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播剧《梦华录》中,刘亦菲饰演的赵盼儿三姐妹勇闯东京,提到“酒楼行会说不让女人做正店的掌柜”,后凭借才华把永安楼经营成了汴京的最大酒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就来聊聊榷酒下的“正店”与名酒。榷酒制度源于汉武帝时期,桑弘羊倡导实行垄断经营。宋廷更是对酒曲的制造、酿酒及售酒实行严格的垄断。

在官府设立的酒库,竞标取得酿酒权的大酒户在北宋称为“正店”,东京正店只有72户,须向官方买曲。向正店取酒分销的,称为“脚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超级吃货”苏东坡一路贬谪,一路酿酒。在黄州酿蜜酒,在惠州酿“罗浮春”米酒,在儋州酿真一黄酒。还陆续研发出了桂酒、桑落酒、万家春等,甚至写出了不少酿酒、品酒的诗文、配方,妥妥的迷醉生活推荐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宋禁止私酿私售,军费有相当部分是通过榷酒制度获得的酒利。今江浙沪古战场,多出土韩瓶,流传着“瓶山”的故事。

《宋史》记载韩世忠“嗜酒尚气”,他改造了“天威军官瓶”,发明了粗粝的韩瓶,以满足行军所需。其部队拔营前、凯旋后,总要饮酒壮气,废弃的韩瓶堆积如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临安知府袁韶,为增加临安府酒课收入,在临安官酒之外,还取常州宜兴、衢州龙游两县官酒到临安出售,近似“拍户”,此事被杂剧改编入戏。

乾道年间,临安城有13个酒库,5个酒务,即都酒务(清河坊附近)、南比较务、北比较务、龙山酒务、涨江桥酒务。如今“西湖十景”之一的曲院风荷,就是南宋时造曲榷酒的户部“曲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宋诗人杨炎正,曾目睹徐村酒库(今九溪)八月新酒上市的场景,写下了《钱塘迎酒歌》。“翠翘金凤乌云髻,雕鞍玉勒三千骑”。

前有鼓乐、美艳伎女、杂技开道,后有宝马紫衣迎酒,可谓拉风十足了。还有声势浩大的赛酒大会,古人的营销模式城会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钱塘门西的望湖楼,始建于967年,最初是吴越的看经楼,后成为西湖边文人墨客最爱的酒楼。南宋末期改名“先得楼”,成为“钱塘正库”的酒楼,1267年揭匾。

苏轼多次在望湖楼上饮酒,大作“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更是使望湖楼名声大振。苏轼也是在此,收到了宋仁宗人肉快递的签名版茶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武林旧事》《西湖老人繁胜录》记载,宋代名酒达280多种,江浙名酒有七十余种。

其中,宫廷酒有蔷薇露、思堂春、凤泉、流香等;官府名酒有庆远堂、清白堂、紫金泉、庆华堂、万象皆春等;而民间的名酒如皇都春、十洲春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宋廷独独允许外戚私家造酒,皇帝还会给外戚酿的酒赐以美名,仅供自家消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晚年的宋高宗,退居德寿宫,最关心的就是酿酒、品酒。他纵容宦官梁康民开设酒库,且对外销售。大孝子宋孝宗便下诏,每年拨给德寿宫糯米五千石,供酿造御酒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竟,人把皇位都拱手相让了,还不能贪点酒钱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