应把24小时尿蛋白控制在0.3克以下,可通过服用沙坦类或普利类以及中药的方式来降低尿蛋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积极防治感染

慢性肾衰患者抵抗力下降,易受到感染;身体受到感染后会使得肾病恶化。因此应积极预防感染,如呼吸道、肠道和泌尿系统感染,及早用抗生素或其他方式治疗,缩短病程。

5、及早治疗并发症

大部分慢性肾衰患者伴有并发症,如酸中毒、慢性贫血、钙磷代谢发生紊乱以及高血脂症和高尿酸血症等,应及早治疗以上并发症,以免让病情恶化。

若想防止慢性肾衰发展成尿毒症,应做好多方位护理。不能滥用药物,很多药物会对肾脏带来一定的毒性作用,如某些中药、保健品、解热镇痛药物和抗生素类药物等,也不能随意尝试处方和偏方。除此之外,也要控制饮食,采取低盐、低嘌呤和优质低蛋白质的饮食结构,控制磷和钠摄入,根据病情限制液体摄入,以免加重肾脏和心脏负担,甚至使得病情进一步恶化,不过不能做剧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