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母亲父亲——我心中的菩萨

祁河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每至清明,国人大都会吟诵起杜牧这首诗句,放慢匆忙的脚步,静下心来,跪拜于先祖的墓莹或灵前,来追思怀念远去的亲人。

癸卯清明,中原大地麦田翠绿,油菜花黄,杨柳婀娜,细雨霏霏。有幸与《黄土画派艺术报》王美、《丹青中国融媒体》盛才等一同跟随郭全忠先生回到故乡扫墓祭祖,探寻他的内心世界。

郭全忠为著名写意人物画家,“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造型艺术奖”获得者。自1957年他13岁时离开故土宝丰,到宝鸡初中毕业,先后考入西安美院附中和西安美院,转眼已是耄耋老人。但他从未忘记生他养他的这块土地——赵官营村。

因为那里有他童年最美好的记忆,有他艺术细胞萌生的幼芽,有他独特性格形成的环境,有他天赋聪颖的基因密码,还有护佑他成长成功的神秘力量,他心中的菩萨——一个伟大的父亲和一位慈爱的母亲。

一、艺术之根·父爱如山

1944年是个十分寒冷的冬月,一个顽强的小生命,在宝丰县商酒务镇赵官营村降生了。

因疫情阔别两年回到家乡的郭全忠老师,银髯长发,心情万分激动。站在村十字口已拓宽的东街,他为我们指点,这里原来有个石牌坊,那里全是石条辅成的街道,这边是家门和过道,那边有个柴草堆。母亲是在这间屋子生的我,小时候我就在这面灰色墙壁上画画。尤其用粉笔在熏黑的房梁上画画,那种感觉太舒服了!

大他三岁已83岁的姐姐告诉:你生下来第三天跑日本,恐将你带到山上冻死,母亲将你裹进襁褓害怕捂坏了,拨拉个个用厚被子盖上。幸亏没被日本兵发现,你命硬才活了下来。郭老师说,所以我恨日本侵略者。我的大哥参加中条山战役,负伤后双脚冻伤,脚指头全没了。我的二哥在抗战中牺牲,至今连尸骨都不知埋在何处。

别看这个不起眼的乡野村庄,却形成于北魏太和年间(477-499年),明代为屯军兵营,因率军将领姓赵而得名。这儿原来有城墙、城门、城河,我就是在这里学会游泳的,在这条河里还抓住过一个老鲎。

这里还曾经是中共中央中原局驻地,刘伯承、邓小平、陈毅、李先念等人在这里指挥了郑州战役,歼敌20万人。中原局管辖7个省,这里有中州银行、新华分社等革命旧址,我家旁边就是解放军的一个住所。郭全忠回忆说,1948年我4岁多点,解放军浩浩荡荡开进我们村,我撵着队伍到处找哥哥。

解放军对我们穷人很好很亲切,一个姓梅和一个姓田的叔叔,不嫌我们脏,喜欢抱着我的小妹妹和哄着小孩子们玩。他们拿大铁锨炒菜、送我们家锅巴吃、给老乡和小孩理发的场景,都深深地印在头海之中。所以我画《大胡子与小不点》《万语千言》,是有生活原形和思想根源的。

有趣的是在村中遇到了郭老师儿时的玩伴,回忆起小时候一起在村外的寨濠里嬉水,打闹,卖画的情景。那个喊郭老师老伴“婶”叫“长立”的老汉说,咱俩都属猴,你辈大。你小时候画的老虎可真啦,还有画的那牌位摞八层,我还帮你在街上卖过画嘞。

郭全忠再次感慨道:刚才跪于祖父和父亲墓前我说过,我天分中有二,一是生下来会游泳,敢到大海里去游,就在村里的城河沟里学会的;二是生下来我就喜欢画画,四处涂鸦,见啥画啥。我的父亲不但不厌烦还大加鼓励,给我买来纸笔和老虎图样。我就一笔一笔耐心的,成千上万根地画老虎身上的毛。画好一张竟然能卖五毛线,可赚两毛五买5个馒头。王美插话说,郭老师小小的就知道走市场了。

有位副省长说我有一位伟大的父亲!想想也是个道理。尽管父亲没有文化,但他竭尽所能供我读书,培养支持我的兴趣,带我走出农村看到更大的世界。是他鼓励我考上美院,为我推开了艺术之门,这才成就了我的今天。

二、艺术之源·母爱如海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手捧一本刚刚新出的画册《情深韵雅》,郭全忠指着封面的画说,这就是我的母亲。

这是大师1992年,在母亲离世13年后专门为妈妈创作的一幅题为《慈母手中线》的精品力作。

在艺术的海洋里,母爱是亘古不变的主题。艺术家们一生的创作中,母爱或对母亲的思念是绕不开的题材,许许多多母亲的生动形象,会深深地打动你,使人们产生强烈的共鸣,触动与呼唤出人世间和心灵深处的真善美。

比如清任颐的《弄璋图》,罗中立的《春蚕》和《母亲》,陈逸飞的《母与子》,丢勒的《画家之母肖像》,毕加索的《母亲》,伦勃朗的《一位老妇的肖像》,惠斯勒的《灰与黑的协奏曲一号:艺术家的母亲》等等……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郭全忠对着记者和一同前来拜祭的侄甥道:你们哪知道,我是在生死一线中被父母亲拉扯大的。我的童年是在饥寒交迫中度过的,家里穷兄弟姊妹多。我的妈妈含辛茹苦将我们养大,但没能享上儿女的福,就过早地离开了我们。

