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38年乱世烽烟,有多少风流人物走马登场。乱世中,有一位前清进士出身的督军,秉民心、轻兵事、施仁政,在他治下的17年,中国面积最大、情况最复杂的一个边疆省份,非但各族百姓相安无事安居乐业,并且在英、俄等侵华势力紧紧相逼的情况下,未失掉一寸土地。更加令人叹服的是,在那个各地军阀拥兵自重的时代,他仅凭借万余兵力就守住了中国最大的一片土地。瑞典学者斯文赫定曾盛赞他是“过去时代的最后一个代表者,具有中国式的旧道德,傲气和爱国心”。他就是第一任“新疆王”杨增新。

1864年,杨增新生于云南蒙自县莫别村的一个书香之家,祖先是明代中下叶从江苏迁居而来,祖上曾做过建水县知县。杨增新的父亲杨纪元举人出身,是云南有名的学官,他对三个儿子一向注重言传身教,三个儿子也很争气,三子杨增炳考取秀才,长子杨增龄考中举人,次子杨增新则在25岁时高中进士,一家三子可谓满门贤良。

杨增新得益于其父举人身份,幼时接受了良好教育的杨增新可谓幼承家学,满腹经纶,更难为可贵的是他熟读兵书战策,一直以汉代的班超作为榜样以之自勉。

杨增新24岁中举25岁考上进士,后经吏部抽签,被分配到了甘肃中卫县任知县。当时的他正是意气风发之际,所以在接到任命后一路走一路考察,硬是自北京步行至那个不毛之地。

任职初期他充分显示出惊人的政治才能,以一招剿抚并用很快就处理了当地一起民众起义事件,并根据实际情况改善施政方针让许多流变变成了良民,在他的带领下,甘肃由原先的叛乱不断变得人人安居乐园,朝廷见此觉得他是有用之人,并不完全是一个书呆子,于是就又将他从知县提拔为知府,后升道台。

升为道台后,由于各省正在实行新政,杨增新获得了大显身手的机会,陕甘总督松藩见他如此能干,于是叫他创办甘肃文科高等学堂,接着又将武备、陆军、师范、巡警、工业各学堂的创办管理,全都交到他手里。一时间,杨增新一人兼九差,前程一片大好。然而,万事总有磨难。

1907年,升允接替松藩出任陕甘总督。这位新总督看重官场圈子,觉得杨增新是松藩旧圈子里的人,因此多有打压之心,少有任用之举。杨增新好友,新疆布政使王树枬得知此事,不甘好友遭埋没,于是在新疆巡抚联魁面前大力举荐杨增新。

机遇这个东西有时候就是这样,人字之上,只要恰在其时、恰在其处的加一笔,那就是个“大”字。杨增新没有想到,这一次换地方,换工作,竟然成就了一生的“大历史”。

受好友举荐来到新疆后,杨增新初任陆军学堂总办、督练公所参议官。当时,清廷欲革新政治,下诏各省封疆大吏,可以保荐人才。新疆巡抚联魁觉得杨增新才堪大用,因而将他举荐了上去。

两宫尤其是慈禧听说新疆有这么一位干才,很感兴趣,于是下诏杨增新进京晋见。杨增新长期为官西北,对西北情况非常熟悉,当两宫询问西北政事时,他应对如流、见解精到,深得赏识。然而,就在京城官场一致认为,杨增新将留任军机,获得重用时,慈禧却做出了另一个选择。

能够主宰清廷几十载,慈禧在眼界、用人上其实是很有一套的。在如何任用杨增新一事上,慈禧即展现了她的深厚功力,她认为,当下时局,干才应该放在地方,朝中有中庸维系者即可。杨增新来自新疆,那里甚需应变善为之才,因此将他留任新疆,大有裨益。

这一次,慈禧执意要将杨增新留在新疆,其历史意义,不亚于当初力排众议,支持左宗棠西征。

杨增新回到新疆,任阿克苏兵备道,此后的杨增新先后历任迪化道台、新疆提法使等职,算是成了朝廷大力培养的新疆的一个要员了。可就在这时,辛亥革命爆发了,新疆的哥老会起事,革命军也搞出来一个大都督府。正当此时,辛亥革命爆发,迪化暗潮涌动,伊犁被革命浪潮卷席,成立新伊大都督府,与迪化省府形成对峙之势。

伊犁起义的成功,在全疆引起强烈反响,星火已成燎原之势。袁大化手下陆军协领王佩兰所属的五营兵力无法应付此起彼伏的各地武装暴动,杨增新趁机提出招募回队平乱的建议。杨增新之所以提出招募回兵,是颇费了一番苦心的。新疆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地区,民族歧视和仇杀长期存在,汉族军人外出,常被少数民族群众杀掉。而回族百姓虽然在新疆的人数也不多,但它与维吾尔族都信仰伊斯兰教,所以成立回兵队不仅不会遭到维族人的反对,而且还可以得到支持。那么,由谁来带领招募来的回兵呢?杨增新的标准是,这个人既是回族人,又与自己有一点渊源,于是他选中了马福兴。马福兴原籍云南,行武出身,因得罪了地方要人,被发配新疆。此人讲义气.有胆识,能带兵,会打仗,正是杨增新心中最合适的人选。

杨增新在较短的时间内便组织起了五个营的回队。但他却不急于将队伍开往伊犁前线,而是隔岸观火,以便坐收渔人之利。袁大化三番五次地催令回队增援,杨增新却以种种理由按兵不动。 反而培植起个人势力,与袁大化分庭抗礼。

