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一句俗语,叫“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意思是说,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是单薄的,要想把事情办得更好,一定离不开大家的帮助。

明朝明朝张居正和清朝名臣曾国藩一生干了那么多事业,办成了无数大事,是因为他们个人能力十分突出吗?当然不是。是因为他们有三头六臂,能以一当百,甚至以一当千、以一当万吗?当然也不是。他们能够取得成功,是因为在身边团结了很多能人志士,拥有一个庞大的朋友圈。

张居正的朋友圈里,位置最高的当然是他亦师亦友的恩师徐阶。徐阶当了6年内阁首辅,权倾一时,对张居正的提拔、帮助自不待言。此外,还有当了7年内阁首辅的高拱。高拱是河南新郑人,此人个人能力十分突出,可堪大任。不过,他有一个性格缺点,即气量小,容不得人,唯我独尊,脾气暴躁。严嵩被扳倒后,徐阶当上内阁首辅,对张居正提拔重用,却得罪了高拱。高拱开始与徐阶争斗,没有成功,反而被迫提前退休,回家养老。张居正知道他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便在恩师徐阶退休后,极力说服皇帝,将高拱调回来,当上内阁首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居正

那么,张居正为什么非得把高拱调回来呢?原因很简单,在张居正心里,始终把高拱当成志同道合的朋友,都在一个战壕里并肩作战,属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后来发生的事实证明,张居正的做法是正确的。高拱担任内阁首辅期间,办事效率极高,在选拔官吏的办法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为张居正后来的万历新政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张居正作为一名位高权重的大臣,其心胸是宽阔的,其为人是大度的,真正称得上是“宰相肚里能撑船”。他深知,要推动自己的改革措施,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拉拢一切可以拉拢的派别,甚至包括自己不喜欢的竞争对手,比如说大太监冯保。

冯保是北直隶真定府深州县人,在嘉靖年间担任司礼监秉笔太监,后来又负责管理东厂,权力极大。不过,他并不满足,还想当司礼监掌印太监,管印把子。不过,他的这个想法遭到了高拱的反对。冯保无奈之下,找到了张居正,希望得到他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冯保

张居正不喜欢冯保,一是因为他的太监身份,二是因为此人贪得无厌,公开收受贿赂。可是,在古往今来的官场,都信奉一个原则:没有永远的朋友,但是有永远的利益。张居正固然有一万个理由不喜欢冯保,但只要有一个拉拢的理由就够了,那就是利益。在明朝,内阁权力很大,但地位不高;而司礼监权力不大,但地位很高。如果把两者结合在一起,试问在朝廷内外谁能够抵挡?于是,张居正接受了冯保的邀请,帮助他当上了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则利用自己对万历皇帝的影响力,帮助张居正当上了内阁首辅。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双赢”。

曾国藩有一个超级强大的朋友圈。在京城里,有恭亲王、文祥等王公大臣的大力支持,在地方上,有左宗棠、李鸿章、胡林翼等总督巡抚的鼎力协助。没有这些人的支持和协助,他恐怕难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国藩

在为人处世上,曾国藩确实有一套办法,“化敌为友”四个字,着实让他玩儿得明明白白、透透彻彻。这一点,我们就以左宗棠为例子吧。

左宗棠是湖南湘阴人,曾国藩则是湖南湘乡人,一字之差,相距两百多里路,因此,小时候没有见过面。他们开始打交道,是在曾国藩创建湘军后,那时候左宗棠以幕僚的身份,协助湖南巡抚张亮基防守长沙。曾国藩的湘军也参与到防务工作,两人分工协作,配合紧密。

曾国藩湘军正式出兵后,左宗棠协助继任湖南巡抚骆秉章,帮助湘军办理粮饷,提供了很大帮助。后来,左宗棠因为樊燮京控案,差点掉了人头,被迫去了曾国藩大营,暂时躲避风头。曾国藩很清楚左宗棠的才华,知道此人绝不会屈居人之下,便推荐他回老家募集一支军队,前往浙江与太平军作战。左宗棠由此进入人生的转折点,先后担任浙江巡抚和闽浙总督,以落榜举人的身份摇身一变,变成了在地方上只手遮天的封疆大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左宗棠

不过,此后左宗棠与曾国藩因为军队的粮饷问题,以及太平天国幼天王下落的问题,发生了严重分歧,闹起了矛盾,甚至撕破了脸,老死不相往来。他们从无话不谈的朋友,变成了针锋相对的竞争对手。

1866年,左宗棠由闽浙总督调任西北地区,以钦差大臣身份督办军务。西北地区战事不断,需要大量兵力,而左宗棠率领的楚军,一部分驻扎在浙江,一部分驻扎在福建,只有很少一部分兵力带到西北地区,根本就不够用,只好向朝廷告急。曾国藩知道后,主动联系左宗棠,将湘军中最有战斗力的老湘营交给他率领。老湘营的粮饷也全部由自己保障。后来,西征军的粮饷被分配到江苏、浙江、广东等较为富庶的身份,当别的总督、巡抚在粮饷问题上拖拖拉拉的时候,只有曾国藩及时、迅速将粮饷运到西北地区。

曾国藩的不计前嫌,让左宗棠感激不尽。左宗棠这个人,自视甚高,轻易不肯服人。但他在给朝廷打报告时,由衷地说:曾国藩“谋国之忠,知人之明,非臣所及”。后来当曾国藩病逝时,左宗棠不远万里从西北地区送来一幅挽联,写道“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还毕恭毕敬地落款为“晚生左宗棠”。这是左宗棠第一次以晚生的身份尊称曾国藩。

曾国藩想方设法挽回了左宗棠这个朋友,也在若干年后收到了回报。他死后,左宗棠非常关照他的家人。一次,曾国藩次子曾纪鸿向父亲老部下刘锦棠借钱,左宗棠闻讯后,送了300两银子。这笔钱看起来不对,却是左宗棠全家一年半的生活开支。左宗棠还告诉曾纪鸿,让他有困难来找自己,一起想办法。

再有一次,曾国藩的小女儿曾纪芬的丈夫聂缉椝(guī),来到南京拜访两江总督左宗棠。左宗棠热情地接待了他,提拔他做两江营务处会办;后来又推荐他任上海江南制造总局会办——这可是当时大伙儿垂涎不已的“肥缺”。在左宗棠的举荐下,连举人都不是的聂缉椝官运亨通,官至浙江巡抚,是曾国藩后人中官做得最大的一位。

俗话说:“寒冬将至,独狼必死,群狼可活。”张居正和曾国藩都依靠结实的朋友圈,度过了寒冷的冬天,干成了大事,笑到了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