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叶小禾

鲍曼说,从来没有细细品味过独处的滋味,你就有可能永远不知道丧失了什么,丢掉了什么。

后现代社会是网络时代,可以填塞每个人的空闲时光,使每个人看起来都很充实。不知不觉间失去了独处的滋味,更别说享受一个人读书的美好时光了。

也许,你很满意现状,网络是碎片化时间的补充,在休闲中可以获得一些知识,为什么还要读书呢?

专栏作家、出版人俞晓群,在这本《阅读的常识》中,解答了“为何要读书”“该怎样读书”“该读哪些书”的读书人普遍困惑。

01 阅读的意义是理解他人

阅读是通过文本媒介,来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创造信息的复杂过程。阅读的本质:一般可以理解为三个层次上的理性或情感上的活动:

获取信息,即读者通过文字符号,接受传统的或现代的信息媒体传 递内容。这是解读的最表层活动,也是读者进行信息处理和信息创造的基础和前提。

处理信息,即读者在接受文本信息的基础上,筛选、吸收有用的信息资源,是对其所获得的知识积极的互动。

创造信息,读者在获取、处理信息的基础上,加工创造出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阅读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因为只要识字都可以阅读,但是,能不能理解阅读的内容,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因为有些人即使阅读了很多书,却不能阅为所用,甚至,连简单的考试题目都理解不了。

而有些人虽然阅读不多,但是,他们可以与作者进行无声的交流,能够理解作者的深意,透过文字看到背后隐含信息。

02 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思考

理解阅读是人类通过书面语言学习新知识的途径。

读者站在作者的角度看,可以看清作者的主观想法。作者要描述一件事情或一个观点,他们需要从多维度、多层次、多方面,来进行描写。让读者全方位的来感知这个观点,甚至,可以发散性理解它。

俞晓群通过朱熹、张之洞、梁启超季羡林、吕叔湘、郑振铎朱自清等古今名家各具特色的读书方法,让读者在这些读书方法中,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

03读一流的书

王强说:“我不急于读当代的新著,拒绝读一些学人的急就文章,我这样做,是对生命的尊重。因为人的生命有限,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只能读一流的书,只能读经典。”

一部文学作品的价值,是由历史内涵、思想创意以及艺术品级这三个因素决定的。一流的作品是经得起时间的推移的,它不会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比如《红楼梦》,无论在哪个年代,它都是名著名篇。

非常喜欢扎米亚京《我们》中那几句话:“有些书具有炸药一样的化学构造。唯一不同的是,一块炸药只爆炸一次,而一本书则爆炸上千次”。

那么,就用《阅读的常识》来达到这个效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