当时的新疆,主要有三股势力,即袁大化控制的新疆陆军各营、伊犁革命党势力以及哥老会势力。但随着杨增新手中握有了这支“回队”,新疆的势力格局悄悄地被打破了。

袁大化这才意识到杨增新已蜕变成卧榻之侧的一头猛虎。起初,他还想借用清廷的威严来剪除杨增新,可就在这个时候,清廷轰然间就倒塌覆灭了。

清朝宣统帝逊位后,袁世凯就任民国大总统,对前清官吏多数留任,他委任巡抚袁大化为新疆都督,命令他和伊犁的都督府谈判,平定新疆局势。

这袁大化手上可是有一百多个革命党人的血债,他留任都督,革命党人肯定不会放过他。于是坚决辞职,并急忙收拾细软带着家眷东归内地。辞职前他先保举喀什道道员袁鸿祐为都督,可这袁鸿祐还没到迪化就职,就被哥老会杀死了。于是,袁大化再保举杨增新任都督。

1912年6月5日,乱世称雄的杨增新正式接任新疆都督,成为民国时期首任新疆军政首脑,主政新疆十七年。

杨增新上任之初,他所面临的局面实在凶险。当时的新疆危机四起:南疆各地,哥老会活动频繁;北疆阿尔泰处在蒙奸哲布尊丹巴活佛主谋“独立”威胁之下;东边哈密铁木耳起义,地方当局穷于应付;西面伊犁邓宝珊、杨攒绪领导的部分革命势力依然同都督府对垒······毫不客气地讲,当时的新疆,稍有不慎,很容易就会陷入全面动乱,进而遭到列强肢解,那样的话,中原也必将陷入动荡,中华民国也极可能倾覆不存。

面对烂局,杨增新觉得攘外后安内是当前最贴合实际的做法,于是他集中财力和兵力出兵支援阿尔泰。当时沙俄对此还讹诈他,言称杨增新胆敢出兵阿尔泰,那么沙俄士兵就会出现在伊犁。

对此,杨增新是巍然不动,仍旧坚持既定方针,倾全疆之力与俄国人正面硬碰硬,当时的中央政府在外交上已经做了些许让步,并发电予杨增新,但杨增新对此则回复“你们谁爱跟外国人签条约就签,我本人是寸土不让,就算是最后一滴血,也要洒在这天山脚下”。就这样,沙俄的讹诈还真被杨增新熬过去了,而阿尔泰的局势也稳定下来了。

处理完外部干涉,杨增新开始将工作重心转于对内,对内他采取的是各个击破,比如他招安起义军首领铁木耳,招来之后先是给他许了个定边马队第三营营长,还安排好了官服官帽。待一段时日将他原先手下人马都拆散后则找了个借口,将铁木耳以及他的那些亲信统统除以绞刑。

对革命党人他采用的是同样方法,他先将新疆的都督府和新伊军政府合并,待合并之后又把这些革命党人安置到各地监视使用,在工作中但凡这些人犯一点错,随之而来的就是免职。除了以上两股势力,当时还有一个叫哥老会的组织。

对于这种江湖组织,他是先将其领头者都调到来乌鲁木齐。待他们居住生活一段时间后,一看他们已渐渐适应了平淡生活,便给了他们一笔钱将其遣送回家,在解决内部问题后他又以雷霆之势收复塔城,税负军队统统收了回来,真正完成了新疆的统一。

1915年,杨增新通电全国支持袁世凯称帝,受封一等伯爵。而且他还在新疆严厉打击任何反对袁总统的活动。

杨增新没有割据的野心,一生只服袁世凯一人,即使对其他后来北洋政府,他也只是尊奉中央而不是分庭抗礼。他将自己这种做法称为“认庙不认神”。所以尽管当时中原争得天翻地覆,直、奉、皖为了一块地盘动不动就同室操戈,但杨增新却从不参与,一心只想经营好新疆这块地方。

政治上,他采用纵横术平衡各个民族、各个派别的势力,不让一方做大相互制衡,在经济发展、社会管理上无为而治。他尽量缩小政府的规模,减少公共开支,所以新疆养的军队是当时各省最小的。

而且杨增新还注重手工业、农业,修各种水渠,开垦荒地,叫老百姓自己发展,他还发展羊毛加工业,告诉少数民族同胞,不要光卖羊肉要学会加工,要把它制成地毯做成工艺品等等。

所以也正是他这种小政府大社会的模式,使得新疆在民国成立之后的二十多年中修生养息繁荣发展,深得境内各个民族的尊敬,当时各民族的族长都尊称他为老将军。而且不管是俄国人亦或是印度那边的英国人在他执政期间,都没有从他手上占得半点便宜。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了不起的中国人,最后却死在了自己人的枪口之下。1928年7月7日,新疆俄文法政专门学校热闹非常,这里正在举行第一届毕业生典礼。中午时分,宴会现场,突然传来一阵枪声,64岁的杨增新当场被打死。

究竟谁是幕后真凶?

正史的说法是,军务厅长樊耀南不满杨增新的冷落,铤而走险,事后还开会宣布政变成功。这时,民政厅长金树仁闪电出击,剪除了反叛者,从而成为新疆新的统治者。

野史则认为,樊耀南与金树仁是相互勾结,金树仁事后杀樊耀南,是为了灭口,否则不会先把樊的舌头割掉。

还有一种家史的说法。樊耀南的长孙认为,是金树仁及学校教务主任张纯熙二人实施了谋杀,幕后主使是意欲染指新疆的冯玉祥。

对于自己的结局,杨增新大概是有所预料的,他曾以诗言志,写过不少壮志凌云,只为戍边的诗篇——

一山横亘界南北,

万古雄奇塞大荒。

都护已非唐代府,

匈奴不复汉时王;

斜阳雁带冻白云,

夜月燐飞秋草原。

太息重门今洞辟,

元戎何以固边防。

他的一生,忠于新疆,终于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