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是不是也看了很多鸡汤、试了很多方法,但依然无法摆脱精神内耗?
对于精神内耗,我们常常能听到各种建议;诸如“从现实出发”“行动起来”“活在当下”。
但当你真正着手去实施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些回答虽然看上去正确,但是却很难实践,甚至操作起来还有可能会适得其反。
为什么精神内耗会像影子一样挥之不去?
接下来我将分享引起精神内耗反复的4种原因。
原因1:执着于找答案
绝大多数精神正常的人都不缺对问题的洞察力,我们可以很轻易的就感知到自己正面临困境;但问题在于我们面临困境的第一反应通常都是去找解决方法,而不是去探究原因。
比如一位网友跟我说:我情感情上出了问题,你给我出一套方案。
我问她具体发生了什么事。
她不耐烦的说:我不是都告诉你感情问题了吗,你是不是听不懂?
在心理咨询师的笔记里,像这样抱着自己的问题上来就要答案的人并不在少数。
找答案似乎成了我们遇到问题时的一种自然反应。
但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应该是了解问题,只有了解到问题的本质才更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爱因斯坦说:如果给我1个小时解答一道决定我生死的问题,我会花55分钟来弄清楚这道题到底是在问什么。一旦清楚了它到底在问什么,剩下的时间足够回答这个问题。
就像你告诉医生肚子疼,医生首先会去确认你是阑尾炎还是肠胃炎,或者别的问题,几经确认之后才会对症下药。
精神内耗问题也一样,很多人的精神内耗容易反复,不在于尝试了多少方法,而在于没有去深挖自己为什么会精神内耗。
原因2:心理补偿策略的失效
精神内耗反复的第二个原因是:在我们过去的“心理补偿策略”失效时,我们几乎不会去怀疑补偿策略的正确性。
毕淑敏老师说:一个孩子,即使在最慈爱的父母那里长大,他的内心也会留有很多创伤。
就像你知道的那样,原生家庭的习得性无助会给每个人都带去各不相同人格弱点。
但每个人都不会让自己长期处于不安全感之中,个体在被迫习得某些缺陷的同时,同样也会努力发展某方面的能力来抵御那些人格缺陷,精神分析流派将这种心理现象叫做“补偿策略”。
比如,为了抵御社交恐惧,有的人会把逃避作为补偿策略;
为了避免被指责,有的人会把讨好当作补偿策略;
为了抵御别人对自己的控制,有的人把拖延当成补偿策略。
当然,我们并不能单纯的判定这些策略的正确性,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些策略的衍生是源于人性本能的“趋利避害”,所以它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给个体带来正向收益这点毋庸置疑,但这些策略却会因为现实条件的变化而丧失原本的作用。
比如因为害怕上台紧张,花很多时间准备演讲稿的人,一旦过度准备的策略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或者因为过度准备浪费大量时间导致无法维持正常生活运转,就会开始陷入焦虑;
再比如长期独立的人,在遇到不得不团队合作的时候,合作本身就会有巨大的挫败感,因为“个人努力”这个策略在这个时候就已经失效。
补偿策略失效之后带来的无助和茫然,会让人陷入“新异焦虑”。
就像在肖申克的监狱里待了40年的囚徒说的那样:起初,你讨厌它,然后你逐渐的习惯它,足够的时间后你开始依赖它,当囚徒突然被打开枷锁还以自由的时候,他却觉得自己掉入了真正的地狱。
在“补偿策略”失效时产生的自我怀疑,既是精神内耗的来源,也是精神内耗反复的重要原因。
原因3:一直循环在解决普遍性问题上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体验,遇到困境之后不是去思考怎么解决当下的困难,而是去思考“过去的问题”和“未来的后果”。
认为现在的困境都是过去导致的,只要解决了过去的某个问题,困境就不会再出现。
