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言

今天我们来说说明朝开国名将冯胜,他作为大明军事上排名第三的大将,仅次于徐达和常遇春,为大明征战一生,所有的战役我们都能看到他的名字,他的女儿和周王朱橚是夫妻,他还被朱元璋称为像自己的亲兄弟。同时,他也是大明朝开国功臣里死得最不明不白的,只因功劳大,受到猜忌就被赐死。

加入朱元璋的队伍

冯胜,又名冯国胜,他有一个哥哥叫冯国用,安徽定远人,从小就喜欢读书,爱学习,因此学会了不少兵法。元朝末年,各地纷争不断,他们兄弟俩为了自保,聚集一批人扎寨在妙山附近。之后,朱元璋征战至此,兄弟二人见朱元璋气宇非凡,便领着手下投靠了朱元璋。当时朱元璋的手下正是缺少能打仗的人才,由此两人得到了重用,一路加官,后来冯国用升至亲军都指挥使,去世后,冯胜接替了哥哥的官职与兵马,继续在为朱元璋征战天下。

大败陈友谅

大败陈友谅

1360年,常遇春在池州俘获了3000名敌兵后不顾徐达劝阻全部屠戮,气得陈友谅立刻就集结大军向朱元璋奔来。面对来势汹汹的陈友谅,朱元璋用计策将陈友谅骗到自己在龙湾的包围圈,朱元璋在这里布下了两层埋伏,第一层埋伏的统帅正是冯胜,第二次则是常遇春,这次战斗中,冯胜身先士卒,英勇无畏,率领部队直冲陈友谅所在位置,陈友谅的军队很快败下阵来,吓得陈友谅落荒而逃,冯胜一路追击陈友谅,连下数城,赶走了陈友谅。立下了头功。

这次战斗过后,冯胜在朱元璋军中的地位迅速攀升,与军中地位同样上升的还有其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在朱元璋心中,他已经成为了当时军中的第三猛将。这不仅是因为他作战勇猛,更重要的是他统兵有方,士兵跟着他能迸发出巨大的战斗力,在龙湾战役之前,朱元璋面对陈友谅的处境是十分危险的,陈友谅的军队数量不下于朱元璋的四倍。但是冯胜在龙湾之战,几乎凭着一己之力杀得陈友谅丢盔弃甲,使得朱元璋军队士气大增,信心爆满,也挫败了陈友谅的嚣张气焰。还让朱元璋的地盘得到了扩张,底了改变了陈强朱弱的局面。将几乎必败的战局硬生生地拉回来了。

之后冯胜又跟随朱元璋在鄱阳湖水战大破陈友谅,在苏州面对张士诚也是立下赫赫战功,在这些战役中,冯胜的功劳仅次于常遇春。

被封宋国公

被封宋国公

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举办了受封大典,论功行赏,冯胜依靠着自己南征北战取得的战功,被封为了宋国公,获得了朱元璋御赐的丹书铁券,相当于免死金牌。

《明史》记载:封宋国公,食禄三千石,予世券。诰词谓胜兄弟亲同骨肉,十余年间,除肘腑之患,建爪牙之功,平定中原,佐成混一。

这话的意思就是说朱元璋与冯胜之间的关系几乎与亲兄弟一般好,后来朱元璋又下旨将冯胜的女儿嫁给自己的儿子周王朱橚,这也为日后冯胜遭到猜忌埋下了伏笔。

冯胜虽然已经受封国公,但是他依旧没有闲下来,反而是继续为朱元璋平定天下,洪武三年,朱元璋让徐达,冯胜,李文忠三人带兵去找北元大将扩廓帖木儿寻求决战,结果徐达,李文忠两路军队出其意料的被扩廓帖木儿击败,唯独冯胜大败敌军,取得了胜利,收获大量牛羊牲畜战马和两万名战俘。一时间,隐隐有大明第一大将的风头。

再立战功,遭到猜忌

再立战功,遭到猜忌

洪武20年,北元收集残军,整顿军备,号称20万大军向着明朝浩浩荡荡地杀来。这时候,徐达,常遇春,李文忠等骁将已经逝世了。朱元璋令冯胜为征虏大将军,带兵北上,准备展开一场庞大的战役。结果却是北元统帅纳哈出带兵投降,冯胜成功招降敌军二十余万人。然而冯胜回京后却被人构陷私藏战马。这让朱元璋感到了威胁,大怒,拿掉了他大将军的官职,此后再也没有让他统领大兵团作战。

洪武26年,蓝玉因谋反的罪名被朱元璋赐死,在蓝玉被杀之后朱元璋召集了冯胜,汤和来到身边,汤和靠着自己和朱元璋一路走过来的兄弟情分躲过了一劫,最后得以善终。但是冯胜就没那么幸运了,他早就遭到了朱元璋的猜忌,这次直接下旨赐死冯胜,还下令死后他的子孙不能继承他的爵位。

《明史》记载:太祖春秋高,多猜忌。胜功最多,数以细故失帝意。

分析冯胜的境遇我们可以知道冯胜为何逃不过朱元璋的屠刀有两点,一是太子朱标患病去世,二是直接打乱了朱元璋的传位计划。

年龄尚小的朱允炆不可能驾驭得了这一批能征善战的悍将,因此朱元璋才要为他扫除这些隐患。悍将蓝玉被杀后,朱元璋马上召汤和、冯胜这两位老将到京城,因为汤和年迈多病不堪大用,又一直以来没有做过什么逾矩的事情,所以能回家养老。冯胜虽也年迈,但身体强壮,仍可指挥三军,加之在对纳哈出的战斗中,私藏战马,让朱元璋为之忌惮。随着朱标的去世,藩王中有兵权的势必觊觎皇位。这时候又传出冯胜与周王曾擅自离开封地,到凤阳与冯胜秘密接触,朱元璋严厉地处罚了自己的儿子。这也导致朱元璋对他产生疑心,以朱元璋心狠手辣的手段,这才将其赐死,起到威慑众人的作用。

只可惜冯胜随朱元璋征战一生,因为猜忌被杀,连爵位都无法世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