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淮洲这个人,年少即英才,智勇双全,堪称军史传奇。遗憾的是,现在知道他的人,不多了。
寻淮洲生于1912年,湖南浏阳县人。浏阳县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毛主席当年领导发动湘赣边秋收起义时,队伍中就有一支浏阳县工农义勇军。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就在浏阳县。在这里,“农村包围城市”一语定乾坤,奠定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光辉起点。红一方面军的成立地,也在浏阳县。
浏阳县还是著名的将军县,这里走出了王震、杨勇、宋任穷、唐亮、李志民5位开国上将,还走出了我军唯一的开国女将军李贞。胡耀邦也是浏阳人,他是开国上将杨勇的表弟。著名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的主人公原型李白,也是浏阳人。
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的寻淮洲,幼时体弱多病,4岁时仍不能站立行走。但他很有抱负,13岁在高小读书时就立下"将来与国家做些大事业"的志向。15岁时,已经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的寻淮洲,随浏阳工农义勇军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开始了其军事生涯。
寻淮洲的名字很有文化,来自于《诗经·小雅·鼓钟》里“鼓钟伐鼛,淮有三洲,忧心且妯。淑人君子,其德不犹”之语。
“三湾改编”后,寻淮洲成为了工农革命军第1师第1团第3营的战士。1928年春节,寻淮洲由第1师第1团第3营营长张子清、副营长伍中豪介绍,光荣入党。此时的他,还不满16岁。
由于天资聪明,智勇双全,打仗肯动脑筋,寻淮洲的进步很快,很快就担任了红12军34师100团团长。
1930年12月爆发了中央苏区第1次反围剿战斗,毛主席指挥有方,将士用命,红军大获全胜,敌中路右纵前线总指挥、第18师师长张辉瓒以下9000余人全歼。12月30日,豪情万丈的毛主席挥毫写下《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张辉瓒是国民党军的中将师长,也是第一个被我军活捉的国民党高级将领。
长期以来,究竟是谁活捉了张辉瓒,争议不小,有粟裕、王良、寻淮洲、黄公略等说法。粟裕、王良、黄公略确实都率部参加了这场战争,但活捉张辉瓒的,是以寻淮洲为团长的红100团。
1936年,莫斯科出版的《烈士传》,曾任红一军团第12军第34师政治部主任的高自立以笔名“和生”在《悼北上抗日民族英雄寻淮洲同志》一文明确说明,是寻淮洲的100团活捉了张辉瓒。
时任红一方面军参谋处长的开国中将郭化若多年后也曾这样回忆:12军(军长罗炳辉)34师(师长周昆)100团(团长寻淮洲)在万功山打扫战场时,在一片茶林的土坑里发现张辉赞并将其活捉,寻淮洲当即受到毛委员的表扬。
中央苏区第1次反围剿战斗之后,寻淮洲因指挥果断,战功卓著,受到毛主席的称赞,被提拔为红12军第35师师长。此前,毛主席也曾赞寻淮洲是“x小英雄”。
1932年3月,寻淮洲调任红1军团第15军45师师长。
开国上将杨得志在其回忆录中,记载了自己第一次见到寻淮洲时的情景。当时,红11师炮兵连连长杨得志刚刚调到红45师任管理科长,师政委要找他谈话。杨得志回忆道:“刘政委让我坐下后,我才注意到屋里还有一个人。这人个头很矮,年纪不大,……这人要到我那个连当兵,我大半不会收留他——太瘦小了。”
杨得志笔下的这个矮个子,正是时任红45师师长的寻淮洲。当时与寻淮洲熟识的一些人后来也回忆,寻淮洲个子确实很矮。
寻淮洲慧眼独具,且敢于大胆使用人才。他把只当过连长的杨得志越级任命为团长,令杨得志根本想不到。