比如学习成绩不好是因为之前不努力,要是当初不贪玩成绩就不会这样。
恋爱走向分离都怪自己作,当初要是不那么矫情一定不会走到今天这步田地。
被炒鱿鱼的时候后悔成天摸鱼,不求上进,如果当初踏踏实实做事,现在没准都晋升了。
你会发现,在每次遇到困境的时候,内耗的人会本能的去“搜寻过去出现过的证据”和“推测未来还会出现的可能性”;当然,对过去的总结和复盘肯定是有必要的,但如果脱离了现实,就容易对当前问题的推进产生负面的影响。
这种经常因为某些事件勾起对过去的后悔和对未来的憧憬,就是我们经常体会到的没有活在当下的感觉。
就像纳兰性德在诗里描述的那样: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它表达对现状不满的同时又怀念初见时的美好;表达对未来担忧的同时又希望以后能有所好转。
仔细想想,那些让人痛苦不堪的爱情,那些坚持不下来的行动,那些想做但又害怕的事情,不也是这样吗?一句再也回不到从前,一句一定会失败,就浇灭了所有的激情和可能性。
到这里你就会发现,你要解决的不只是当前的困境,还有“不能改写的过去”和“会失败的未来”。
但这样的思维默认了一个前提,就是发生在自身的事件都存在普遍性问题;过去好的事情应该一直好,现在糟糕的事情未来还会一直糟糕;一个行为,一次事件,甚至是一句话就代表了过去,现在,未来,甚至是一生。
一位女孩失恋了,她不明白当初那个天天捧着自己脸说爱自己的人,怎么会毫无征兆的说变就变,对那些过去的至亲至密,最后连一句交代的话都没有,她说她再也不敢相信任何人了。
她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力,怀疑自己的智商......
当一个人把自己当前的困境归因于普遍性问题时,他就会下意识的认为以后所有的事情都有可能(因此)再次陷入困境;所以,很自然的就将困境里的无助感带到生活中的各个层面,做任何事都会带着压力。
比如丢了工作就否定自身价值,考试成绩不理想就否定自己的努力,恋爱失败就迷失自我。
他们要么变得一蹶不振要么变得异常敏感,对生活的各方面都笼罩着一层奇怪的气氛。
对人生的态度持宿命论,对自己的价值持无用论,对待外界呈不可信论。
其实不只是精神内耗,我们平常了解到的抑郁,自卑也跟这样的思维习惯有着漠大的关系。
原因4:治标不治本
精神内耗反复的第四个原因是:个体心理问题长期处于缓解状态而不是治愈状态。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读了很多鸡汤但依然没什么变化,知道很多道理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因为那些安慰人的话只能帮助你降低痛苦,并不会从根本意义上治愈心理问题。
比如看到某句话就觉得自己顿悟了,听了某些言论就瞬间人间清醒了。
不可否认,这样的方式的确会在一定程度上让焦虑的心理状态暂缓;但“停下来”和“向前走”是两个概念,将痛苦降至最低点并不意味着你就能变得积极乐观。
在塞利格曼刚成为一名心理治疗师的时候,他的病人常常跟他说:我只是想要快乐和幸福,医生。
塞利格曼将这句话转换成了:你想要摆脱抑郁症是吗。
但40年之后塞利格曼发现,消除生活中的不利条件与构建生活中的有利条件根本就不是一码事。
对两者更准确的描述是,它们是健康生活的两个不同阶段,大多数时候情绪安抚得到的只是暂时的平静,而不是积极向上;不难过并不等同于开心,它们之间还存在着虚无。
就像你是一个病人,医生给你消炎止痛打麻醉剂是为了方便接下来的手术,而不仅仅是为了止痛。
摆脱精神内耗也一样,既要给自己打麻药,也要给自己动手术;翻译过来就是,健康的心理状态既需要降低自己的负面情绪,也要给自己注入积极情绪。
结语
综上,对待精神内耗,我们既需要了解到自己内耗的原因,也要明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需要降低自己的痛苦,也需要能够给自己制造快乐。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