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车CEO李想昨晚又发微博,内容居然不是回怼外界的非议,让我感到有些意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自微博)

李想表示,本月前两周的交付量和上险量相差了200多辆,详细调查后发现,原来是有人以私人名义平行出口了200多辆理想汽车,主要出口到中亚和中东等地区。

另外,他还表示理想汽车在2025年之前都不会做海外市场,会集中全部资源实现2025年的目标。就算开拓海外市场,也会保持直营的模式。

小通看了一圈评论区,有网友表示在国内卖51万的李想L9,送到国外可以卖到约合人民币68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自微博)

且不说私人平行出口的200多辆理想汽车后来怎么样了,以前都是国人想尽办法从海外进口新车,现在的老外似乎也希望买到国产新势力的“进口车”,看得出来大家的消费心理大差不差,都认为别人家的东西才是好东西。

而且理想也强调自己现在及以后都不会搞任何代理商、经销商模式,也没有限制私人平行出口的需求,再一次证明了李想的决心。

既然比亚迪、极氪、蔚来、小鹏等新能源势力都加码布局海外,海外市场又不缺理想汽车的消费群体,面对出海为何又如此保守呢?

理想汽车该走出国门,但不是今天

2023年理想L系列销量突破20万辆,逐渐成为中国家庭难以绕开的选择,为理想汽车的名声奠定了夯实的基础,长期位居造车新势力榜首。或许有人会觉得,既然理想现在发展势头那么好,应该“趁热打铁”冲出国门,给BBA们来点小小的理想震撼。

另一方面,有需求就有市场,既然有人平行出口到海外,说明理想汽车在海外也是有一定的需求空间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自理想)

李想都不急,我们作为“吃瓜群众”急也没有实质性意义,倒不如看看他不出海的理由。

我们不妨先拿理想汽车的产能来讨论,根据李想本人表述,本月上周,常州工厂的产能爬坡到8000辆一周,并从下周开始,将产量稳定在这一数字。配合理想汽车上周0.77万辆的销量,大概意思就是“产多少卖多少”。

理想汽车的“小目标”仍有很多,下一步便是将L8+L9的月销量突破2万辆, 理想L7 参数 图片 )交付量再创新高。光是在国内市场,理想汽车都已经快忙不过来,在产能爬坡到一定阶段时,贸然开拓海外市场恐怕更加忙不过来。李想认为,2023-2025这三年,将会是理想从1-10阶段最重要的三年,首先要做的就是将年交付量提高到160万辆。

大家还记得两年前一车难求的特斯拉吗?当年这家电动车巨头的年产量也有93万辆。假设理想每周稳定8000辆产能,不休息不停工,一年也不到40万辆。特斯拉在全球范围都缺货,导致二手车身价暴涨。如果理想就这样冲出国门,恐怕还要面临海外用户的质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自理想)

车企出海战略的理由其实很简单,拓宽市场,获取更大的销量。作为全球级车企丰田,至今在全球范围内都有上千万的年销量,制霸汽车市场。有的车企因为自身产能应付国内销售已经绰绰有余,才把多余的产能用于国外市场,另一种可能性则是,由于车企在国内竞争力不足,销量不佳,才考虑到国外寻求更多的认同。

理想作为国产新势力的头部,每个月几乎是产多少卖多少,现阶段来说基本不愁卖。在踏过2025年,实现所有小目标之前,理想集中资源做好产品阵容和纯电布局,或许比贸然出海来得明智。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理想汽车很可能还没做好出海的准备,这不仅仅是说把车运到国外卖这么简单,车机系统要做本地化调整,同时也要做好足够的消费市场调研,搞清楚哪些国家的用户更适合理想汽车。

画好2025年的“大饼”,比出海发展更重要

早在首届理想家庭科技日中,理想汽车就画了一系列的大饼。

理想首先要做的,就是打造自己的“第二张名片”,即自研800V高压纯电平台,声称要将纯电车的充电速度带入“5G时代”,400公里的续航仅需充电9分30秒即可获得。纯电车的充电进化路线看似和智能手机一般简单,背后定要在动力电池材料、结构、热管理,以及最重要的充电网络上投入大量的成本。

现阶段电动车啥都不缺,只是充电布局缺乏带来的续航焦虑仍未被消灭。理想把充电网络建设重心放在国内的高速路段上,计划2023年底建成300+个超级充电桩,并且在2025年内建造超过3000个超级充电站,将每个站点的平均里程间隔缩小到100公里。

强调智能化、自动化的自动充电站机器人也会出现在理想的布局计划中,这样的布局成本对于任何一家车企来说都不低。

基于全新的纯电平台,理想汽车计划在2025年前,实现五款增程电动+一款超级旗舰+五款高压纯电的产品矩阵。理想现在的产能刚好能满足交付需求,再多的产品则需要更多的工厂和生产线去分担,连产品矩阵都没搞好,分心去扩展海外市场,无疑会给理想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