杨得志还回忆说,一次因为行军住房的事情,杨得志遭战友误解蒙受委屈,于是气呼呼地去找师长寻淮洲。谁知寻淮洲听罢哈哈大笑,开导他:同志们闹点误会,受点冤屈,常有的事嘛。听说过‘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句话吗?我们不是封建朝廷的官,我们是共产党员。肚子里撑不下船,还盛不下几根稻草呀? 寻淮洲的话让杨得志犹如醍醐灌顶,终身受益匪浅。
可见,寻淮洲不仅军事才能很突出,其政工能力也很强。
1932年12月,寻淮洲又升任为红21军军长。这年,他才20岁。他每战必胜,获得二等红星奖章,受到中革军委特别嘉奖。
1933年9月18日,寻淮洲所部在福建沙县与国民党第19路军精锐部队“铁军团”发生遭遇战,竟然全歼之,创造了中央红军以1个团的兵力运动战中全歼敌1个精锐团、击溃敌2个团的纪录。
1933年10月,寻淮洲出任红7军团军团长,此时他才21岁,是红军历史上最年轻的军团长。林彪也是年轻的军团长,但他当红一军团军团长时,已25岁了。
红7军团的政委是乐少华,参谋长是粟裕。粟裕比寻淮洲还大5岁,此时却是寻淮洲的部下。寻淮洲若未过早牺牲,活到1955年授衔,保底是大将。
政委乐少华毕业于莫斯科中山大学,工作态度粗暴蛮横,对军团寻淮洲、参谋长粟裕经常横加呵斥。他的知名度不高,但提起他的连襟来几乎无人不知。乐少华的妻子叫浦代英,浦代英有个妹妹叫浦琼英,浦琼英有个更为著名的名字叫卓琳,也就是邓小平的妻子。
1934年7月,寻淮洲兼任北上抗日先遣队总指挥,率由红7军团组成的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转战闽浙皖赣4省几十个县,年底进入了闽浙赣苏区,与方志敏领导的红10军合编为红10军团,继续率部北上。
合编后,黄埔军校一期生、闽浙赣军区司令员刘畴西担任了红10军团的军团长,寻淮洲任红10军团第19师师长。
刘畴西的军事指挥水平,远低于寻淮洲。
蒋介石以11个团20余万人,兵分4路“围剿”红10军团。在安徽太平谭家桥,红10军团与围攻之敌展开了一场激战。
寻淮洲的第19师是红10军团中战斗力最强的,他自告奋勇要求所部担当主攻,军团长刘畴西却让他率部助攻,让战斗力很差的另外两个师主攻。
对手是以王耀武为旅长的国民党军补充第1旅,装备极为精良。国民党军的这个补充第1旅,就是后来威名赫赫位居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首的整编第74师之前身。
这一仗,我们输得很惨,伏击战打成了遭遇战,兵败如山倒。万分危急之时刻,奋不顾身的寻淮洲亲自带一个排拼命出击争夺一个制高点,不幸腹部中弹而壮烈牺牲,年仅22岁。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可以说,是刘畴西的胡乱指挥,断送了寻淮洲的性命。
当地群众与红军游击队一起,将寻淮洲遗体葬于茂林附近的蚂蚁山上。后来,国民党第79师为邀功请赏,掘墓破棺割走了寻淮洲烈士的头颅。悲痛万分的红军游击队又和群众一起,冒着生命危险,将烈士遗骸暗中移葬于蚂蚁山的隐蔽处。1938年5月,陈毅率部东进抗日,驻军茂林,重建了寻淮洲烈士的墓,立新碑,亲撰碑文,以慰英灵。
对寻淮洲很了解的方志敏烈士,被俘牺牲前是红10军团的军政委员会主席。他在《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中曾这样评价寻淮洲:“他是红军中一个很好的指挥员,他指挥七军团,在两年之间,打了许多有名的胜仗,缴获敌枪 6000 余支,轻重机枪 300 余架,并缴获大炮几十门……”
寻淮洲牺牲后,毛主席极为痛心。中央红军的组成,主要是毛主席率领的秋收起义余部、朱德率领的南昌起义、湘南暴动余部,以及彭德怀率领的平江起义余部。毛主席的秋收起义将领卢德铭、伍中豪、曾士峨、寻淮洲牺牲后,毛主席都没写挽联。朱德所部将领王尔卓、彭德怀所部将领黄公略牺牲后,毛主席都曾亲致挽联以追悼,这也体现了毛主席的处世策略,也进一步凝聚了军心士气。(刘继兴)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