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名将陈诚是蒋介石手下“五虎上将”中的“干将”,他对蒋介石可谓是忠心耿耿,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多次与中共军队为敌,犯下了不少罪行。

但必须给予公正评价的是,陈诚一生中也干过两件正确的事:除了败退台湾后坚决反对美国制造“两个中国”之外,他还曾在抗日战争期间多次指挥对日作战,做出了不少贡献。

其中有一次让陈诚吹了一辈子的调兵,成为国民党军在粤北抗战中转败为胜的关键性操作。

那是在抗战爆发后的第三个冬天,广东韶关。

来自北方的寒流,渐渐开始侵袭这片南国的土地。侵华日军的魔爪,妄图将华南全部攫取。

自1939年11月起,在日军第十一军司令官安藤利吉的指挥下,开始了代号为“和”的作战行动;参与这一秘密行动的海军作战代号为“N”。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战中心区域在桂南,目标是要切断中国方面南宁——龙州的联络补给线。

为配合这一作战行动,牵制中国军队的作战后方,安藤利吉又在粤北沿粤汉线发动攻势,阻止驻粤的中国军队西移,援助桂南。

12月中旬,日军从距离广州60公里的战略要地银盏坳北犯。他们的目的在于试探和牵制对方,没有大动干戈。中国军队很容易地击退了敌人的进攻。

部队在打了胜仗的时候,都容易自我陶醉。这支受桂林行营节制的部队,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力量,没有在胜利的时候去检查自己的不足。

刚刚兼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不久的陈诚,此时正在韶关。他奉蒋介石之命,来到粤桂,协助白崇禧对付敌人的“和”和“N”号作战行动。

陈诚走到哪里,都特别注意发现中国方面军事部署的弱点和不足。难怪蒋介石总是喜欢让他作为自己的代表,到各个战场去视察,而不问这个战场是否属于他的辖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诚熟悉发生在150公里之外的银盏坳战局,对这里中国军队的配置了如指掌。

他清醒地估计到,日军刚刚发生的败退,很可能只是一种假象。他们必然还要卷土重来,而中国军队的后备力量十分不足,兵家忌讳作战中没有纵深配备。

陈诚面对险峻的形势,秘密采取了两条应急措施。

一方面他向第二十集团军副总司令霍揆彰发去密电,命令:“即刻将驻常德之第五十四军开长沙,转赴祁阳集结待命。”

霍揆彰是陈诚嫡系将领,曾任第十八军的基干部队第十四师师长、第五十四军军长,半年前刚提任第二十集团军副总司令,而将军长的职务移交给另一名担任过第十四师师长的陈烈。

另一方面,陈诚又同当时担任桂林行营交通总指挥的蒋锄欧密商,令其准备好运送一个军部队的火车车皮,控制在祁阳附近的铁路线上备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得我的允许,谁也不能动用其中的一节车皮!”陈诚最后以严厉的口吻强调。

“是,是,一定遵照总座的指示办理。”蒋锄欧这位交通运输专家在电话中诺诺应允。

陈诚的这些部署,进行得十分机密,神不知鬼不觉。

诡计多端的安藤利吉,在调动他的第十一军卷土重来时,绝没有想到在400公里之外,有一个军是专门为他而准备的。

12月20日,安藤利吉以久纳诚一率领的第十八师团的全部,以及由洪本喜三郎率领的第一○四师团和6月底刚编组成的、由藤井洋治率领的第三十八师团各一部,共11个联队,分三路再次从银盏坳至增城一线北犯。

他们认准了正面中国军队的后方空虚,只要突破第一线,就可以为所欲为。

日军第十四师团的一部担任左翼,从银盏坳出发,沿粤汉线攻击前进。25日占领琶江口,随后又越过连江口,迅向英德猛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军第三十八师团的一部为中路,25日越过流溪河良口好,向牛背脊冲击。

日军第十八师团的全部为右翼,是主攻部队。他们自增城沿东江支流北上,经龙门向公路枢纽梅坑进发。

中国方面的一线部队呈不支状态,若不迅速遏止日军的这只魔爪,粤北要地将不保,桂省守军的侧背亦将受到威胁。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陈诚电令第五十四军陈烈部,火速乘专列开赴翁源附近,以急行军速度赶往前线。

第五十四军军长陈烈,接到陈诚的命令后立即紧急集合部队,从祁阳跑步至湘桂铁路线上。

一列长长的运兵车早已停靠在站台旁,火车头喷出浓重的烟雾,似乎在进行长途奔跑前的深呼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部队紧张而有秩序地登上列车,第一批没有走完的,继续在原地候车。

专列风驰电掣般地飞奔。它开过衡阳,上了粤汉路,调头转向南方,直奔韶关、大坑口,向着硝烟弥漫的前线疾驰。

没有人专门注意这普通的列车,敌我双方的官兵都不知道它的奥秘。

列车在临近翁源的大坑口附近停下来时,已是12月28日夜间。

黑夜一片寂静,前线双方的部队,都在等待明天再战。这是巨大爆炸前的沉寂,静得可怕。

第五十四军的先头部队,顾不得休息,趁着夜色,以急行军的速度向最前线开进。沿途已经可以不断见到守卫在阵地上的中国哨兵。哨兵们见到这一眼望不到头的、长龙般的大部队,兴奋而激动。

日军第十八师团,按编制满员才220000人,他们已经苦战了一个多星期,伤亡不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五十四军的来到,对于对峙在前线的双方部队来说,都觉得是从天上降下来的。他们都知道,在粤北战场附近没有可供支援的部队。

所不同的是,中国守军对于这支突然到达战场的部队惊喜交集,日本军队对此却叫苦不迭。

生力军到达后,中国军队士气大振,经3天激战,即迫使骄横的敌第十八师团向南逃窜。

粤北战事,中国军队转败为胜,至1940年1月10日,便把日本侵略军重又赶回到此次发动进攻的出发位置。

陈诚后来在回忆这段历史时,仍有几分陶醉,说:“此乃粤北战事转败为胜之最大关键,而且含有一段神秘的意味在内。”

这次调兵也让他在谈及自己的抗战经历时无数次提到,可以说是吹嘘了一辈子。不管怎样,陈诚抗战有功,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