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高加林的原型就是路遥自己,因为算算时间,路遥写《人生》小说的时候应该是30岁左右的样子,便把自己当成了高加林的生活原型。

而且路遥的简介也让人不免怀疑,高加林就是以他为原型的。

简介里写道:路遥曾在县立中学学习过,后来回乡务农了,在回乡务农的这段期间,在一个小学教了1年书,后来到大学去深造继续文学创作了。

也有人说路遥把自己写成了巧珍,巧珍是他的原型。

为什么大家对原型这么感兴趣?原作者的婚姻又是怎样的?

海波与路遥是好朋友,两个人的友情长达30年,可谓是相当知根知底了,直到在路遥去世的第18年,海波终于收拾好了自己沉痛的心情,写了一篇文章怀念路遥。

我们也从这篇文章,以一个比较私人化的视角,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路遥。

海波和路遥

关于路遥和林达的婚姻,我们也看到了更多的细节。

当年路遥被初恋女友抛弃,海波曾劝他找一个本地的女子好好的、踏踏实实的过日子。

但是,路遥生气了,因为他认为本地的女子没有能力来供他上大学,他要不上大学,还怎么走出大山,难道就这么一辈子待在农村里吗?

路遥对当初抛弃他的女子也耿耿于怀,正是因为这个抛弃,他才更加吃苦,更想证明自己,这也让海波更明白了路遥的“创伤性内核”。

也更明白艺术创作,也是被压抑的、潜在欲望的流露,在幻想的世界中来宣泄自己的欲望和情感。

这样的话,再来琢磨一下高加林和巧珍、黄亚萍之间的爱情故事,这样的体验感是不是来自于此?

路遥出生在陕西省的一个王家村里,父亲叫王玉宽。母亲姓马,这个家里有6口人,路遥是家里的老大,后头有1个妹妹(3岁时夭折了),3个弟弟。

在那时农民的眼里,生得多就光荣,有“双男双女”“五男二女”的事情。

孩子多,但是困难也多,首要问题就是吃不饱饭,后来父母把路遥过继给了他大伯王玉德。

王玉德家基本像电视剧里那样,也是靠土里刨食的。

关于路遥是如何过继给大伯家,海波做出了分析,是路遥为了能够读书,自己争取去的。

小小年龄的路遥为了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不惜用了“断舍离”般的决心,这是常人难以做到!

路遥过继到大伯王玉德家里后,王玉德也真心对待路遥,毕竟自己总算有一个后了。

但是当路遥在上学时受欺负的时候,他大伯大妈非但没有替他出气,还跑到人家家里道歉送东西,突然就想到了当高加林被挤下教师岗位的时候,加林父亲的反应:

我们不但不能记恨人家,而且不能让人家看出什么,同时还吩咐加林母亲给明楼准备点自留地里茄子之类的。

原因是不能让别人看出来什么,可明明心里有什么,为什么正当的情绪不能发泄呢?

当时看到那一幕着实有点震惊,看到他大伯大妈的反应终于不奇怪了。

等到路遥长大了,爱情开始向他频频招手,先是1位本地女子,典型的陕北俊女子,后是1位北京女知青。

第1位本地女子活像剧中的巧珍,直球告白了,地里的活都由她去干,只要路遥在家里款款地待着就行,什么也不要管。

路遥惊得连忙找了个借口离开了。

第2位北京女知青,据说长得特别好看,小巧玲珑的,而且能歌善舞。

路遥曾用过一个笔名叫“樱依红”,据说是暗含那女孩子的名字。

他们恋爱后,一切都特别浪漫,路遥为她改变了很多,甚至为了她,把一个招工的名额让给了她。

令他没想到的是,这位女知青拿着他的名额,跟别人谈起了恋爱,并把他给甩了。

关键是路遥当时工作刚被停职,她这样做,无疑是在路遥的心里又插了一把刀。

失落的路遥,最后又回到村里。

这就有了之前海波和路遥说的话,劝他找个本地女子。

1973年那个时候海波说上大学不考试,靠推荐,招的学生叫“工农兵学员”,这些学员的任务就是上大学、管大学。

路遥就被推荐上了延安大学。

路遥的入学推荐信

他也在那个时候认识了林达,恋爱了林达,林达是个才女,在县委通讯组工作,她写的稿子得到了上下一致的认可。

她本来可以上大学的,但林达为了路遥能顺利读完大学,付出了相当大的努力,不仅放弃了上大学,还用自己的工资资助他。

她当时每月能挣38元,把自己的伙食费去掉之外,其余的都给了路遥。

林达为路遥文学事业上的成功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她默默的支持给予了路遥温暖与陪伴。

大学毕业后2年,路遥和林达结婚了。

婚前,林达为路遥付出了一切,婚后,又甘当陪衬,林达在做好家庭后勤工作的同时,也在以实际行动支持着路遥创作。

可是路遥需要的是一个田晓霞式的爱人精神共鸣,还有一个像秀莲式的爱人照顾生活起居,这个林达是不可能同时做到的。

这就有了剧中的巧珍和黄亚萍的对比。

看到这儿,你觉得高加林的原型是路遥自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