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知道杨继盛,初闻此名,有人以为是杨家将的后代,其实不是。杨继盛不需要借杨家将的威名来提升自己的知名度,他做的事足够扬名立万了。
杨继盛是明朝嘉靖年间人,出生于今天河北省容城县北河照村,31岁中进士后,便一直在热衷道教的混蛋皇帝朱厚熜手下做官。杨继盛名气非常大,主要体现在一个“硬”字上:
第一是诗硬。杨继盛善诗。现今广为流传的诗句“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便出自他之手,短短十字,力透纸背,赤心护国的形象跃然纸上。他英勇赴死之前写的诗也充盈着凛凛正气:
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生前未了事,留与后人补。
第二是骨头硬。《明史》载,杨继盛被严嵩所害,陷入诏狱,受“廷杖一百”后,“两腿肿粗若木,不能伸展。”有一次痛醒后,他一不做二不休,摔碎瓷碗,以碎片刮去腿上腐肉,刮得干干净净,吱吱作响,就像《三国演义》里关云长刮骨疗毒一样。
第三是精神硬,专找狠人斗。公元1550年,杨继盛反对大将军仇鸾与蒙古首领俺答汗讲和并开放互市,被嘉靖皇帝贬到甘肃偏远地带。公元1553年,他又痛陈大奸臣严嵩15条罪状,结果被打入天牢,受尽苦楚三年后遭“弃尸于市”。不过,杨继盛揭开了严嵩的伤疤,引起大众对严嵩的关注与愤怒,为后来严嵩的倒台奠定了基础。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硬汉,很多人说他是蠢材。清朝学者汪有典在他的名作《前明忠义别传卷三·杨忠愍传》中写到:
“而世且诋公(杨继盛)以愚戅取重祸,此世所以多乱臣贼子也。”
注意,“愚戅取重祸”五字,是说杨继盛因为太蠢太直,才惹来大祸临头。而一个“世”字,说明认为杨继盛“因蠢而惹祸”的人很多,或许不是一世,而是几世的人。那么,杨继盛到底蠢在哪里呢?
我们来看看他招惹的都是些什么人。
一个是有世袭爵位的平虏大将军仇鸾,平时飞扬跋扈;一个是内阁首辅严嵩,地位相当于宰相。都是大人物,杨继盛根本惹不起。不过相比之下,严嵩更厉害,杨继盛与严嵩作对,简直就是鸡蛋碰石头,很多人由此怀疑杨继盛有认知障碍,弄不清楚严嵩与嘉靖皇帝之间的关系。
嘉靖皇帝朱厚熜,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道教迷”。道教的道士们喜欢用朱笔在青藤纸上写“青词”,然后烧掉,表示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上天,希望上天能实现自己心中的愿望。于是朱厚熜迷上了写青词。上有所好,下必效之,严嵩于是专心研究青词,写青词写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还把儿子严世藩也培养成了青词专家。朱厚熜还热衷于修建道观和各种道教馆所,没有足够的钱也不怕,因为严嵩父子“急他之所急,想他之所想”,可以替他筹钱。还有,朱厚熜作为皇帝,有很多不方便做又想做的事情,总是让严嵩去做。比如说他讨厌哪个大臣,而这位大臣又没犯啥事,他暗示严嵩,严嵩就帮他做了。结果是,天长日久,朱厚熜已离不开严嵩了。
可以说,严嵩是嘉靖皇帝朱厚熜的影子,或者说代理人,部分代表了嘉靖皇帝本人。反对严嵩,基本上等于反对嘉靖;打严嵩的脸,也等于打嘉靖的脸。在这种情况下,杨继盛弹劾严嵩,的确有些蠢。
从后来徐阶扳倒严嵩的方法看,似乎也验证了杨继盛的蠢。内阁大臣徐阶,是杨继盛的老师,他也很想弹劾严嵩,但他发现嘉靖皇帝宠信严嵩的态度一直没有松动,于是一直隐忍不发。直到有一天,嘉靖皇帝所宠信的道士蓝道行对嘉靖说,严嵩是奸臣,老天不杀他,是专门留着给皇上杀的。嘉靖点了点头。徐阶探听到这一消息,觉得机会来了,立即叫御史邹应龙参了严嵩的儿子严世藩一本,结果一击即中,嘉靖杀了严世藩一家,将严嵩削职为民。
看来,还是徐阶聪明,在掌握了皇帝的态度后才动手,否则便一动不动,以确保一击即中。总结一下徐阶倒严的聪明之处:一是隐忍待机,确保成功;二是尽力保全自己,不受伤害。这与杨继盛的莽撞的确不可同日而语。
然而,杨继盛真的是个蠢人吗?
首先,他看不清严嵩与嘉靖皇帝的肮脏关系吗?很显然不是。杨继盛乃进士出身,才干优长;又久在官场,熟悉为官之道;徐阶为其师,自然也会向其陈说严嵩不能随便弹劾的道理。而且,杨继盛在告发严嵩的奏章里也直接谴责了嘉靖“甘受嵩欺”,“虽上天示警,亦不省悟。”说明他知道严嵩的问题,根子在皇帝身上。所以,我更倾向于杨继盛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其次,杨继盛没有“隐忍待机”算不算蠢?徐阶式的“隐忍待机除严嵩”确实不错,但隐忍的代价,是严嵩高踞内阁25载,其间残害了多少忠臣良将,损失了多少国家利益!杨继盛就是不想隐忍,就是想在发现问题的第一时间直言上谏,这其实是在为国家挽回损失,表现出他为国为民的急迫心情。
第3, 说到保全自己,与徐阶相反,杨继盛非常不善于保全自己。他与严嵩的斗争,就像是一个鲁莽的士兵,只顾向前冲,将自己的身体完全暴露在枪林弹雨中,结果中流矢而亡。但对于杨继盛的“鲁莽”和不惜命,我有不同的看法,他其实是一个真正的斗士,一个肯拿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搏正义的斗士,具有斗争的彻底性和忘我的品质。这一点很像戊戌变法时期“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其实是有时间像康有为、梁启超一样逃走的,但他选择留下来,伸长了脖子迎接屠刀。按理,这也是蠢,但后人给予谭嗣同极高的评价,为之感慨、感动的人更是不计其数。
杨继盛就是明朝的谭嗣同。对一个国家来说,这样的人越多越好。试想,如果嘉靖皇帝的朝堂上站立的,大部分都是杨继盛这种不要命的狠人,不要说严嵩,就连嘉靖也无法胡来。不是吗?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