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一种错觉,那就是在长平之战结束后,赵国就此一蹶不振了。
之所以会有这种错觉,完全是因为在长平之战结束一年后,秦国又向赵国发起了攻击。
由于时间间隔太短,所以给人的感觉是:秦国在长平获胜之后,直接一波平推到了赵国家门口。
而这一战,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邯郸之战”。
我们在上一篇文章中说过,赵孝成王原本打算割让六座城给秦国,却在上卿虞信的劝阻下作罢,反而准备把这六座城割让给齐国,以便建立起“抗秦同盟”。
其实也有另外一层含义,那就是现在的赵国衰落了,希望齐国别来打秋风。
齐国那边是什么反应,咱们先不谈,秦国的秦昭王可发火了。
在他看来,虽然此时灭不掉赵国,但你们既然在长平输了,就该履行输家的义务,割地赔款所有流程都走一遍。
现在是怎么了,不把城池给秦国,反而给齐国,还想着跟我们继续干?
于是,才有了秦国出兵攻打赵国,邯郸之战正式开打的事。
虽然此时的秦国比赵国强,但想要灭赵也是很难的。
通过时间就可以看出来,从公元前259年10月秦国出兵,一直到公元前257年12月,将近两年的时间,秦国都没能打下赵国。
后来,秦始皇攻打赵国,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顺利攻破赵国的都城邯郸。
由此可见,赵国在邯郸之战中的所谓“危局”,肯定有不少夸张之处,为的就是寻求其他国家的援助。
但其他国家也不傻,他们看出了赵国的余力,所以始终拖拖拉拉,全部拒绝出兵。
后来,由于国内的反秦力量变得越来越大,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毛遂的故事。
话说,赵国平原君有一位名叫毛遂的门客,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看不出什么特点。
平原君打算带上二十位才华横溢的人一起去楚国,劝楚考烈王出兵帮助赵国。
可数来数去,平原君居然只从门客里挑出了十九人,这时候毛遂主动站出来说,我愿意跟您一起去楚国!
平原君有点看不起毛遂,就对他说:“您在我门下待了三年,都没显露过什么本领,我为什么要带您一起去呢?”
毛遂立刻说出了一番大话:“像我这样的人,就是典型的锥子尖,如果稍不留力,会直接戳破布袋,这是我之前不愿意显露本领的原因。”
“现在,您带我去楚国,我让您见识一下我的锋芒!”
平原君被这番大话镇住了,于是决定带着毛遂一起出行。
这就是成语“脱颖而出”和“毛遂自荐”的出处。
到了楚国之后,平原君带着一帮高人,围着楚国的楚考烈王一通游说,居然毫无效果。
这时候毛遂站出来,一顿言语输出,直接让楚考烈王惊为天人,当即决定派兵帮助赵国。
毛遂为什么会这么神呢?其中固然有他口才了得的缘故,但更重要的是时局。
如果楚国的主流情绪是孤立主义,不管赵国死活,那么无论毛遂的口才有多好,他都很难成功。
在楚国出兵之后,魏国也宣布出兵,但这两国都很有默契,军队始终停驻在赵国边境,就是不继续前进参战。
基于楚国和魏国的利益,不过是迫于国内的舆论压力,决定装模作样地出兵。
到了前线之后,一切看形势决定,能捞一把就捞一把,捞不到就回来。
只要秦国别彻底灭掉赵国,那么问题就不严重。
这种套路其实根本用不着解释,天天搞政治的人门儿清,属于公开的秘密。
邯郸之战为什么打了两年才停呢?从表面上看,是由于信陵君窃符救赵,带着魏国军队从后方杀来,秦军措手不及。
可是从本质上来说,经历了两年的拉锯战,无论是秦国还是赵国早就累了。
这时候,无论魏国军队偷袭谁,恐怕都能取得不错的战绩。
如果没有信陵君的举动,秦赵两国还会分出胜负吗?恐怕很难,大概率是秦国找个台阶撤军,赵国叫嚷一阵之后闭门疗伤。
换言之,无论信陵君本人的态度如何,魏国军队在这时候突然杀出,就是有捡便宜的嫌疑。
因为在魏国军队出动之后不久,楚国军队也动了。再然后,韩国也派出了一支军队帮助赵国。
在四国军队的夹攻之下,秦军的失败自然也可以理解了。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至少在这个时候,关东各国在理论上还有联合抗秦的可能。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