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学好语文就必须养成良好的习惯。

第一个习惯是多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讲的是读的量数多对于写作的重要性;“书读千遍,其义自见”,讲的是读的次数多对于理解的重要性;“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讲的是读的频率多对于“佳想”的重要性。可见多读不只是读大量的文章,还要天天读、反复读。因此学生在学习语文课本时,每天早晨都要抽出二三一+分钟朗读课文,课外阅读诸如《新华文摘》、《人民日报》等报刊杂志,寒暑假阅读古今中外的名篇名著尤其是每册教材后面列出的必读书目。

第二个习惯是多背:“背会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凑”,说的就是背诵对于写的重要性。背诵是学好语言的重要途径,古今大家,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无不背诵,甚至倒背如流。相传沈雁冰在商务印书馆工作时,有人问他,听说你会背《红楼梦》是真是假,茅盾笑了笑,就背了起来。背的多是茅盾能够成为大家的一个重要功'底。我们学生要想学好语文必须多背:既要背涌教材要求背诵的篇目;还要背诵课外的美文、格言警句、名家名篇名段以及你在日常泛读中遇到的新颖的富有哲理的语句。

第三个习惯是多写。我平常要求学生除了写好规定的作文之外,还要准备两个笔记本:一个用来写日记,写自己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感,可以心游万仞、精骛八极,也可以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喜笑怒骂皆可写成日记,既可叙事,也可抒情,也可一事一议、叙议结合,不拘一格。但就是得一天不落,常练就会笔下生花。另一个用来摘录每天阅读中的优美词句和段落,好记性不如个烂笔头,读书若不做笔记,如入宝山空手而归,岂不可惜?摘抄的可以供背诵之用,如果没有东西摘录,就抄录教材段落。这个办法的效果实践证明还很不错,能起到打好语文基础的作用。

第四个习惯是质疑。北宋人张载说过: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孔子说学而不思则殆,思就是质疑。读一篇文章质疑与不质疑,收效是大不一样的。质疑的过程就是你语文水平提高的过程。“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涵泳”就是泡书,沉浸在书中。读书不能浅尝辄止,既要含英咀华,又要援疑质理:为什么用这个词?为什么这样结尾?叙述这个事情有何作用?换个标题行不行?这样你就体会到作者行文的妙处,既提高了阅读水平,学以致用,又提高了写作水平。

第五个习惯是勤查工具书。工具书也就是《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成语词典》、《古代汉语字典》等。有的学生作文中错別字连篇,字写的似是而非,和不常查工具书有很大关系。在阅读文章或写作文时,遇到字词音、形、义不懂不会的或掌握不准的,一定要勤查字词典。有的学生嫌慢,慢工出好活,欲速则不达。到了高中,有的老师上课还往黑板上抄生字词,既浪费时间,又影响学生查工具书习惯的养成,还降低了学习效率。

第六个习惯是书写工整、清楚、美观。文面整洁非常重要,改卷老师也非常青睐。我常讲,即使你满腹才华,如果披头散发,蓬头垢面,敞开着怀,拖了个鞋,相媒也很可能被相掉。好的形式外表有时比内容还重要,当然最好是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字如其人,同学们平时一定要把字写工整、写清晰、写美观,在考试时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大道至简,最简单的最平常的往往是最实用的,也是一般人最不容易做到的。根据我多年的教学实践,这些习惯行之有效,取得的语文成绩名列前茅。我相信您只要照此去做,踏石有印,抓铁有痕,假以时日,一定能学好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