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多岁,50多年,30多亩,1年飞龄,这一串数字连在一起,你会想到什么。其实这些数字就发生在一个人身上。
这位老爷子就是烟台栖霞市桃村镇前埠村的迟作义,他今年已经72岁了,和土地打了50多年交道,到现在还管理着30多亩苹果园。管理过果园的人都知道,到这个岁数还管理这么大面积的果园,得遭多少罪。和老爷子聊天的时候,他自己也说,一年到头没有闲着的时候,特别是打药期间,为了赶时间,不仅要雇人,老婆孩子都要齐上阵,一遍药得打两三天,累的到家都能躺好几天,老婆还上火直跟他抱怨,嫌弃他非得管理这么多苹果。
有人说,懒惰推动了科技的进步。而在迟老爷子看来,有时候懒惰也是被逼的,随着年龄增长,真的干不动了。看着自己辛苦管理起来的果树丢掉,他又舍不得,所以他就开始思索如何能更轻快的管理果园,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他接触了果园飞防——无人机打药。
“我第一次接触到无人机是失败的,给我打了一次,我就不让他们给打了。”说起第一次找无人机打药,老爷子现在还是很上火,飞机是飞起来了,药也喷下来了,结果到地里一看,虫子还好好的,药也不知道打哪去了。
“你说找原因吧,咱也不知道为啥,就是没有效果。”都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第一次用无人机打药就在看热闹中结束了,如何才能真正了解门道,这个飞防对果园究竟有没有用,老爷子决定自己去学学。
这是前两天我再次来到老爷子果园的照片,旁边的这位就是老爷子的师父,中国农业大学无人装备系统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马勇,通过一年多的学习,老爷子今年就是自己操作无人机给果园打的药,以前雇三四个人得打两三天,现在他一个人操作无人机一天就完成,“我打药的时候,是哪有树荫我去哪呆着,直接操控就打完了,老婆也不抱怨了!”到了秋天收获的季节,苹果特别好,和之前人工打药没有区别,他特意把马院长叫过去,展示自己的成果。
这几年随着人口老龄化,用工成本增加,省力化栽培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无人机飞防在大田上已经很成功,那么在苹果树上究竟行不行?
“叶子背面打不到啊”
“果树内堂肯定不行”
“飞一下就过去了,这点药哪行”
“风扇太大了,花不都吹掉了”
在和果农聊天过程中,关于无人机打药,多数人都不看好,有各种担心,针对这些担心,马勇院长八年来,一直都在针对性的进行研究改进,前两年在蓬莱大辛店部分果园推广成功,现在越来越多的果农加入进来,覆盖面积也越来越大,更多的人像迟老爷子一样受益。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无人机,中国农业大学无人装备系统研究院联合烟台六好农业一起成立无人机飞防中心,不仅帮助果农打药,还免费培训无人机飞手,近两年的时间,已经培训了100多名飞手。
那么无人机打药在苹果树上效果究竟咋样?这段时间我们走访十多个苹果园,有的是全年无人机打药,有的只是后期用了几遍无人机打药,在今年这个年头不敢说最好,基本上算很不错了。
“如此省事还能管理这么好,那还不知足啊”
“只要别打出问题,就是好”
“哪怕比我人打药差一点都行”
果农的反馈很现实,选择了省事简便,就没有要求苹果太好。而在和大家深入交流以后,发现每个人选择无人机打药,背后都有着特别的原因。
烟台蓬莱新后河村的任福军在城里经营饭店,父亲在农村管理果园,虽然一再让老人别管了,可是老人就是放不下,为了让父母管理轻松,他替父亲选择了无人机飞防。
烟台蓬莱刘家沟镇木基迟家村的张宏昌之前在工厂打工,为了照顾年迈的父母回到村里,他承包了十多亩果园,因为第一年不会管理,他选择了无人机飞防。
烟台栖霞苏家店镇集东沟村的张秀林不到四十岁,也算村里最年轻的果园管理者,为了更省力的管理果园,为了帮助乡亲们做到统防统治,她选择了无人机飞防。
烟台福山臧家庄镇前姜格庄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理事长吕言杰,带头组织实现果树飞防统防统治,为了让村里3000亩苹果园更规范化,他选择了无人机飞防。
烟台蓬莱北沟镇的潘忠义有200多亩果园,前期果园打药他都是选择地面机械打药,结果今年后期雨水增多,地面机械无法进地,他选择了无人机飞防。
走访了这么多果园,选择无人机打药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是很多都是无奈的选择,抱着试试看看的想法,从今年的结果来看,效果是明显的。
但是在和马勇院长聊天的过程中,我们也了解到有一户是失败的,最后倒查原因,问题出在了飞手身上,再怎么机械化,人还是最不可控的,如果飞手没有责任心是不可能帮助果农管理好苹果的,而这也给马院长一些启示,飞手的技术培养很重要,责任心培养更重要。
“看到果农们管理这么好苹果,我真高兴,这几年的心血没有白费。”跟着马院长走在苹果园里,他说的最多的就是这句话,不错,就今年来看,飞防在烟台是成功的,效果是明显的。有的人说,今年气候好,苹果表光都不错,那么今年飞防的成功是不是有运气在里头呢?明年我们还会继续追踪报道,我们也会持续关注,不管怎么说,这也算是未来的一个方向。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