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鲁迅的好友许寿裳之妻去世,鲁迅随后写信:“孺子弱也,失母则刚”,这看起来似乎是鼓励好友要坚强的意思。然而完整的原句却是:“人有恒言,女子弱也,失母则刚,仆为一转告:‘孺子弱也,而失母则刚。’此语久不语人,知君能解其意,故敢言之矣。”整句似乎有一层意思,就是对他的孩子来说失去母亲未必是一件坏事。鲁迅有什么人生经历,为什么迫使他会说出这样的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鲁迅是旧社会里一直身怀思想和民族解放理想的文学家,呼吁妇女放足,接受教育。而他的母亲却瞒着他,给他娶了一个裹着小脚并且还从未接受过教育的恪守旧传统的女人——朱安。鲁迅祖上因为卷入科场舞弊风波,被革职去官,以致家道中落。朱安祖上也曾做过县官类似的官,因此算得上门当户对。鲁迅母亲鲁瑞登门说亲之时,置身日本忧国忧民的鲁迅还毫不知情。后来知道消息的鲁迅,无可奈何提出让朱安放足和上学的要求,为两人以后在一起勉强奠定一点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这在当时的朱家看来简直不可理喻。在日本的鲁迅多次借故拖延母亲催婚的来信,他母亲最后想到一个奇招,就是给鲁迅送一封自己的病危通知书。父亲早逝,被母亲一手带大的鲁迅当然体知母亲之养育苦,对母亲格外孝顺。当他马不停蹄回到家门口,映入眼帘的却是家里张灯结彩的景象。鲁迅这时才恍然大悟,因为不忍心伤了母亲的心,就这样,无可奈可的鲁迅最后只能和自己不喜欢甚至有些反感的女子朱安结了婚。虽然鲁迅没有公开说明,但从这时开始,他对母爱有了新的另一种看法,至少不像刚开始那么毫无保留。虽然如此,但鲁迅一生都是一个大孝子,从未因此公开埋怨过母亲,最多也只能憋在心里或和最要好的朋友私下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这件事,他苦闷了一辈子。知道母亲养育自己辛苦,最艰难的时候只能当掉首饰和衣物来换取短期的温饱。回到最开头说的,他表面是安慰朋友,实际上何尝不是借此安慰自己。他一生都在与旧社会、“旧”思想作斗争,另一边又因为母亲,让自己被旧社会、“旧思想”束缚着。心里的愤懑碍于身份以及传统孝道的束缚,久久不能释怀,也只能借此抒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