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跟下象棋有相似之处,都是走一步看三步。
当我准备买入某只股票时,需要看逻辑,赛道景气度很高,业绩预期好,机构流动性强,估值足够便宜。
当我卖出某只股票时就反过来看,逻辑肯定没了,景气度没了,业绩也变差了,机构卖出,估值太贵。
但这与股价走势可能并不完全一致。
当市场处于牛市的时候,估值水涨船高,流动性变好,更看重高增长,大多数人并不在意一些负债、政策、甚至是估值高的风险。
当市场处于熊市的时候就恰好相反,股价跌到让人绝望。
估值杀了又杀,市场不再看估值,只注重防守选择稳定现金流或分红好的股票,稍有风吹草动,哪怕是一篇小作文,也会引发信仰崩溃,股价暴跌,投资者也会陷入自我怀疑的深度困惑。
记住我说的,莫在顶峰慕名来,莫在低谷转身去。
接下来聊一件事关你我的大事,城投债违约风险。
前不久,遵义最大的城投遵义道桥公告称,其155.94亿银行贷款重组方案已经出炉,展期20年。
遵义这个展期,实际上是在为后续巨额城投债兑付问题找出路试水。
这个事儿大到超乎普通人的想象,听我慢慢给你分析。
据推算,截止2022年6月底,各地投融资平台总负债已经超过了65万亿元,比去年底增加了16%左右,其中全国城投债规模超过15万亿元。
这65万亿里面,后5年内面临到期违约风险的达26万亿元,接近40%。
看到这个数字,相信也不用我多说什么,大家都懂。
城投,说白了就是地方财Z+大金融+国资。
城投可以在不受财政约束的情况下,借助国资在金融体系中的优势,去解决ZF需要的资金和项目建设。
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业务少、回报下降),以及很多产业的成熟,还有财政体系对微观的把控越来越强,未来城投不得不从原来的举债投资基础设施,转变为投资实体产业。
比如无锡和尚德、新余和赛维、南昌和欧菲光、上饶和闽发铝业等等,这些都是城投入股企业的案例。
过去的高杠杆债务无法得到承接,违约风险就摆在桌面上了,那该怎么处理?
一方面,必须解决利润端。比如上面说的,投资实体行业,或者继续卖地,但见效慢,需要时间,很可能跟一些地产开发商一样,每年赚的钱还不够支付债务利息的。
今年以来地产、土地价格双双回落,导致各地城投债纷纷违约。
截止2022年11月,全国城投债违约发生了64起,为五年来最高。可以预见的是,接下来城投债务违约大潮也许正在来的路上。
另一方面,都不玩儿拆新补旧了,因为央妈明确说了,自己的问题自己处理。最有效的化解风险措施就是前面说的展期了,只兑付利息,不兑付本金。
说明白点儿就是,假设我借了你1万元,利息5%/年,但我没办法明年还给你,那就分期支付,1年还1000元,结果不好意思,我1000元也拿不出,那就展期,前20年只还利息500元/年,本金1万元等20年后再还。
还可以更绝的手段,展期这20年利息都免了,20年后还本金就行。
但这里存在一个典型的认知问题,20年后,活着和意外,哪个先到来?
要知道,当官的可是5年左右就换了,20年展期,说句不好听的,合同可能都不翼而飞了。
古有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今有前人挖坑后人遭殃。
给我的感觉就是,先把现在的日子过舒服了,至于问题嘛,留给孙子解决了。
我们投资面临的风险就是,银行理财端涉及到城投债、地产债的,后期可能无法赎回本金,或者打折赎回的风险。
以恒大为例,一级市场的朋友告诉我,他们已经在部分城市开始联系债权人,以房屋抵扣或者折价赎回的方式进行债务处理了。
意思是,要钱没有,但是可以用恒大盖的楼房直接按市价抵债;如果你要钱,那可以砍5~6折,不要?那就后面再说了。
如果你是债权人,你怎么办?
房价大概率在未来10年是下跌的,要房子不划算,但似乎是最好选择,但急用钱的也只能等拿到房子再变现打折出售了。
要钱呢,100万债务只能还60万,不要钱的话,那等恒大破产了,一分钱估计都没了!
地产到期债务风险大概只有3万亿了,而地方债务这个坑,又该谁来填呢?
不要认为最近几天市场行情不错,基本面的风险就不存在了。哪怕经济复苏,风险也一直都在,只是很多人忽略罢了。
如果你有到期的理财,可以赎回一些,如果准备续约,一定要仔细看合同,是否有城投债、地产债。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