所以在我心里一直在自责和歉疚,以至9年多的时间我不敢看妈妈的照片。心底里总是涌动着一种我一定要画得更好的信念,并将妈妈作为艺术形象描绘出来,使她能够永生和永远伴随着我的情感。

的确在郭全忠眼中,母亲是那样的勤劳、善良、开朗、慈祥,尽管自己已快80岁了,但在这幅作品中,更确切地说在他的内心中,母亲仍然还在注视着他。他觉得在妈妈的注视下,他现在还是个孩子,妈妈仍然像以前一样对他关切的微笑,从而使他迸发出强烈的创作欲望,给他一种强大和生命的力量。

再次来读《慈母手中线》这幅作品,大师以写实的手法与写意的笔墨,勾勒描绘出一位中国农村母亲的典型形象。画作中母亲善良开朗的笑容,全心关注活计慈爱的眼神,粗糙勤劳的双手和历经艰辛困苦的小脚,以及体悟画中的题跋,你又怎能不在心底泛起层层涟漪,唤起漂泊游子的思念之情呢?你也就会清楚与明了了,为何我们要来寻根祭祖,来报答父母和父老乡亲的养育之恩啦!

三、艺术之魂·心中菩萨

回乡祭祖期间,除了瞻仰中原局旧址外,在当地文化部门相关人员陪同下,我们还拜谒了香山寺,参观了汝窑遗址及汝官窑展示馆、宝丰书画研究院及中国县志博物馆,观摩了当地的说唱艺术及魔术表演,品尝了宝丰美酒及羊肉烩面等美食。

我们才得知,原来宝丰县在北宋时就有白酒酿造、汝官瓷烧制,冶铁工场等。因物宝源丰,宝货兴发,宋徽宗特赐名为“宝丰县”。其为古应国,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画圣吴道子在这里的龙兴寺华严殿作画两壁,以奇绝的笔法,留下不朽佳作。传闻吴道子“每作画必先酣饮”。他喝了清香芬芳、甘润爽口的宝丰美酒,顿觉心旷神怡,灵气焕发,“转臂运墨,一笔而成”。

现今,又因曹二虎、郜现营、何清怀等有识之士,历经数十年追寻和发现蔡京碑、汝官窑遗址,赓续传承七百多年的马街书会等优秀文化遗产。宝丰县被赋予观音祖庭、曲艺之乡、魔术圣地、酒祖故里、汝瓷之都、红色首府等文化符号。笔者感叹正是这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文化沃土,才孕育和熏陶出郭全忠这个伟大的绘画天才。

那天郭老师与我们一起冒着狂风大雨参拜了香山寺,一一查看了金代“重建汝州香山观音禅院记”碑,明朝最后一个状元刘若宰狂草书就的“重修大悲观音大士塔记”碑,北宋太师蔡京书丹的“香山大悲菩萨传”碑,以及北宋熙宁元年(1068)重建高33米、八角九层密檐式的大悲观音大士塔。

聆听着叮叮咚咚和余音回绕的风铃声,仰望着四面佛殿中的观音菩萨,大师喃喃自语,虔诚跪地,三番叩首,起身合十作揖。老师对弟子讲,听到这袅袅佛铃,好似我能与天地沟通、时空对话。随着年岁的增加,我感到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保护着我,也左右和驱使着我。

我这个人性硬,可能是继承了我爷爷和父亲打抱不平、说话算话的秉性。过去我不信神灵佛道,从不在寺庙里磕头。这次回到家乡上坟,也是第一次来香山寺,我不由自主地就想跪下给观音菩萨磕头。

因为我这一辈子太幸运了:生下来遇日本鬼子扫荡,大难不死;小时候胡抹乱画,父母鼓励;考美院附中素描不知用炭条还是铅笔,意外录取;上美院全国只有西安美院有招5个名额,我是之一;35岁画《万语千言》,获全国美展二等奖;63岁获得“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造型艺术奖”。

这里既有自己的努力,导师的培养;更有新中国诞生,改革开放,大时代变迁进步的影响,还有父母的百般呵护和祖上行善积下的阴德,同时也有神秘不可预知的力量。

听了妙善舍身救父,化作千手千眼观音菩萨的故事,我觉得我与观音有缘:一者我生长在中国观音的故乡,二个我未央湖家里就供养着两尊观音,三是前些天整理旧作翻出一张2、30年前我画的观音像。我觉得我今天找到了那个力量,这就是孝善文化的代表或人格精神的化身——观音菩萨

而我逝去的生身父母,就像香山寺中的妙善菩萨一样,始终在天上注视着你,庇护保佑着你,……

一路跟随郭老师采访,听着他满怀激情和绘声绘色的讲述,看到他对故乡和父母深情切切的举止,尤其他在父母坟前长跪不起,发自肺腑的那声:爸爸妈妈我来看你们来啦!笔者的眼眶也湿润起来。

是啊!对儿女来说,无论你走得多远,父母永远是我们的思恋和精神支柱,是有求必应、救苦救难心中的菩萨。

(2023.4.9.0:05;写于文园,4.11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