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太王古公亶父的两个儿子太伯、仲雍不愿继承王位,逃亡“荆蛮”之地,是周族群历史发展中的一件大事。按照《史记》的记载,太伯、仲雍的后裔建立了吴国,司马迁将《吴太伯世家》列为了《世家》之首,在于他歌颂吴太伯的“让国”。

吴国是否真是太伯、仲雍所创建的,这种传说很是可疑:太伯、仲雍生当周室势力尚未发达的时候,古代交通闭塞,就是要逃,怎能逃到这么远的地方去?

太伯、仲雍的年代,周人在古公亶父的率领下刚从偏僻西陲的豳地迁徙到岐山,这里地处关中平原西部,距离当时殷都所在的文明中心尚还有千里之遥。

又经过古公亶父之子季历、周文王姬昌两代人,周族大本营才迁徙到渭河南岸、丰水流域的丰邑(丰京),才算接近了华夏文明的腹心外围。

周太王古公亶父时期,周人已经有了翦商之志,但志向有了是一回事,脚踏实地实现愿望是另一回事,当时周人主要活动于渭水流域,他们的势力尚无法跨过关中平原,殷都朝歌及殷商子姓部族建立的一个个方国,星罗棋布地遍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在殷商国家核心区的外围,还有诸多熊姓、嬴姓方国和群舒等令人生畏的部族政权,哪一个都不是吃素的。

当时,就算太伯、仲雍想往东走,但就凭他们哥俩以及为数不会太多的追随者,以当时的条件,怎么可能顺利跨过殷商的管控区和险象环生的蛮夷出没地带,顺利抵达江南并给周人老家报平安呢?

周人要想把手从关中平原伸到东方,还需要几代人筚路蓝缕地艰苦奋斗,要付出无数次的征伐和数不尽的族人性命为代价。太伯、仲雍生活的年代,周人还没有能力到达东方。

直到西周王朝建立,周族的势力也没有完全到达今天河南省的大部分地区,更别提如今河北、山东、安徽等地区,还有大量支持殷商政权的方国存在。周武王、周公旦也不得不承认这个现实,封商纣王帝辛之子武庚继承殷商的社稷,并设立三监看护武庚。

不久,武庚与三监沆瀣一气,并与东方的奄、蒲姑等族和淮夷诸嬴一起发动叛乱,周公东征后平定叛乱,将鲁国封在奄国故地,齐国封在蒲姑故地,燕国封在北方镇守,周人的势力才首次抵达黄河中下游地区,并在这里修建了周人在中原的大本营洛邑,即成周。

而在汉水、长江流域,周人尚鞭长莫及。到西周中期的昭王、穆王时期,经过对南方不断的征伐,周人势力才逐步扩展到汉水流域,并在这里建立了一系列诸侯国,通称“汉阳诸姬”。到后世的吴越地区,对强大的西周王朝来说,仍是一片神秘地带。

那么回到前文,太伯、仲雍所奔的地方到底在哪里?

《周本纪》说“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但没有载明太伯、仲雍所奔的“荆蛮”具体是什么族,在什么地方。

很多人望文生义,以为“荆蛮”一定是南方。如南朝刘宋裴骃《吴太伯世家·集解》引宋忠曰:“句吴,太伯始所居地名。” 唐代司马贞《吴太伯世家·索隐》云:“荆者,楚之旧号,以州而言之日荆;蛮者,闽也,南夷之名,蛮亦称越。”

但这些注解,显然是以后世吴国所在,本末倒置地进行反向推理的附会之言,并无证据。

随着对史料的挖掘,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太伯、仲雍所奔的地方,就在离周人老家不远的西边。

《左传·僖公五年》宫之奇有一段话:“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从,是以不嗣。”大伯、虞仲即太伯、仲雍,大王即周太王。这段话的意思就是太伯、虞仲,是太王的儿子。太伯没有跟从他父亲,所以没能继承王位。

根据这段话的理解,虞国的祖先就是太伯、仲雍。司马迁在《史记》中也记述了这段历史。

20世纪30年代,学者卫聚贤引《诗经·大雅·皇矣》“帝作邦作对,自大伯王季,维此王季,因心则友。则友其兄,则笃其庆,载锡之光。”提出:既然“王季友其兄太伯之国,是太伯之国,当距王季之国不远。”他又引“皇矣上帝,临下有赫……乃眷西顾,此维与宅”,提出:“太伯的封地当在陕西的岐山以西。”并进一步指出:“太伯的封国在陕西的陇县的吴山。”

考古学家何天行也说:“则太伯仲雍所奔之吴,又明为雍之吴山矣。”众所周知,雍州在西方。

中国现代杰出的历史学家、近代“蜀学”传人,经史大师蒙文在研究了《穆天子传》后指出:“《封禅书》之吴岳,《尔雅》之岳山也,实为妍山,太伯之奔固在于此。”

顾颉刚给出结论:“吴者何?吴岳也,《史记·封禅书》记其山于岐山之西,明即《禹贡》之研,《周礼》《尔雅》之岳也。”

以上诸位先生关于太伯、仲雍奔“荆蛮”所建的句吴,就是虞国,而最早的虞国是在陕西陇县的论断,是令人信服的。

那么,考古资料是否能够证实这一点呢?

1974年到1981年,陕西省宝鸡市博物馆相继在茹家庄、竹园沟、纸坊头一带挖掘了弓鱼氏族属墓地,根据出土的“文身断发”人的形象,判断弓鱼氏是巴蜀文化北上的一支。

研究表明,居住在荆山地区的巴族廪君蛮,商代溯汉水北上,迁徙至汉中一带。太伯、仲雍奔“荆蛮”就是投奔了当时在汉中一带的弓鱼氏族,他们所建的虞国是在陇县境内。

直到西周王朝建立后,周人大规模东迁,虞国才从岐山之西的吴,迁徙到了《史记》所云的“周之北故夏虚”,正式列为诸侯,都城在今山西平陆北。

这样,无论是分析研究史料,还是通过考古实证,最终都指向一点:太伯、仲雍奔吴,这个吴是在西方,即早期的虞国。仲雍与虞仲为同一人,为太伯之弟,而司马迁在《吴太伯世家》中把虞仲说成是太伯、仲雍四世孙,周章之弟,应该是讹误。

至于东方的吴国来历,目前为止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在西周中期,虞国的一个分支被封到东方,到春秋时期才南迁到今苏州一带,可见吴国是正儿八经的姬姓诸侯。诸侯派子弟分支建立新国,在周代有很多先例,如虢国有东虢、西虢,申国有南申、西申。

而另一种说法则认为,东方的吴国是冒牌的姬姓诸侯,一个例证就是春秋时期的吴国与晋国竟然还曾经通婚,但在那时诸侯贵族之间都奉行同姓不婚,可见吴国并非是姬姓。

持这种说法的人认为,吴国很大可能与楚、越同出一源,或是淮夷、徐夷、群舒的一支,总之吴国人是纯正的土著部族。

吴人、吴国的始祖传说,是在春秋这一特殊历史发展时期产生的附会。在与中原诸侯交往直至争霸的过程中,身处“夷狄”的吴将自己的祖先附会成中原圣王贤君的后裔,对内更能增加自己的信心,对外则能逐渐赢得中原诸侯的认同。加之上古“吴”、“虞”二字常常通用,吴国才给自己找了这么个冒牌祖先。

说白了,吴国冒认祖宗、冒称姬姓,其实就是为了攀龙附凤,这跟历代开国君主给自己攀附个古代名人一样,是给自己贴金。这种事情,古今中外都不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