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既隐,人心不能自正,于是乎禹、汤、文、武、周公先后出现,兴礼乐,敦教化,以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此谓小康升平之世。

周公者,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姓姬名旦。当是时也,武王驾崩,成王年幼,周公乃摄政当国,讨伐叛乱,安定四方,制礼作乐,使民有所行止。及成王年长,周公归政成王,北面就臣位。

效法宇宙万物的运行秩序而制定的社会行为准则即是礼,模仿大自然发出来的和谐美妙的声音而创作的曲调是为乐。礼规范人们的行为使之有序,乐调节人们的身心使之愉悦,一张一弛,相得益彰。“礼也者,合于天时,设于地财,顺于鬼神,合于人心,理万物者也。礼本于天,效于地,列于鬼神,达于丧祭、射御、冠婚、朝聘。”礼须以仁为内核,否则就会流于形式,我们人与人之间之所以能以礼相待,正是因为我们彼此友爱、相互尊重。“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感于物也。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美好的音乐能熏陶人的道德情感,使人情志通达、身心和谐。礼交动乎上,乐交应乎下,和之至也。礼也者,返其所自生;乐也者,乐其所自成。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乐由中出,礼自外作,乐由中出故静,礼自外作故文,大乐必易,大礼必简,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之谓也。

礼与法都用以规范人们的行为,但二者有着根本的区别。礼顺乎人的情感,激发人向善的一面;法则以国家暴力为后盾,迫使人服从。礼以导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政刑,四达而不悖,则王道至矣。

周公制礼,是为了建立天下的秩序,让臣民习惯于有秩序的生活,并感受到唯有这样的生活才会快乐;同时,为了使快乐不受到压制,能及时地通过动作、声音表达出来,于是又作了乐。因此,礼乐之中通贯着人情。礼的仪式虽有种种不同,目的都是使人相敬相安;乐的歌舞虽有多种多样,目的都是使人相爱相助。礼的性能在于区别,乐的性能在于融合。学礼能够使人明辨君臣之分、长幼之位,区别父子兄弟、男女之亲;学乐可使人的性情和谐愉快、性格宽厚刚韧。臣民百姓若都能接受礼乐之教化、陶冶,各自的行为自然会遵守规范,政令赏罚才能真正起到统一民心、惩恶扬善的作用。所以,礼乐不兴,则政令刑罚不中,政令刑罚不中,则社稷的安危兴衰就无法保证。因此,礼乐于社稷的安危兴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圣人作则,必以天地为本,以阴阳为端,以四时为柄,以日星为纪,月以为量,鬼神以为徒,五行以为质,礼义以为器,人情以为田,四灵以为畜。昔先王尚有德、尊有道、任有能,举贤而置之,聚众而誓之。是故圣王南面而立,天下大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