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2020年6月15日当天,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突发近百名科研人员集体性离职事件,后续还有人员陆续离职。2020年7月15日,中科院集体离职事件经媒体报道后,阅读量达1.4亿成为全网第一热点,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牵动了无数关注科技创新发展的人的心。他们去了后来被称为“科技小岗”的凤麟核(一个具有全新模式的高端科技产品研发与成果产业化群体)。
2020年7月21日,为落实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精神,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听取中科院有关情况汇报,并要求国务院办公厅、科技部、中科院等单位成立专项工作组,赴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就其下属研究所职工离职事件展开深入调研(注意此处用词“调研”)。
这件事情没有后续报道,但我们随即看到国家相继出台系列尊重科研人员、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和创新体制机制的政策。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重要论述,专注科技成果转化的凤麟核提出的“研学产金”四合一联动融合实践科技创新发展模式与成果受到了国务院与国家媒体的关注。
后续我们可以看到顶级官媒一系列的关于该团队的报道:
2021年4月25日,《人民日报》客户端刊文《“科技小岗”凤麟核:敢闯敢试敢为人先》。
2021年6月14日,《人民日报》刊发凤麟核创始人署名文章《研以致用 拥抱新时代科学春天》。
2021年10月13日,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中宣部联合多部门,由中央电视台摄制大型电视专题片《领航》,凤麟核研发的“核电宝”上榜。
2022年11月24日,《光明日报》刊发凤麟核创始人署名文章《守正创新,坚持“做有用的科研”》。
2023年2月28日,凤麟核登上国务院客户端 “关注2023《政府工作报告》”主题宣传封面。
2023年3月20日,新华社《瞭望》专访凤麟核创始人《做有用的科研,打造国际中子名片》。
2023年4月4日,人民网专访凤麟核创始人《做有用的科研,坚实走好科技成果转化之路》。
2023年6月15日,《人民日报》专访凤麟核《探秘中子世界 创新核能科技》
据编者从网上信息了解,他们从体制内原单位出来后短短三年,以数倍于原来的速度迅猛发展,核心成员规模600余人,在全国新开拓建设了重庆、青岛、南京、合肥等多个产品研发与产业化基地。
编者从各种媒体报道罗列出他们三年来取得的部分成绩:
他们研制了国际首台“紧凑型高分辨率中子照相机”,被院士专家组评价为“整体技术和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已成功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装备、电路结构、动力电池等领域的无损检测;
他们在国际首次提出了第五代核能系统“核5G”概念并研发核电宝技术,成功建成了国际领先水平的十兆瓦级车载核电宝工程集成模拟试验样机,完成了我国首个空间核反应堆领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他们自主研发了我国首套通过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的精准放射治疗计划系统、 “麒麟刀”“金、木、水、火、土”肿瘤精准放射治疗软硬件一体化装备已经全部研发成功,全面上市后将打破进口设备的垄断;
他们研发了我国首台套自主知识产权中子精准肿瘤治疗临床装置“中子刀”,发布了我国首套中子精准肿瘤治疗计划系统,首台产品已落户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共建中子医学中心,开启我国癌症的新疗法(又称癌症“第五疗法”)……
编者通过多方努力,有幸采访到了百余名离职博士中的部分代表。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揭秘一下他们的故事。
(未完待续)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