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快服三人行-习正念

欢迎关注【快服三人行】,与我们共同进步!

01 人生三境界

大学者王国维曾经提出做学问的三个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后来,他们也常被人称作人生三境界。

类似地,一位禅宗大师也提出过人生三境界: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按照这两位大师的理解,到了第三个境界,人已经圆满。

但是,作家黑塞笔下的悉达多,在经历了人生三境界后,似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在那个境界中,悉达多才算真正获得了内心的安宁。

现在,让我们跟随悉达多的脚步,探寻人生的第四层境界是否存在吧。

02 望尽天涯路

悉达多出身高贵,备受宠爱。

他天生聪慧,勤奋好学,不断从知识的宝库中汲取养分。

然而,悉达多并没有因他人的热爱而感到喜悦快乐,也没有因知识的丰沛而感到满足。

他不知道自己生活的目的是什么,不知道灵魂的渴求应该用什么来填补。

这个阶段,是一个纯粹的学习阶段。

这种学习虽然是海纳百川的,但却是盲目的。

在这个阶段,我们孜孜不倦地学习新知识,不管它有没有用、值不值得,我们来者不拒。

然而我们并不清楚我们为了什么而学习,不知道怎样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

我们看山看水,从山水中获得有关山水的知识,并知道了什么是山、什么是水。

但我们不知道山水为何而存在、我们学习山水的知识有什么作用。

因此,我们登上知识为我们修筑的高楼,虽然望尽天涯路,却为自己脚下的路感到迷茫。

03 不悔憔悴

第二个阶段是曲折的、苦难的,人在这个阶段学会了反叛与反思。

悉达多的人生在他遇到三位苦行僧后迎来转折。

悉达多从苦行僧上看到了一种宁静的激情,一种不惜一切地奉献,一种残酷地自我决绝。

悉达多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了他苦苦寻求的心灵的力量。

于是,悉达多不顾朋友、父亲的反对,踏上了自己的人生之路。

这是悉达多的第一次反叛。

在跟随苦行僧修行了一段时日后,悉达多开始怀疑这种修行方法能否达到目标。

悉达多说:“几位沙门迄今传授于我的一切,我原可以更快捷地容易学到,在烟花柳巷地每一个酒肆里,在脚夫赌徒之间。”

悉达多告诉他朋友,如果这几位苦行僧的苦行是正确的,那么他们早该证得涅槃。

因此,悉达多离开了苦行僧的队伍。

正好,悉达多听闻了佛陀的传言,于是决定去亲自听一听佛陀的教义。

这是悉达多的第二次反叛。

对于悉达多来说,佛陀是普通的,也是耀眼的。

悉达多尽管对佛陀的教义并不十分好奇,但仍觉得佛陀是一位完完全全的圣者。

悉达多承认,佛陀的教义是正确的,但那并非自己的教义。

悉达多告诉佛陀:“您不可能以言辞和教义向任何人传达您在觉醒的那一刻所体验的事件。”

佛陀的教义传授了真理,但它没有传授佛陀本人亲身体验。

于是,悉达多辞别了已经皈依佛陀的朋友,独自踏上证道之路。

这是悉达多的第三次反叛。

经过三次反叛,悉达多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知道了自己不能走他人的老路。

我们所学的一切知识都应在切切实实的生活中被检验、被反思。

这个过程是痛苦的,我们会在传统与新异的拉扯中变得憔悴、不安。

但只要在苦难中坚持下来,必然会收获“终不悔”的硕果。

04 灯火阑珊处

千万次的寻找并不比第二阶段遇到的苦难轻松,只是在这个阶段,我们心中已经有了明确的目标,它为我们创造了不竭的动力。

悉达多为求得证道,重新堕入俗世。

在世俗生活中,他感受着人世间的贪婪、谄媚、享乐、情爱、恐惧。

悉达多本想在俗世中找到内心的安宁,却只学会了他所鄙弃的令人讨厌的东西。

他把自己搞得精疲力尽,变得衰老而病态。

某天,一个梦使他惊醒。

醒来后,悉达多被一种巨大的悲哀感吞没,觉得自己毫无价值,浪费了自己的生命。

悉达多开始恐惧死亡,同时又渴望死亡。

而在这极度沉沦的状态下,悉达多迎来了新的觉悟。

否极泰来,在一棵椰子树下,悉达多在梦中蓦然回首,找到了一直潜藏在内心深处的圣洁。

“他认出了自己,认出了自己的手、自己的脚,认出了他自己的所在以及他自身中的那个自我——独断而任性的悉达多。”

人世间是热闹的,这种热闹会侵蚀人的心智。

在人生的第三阶段,我们能够拒绝人世间的无端纷扰,在灯火零落的冷清之所,找到内心的平静与灵魂的升华。

05 万物与我为一

到此为止,人生三阶段已经结束了,但悉达多的故事还没有结束。

仔细想想,如果我们真的在人生第三境界真的获得了圆融、完满的话,我们为什么还需要依靠一个“他”?

再想想,“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的境界,我们仍需要“看山”,才能知道它还是山。

悉达多在找到内心安宁后,仍会为自己的孩子担忧,仍希望能将自己的思想传承给孩子。

然而,孩子的叛逆让悉达多重新忧虑、迷茫、嫉妒。

在悉达多意识到他对于孩子的爱是强加的,而真正的爱应该是无对象、无目的的后,他完成了人生的最后一个劫难。

悉达多自此终得圆满。

在人生的第三境界中,我们仍能看到一种作为主体的“我”与一个外在于“我”的客体的关系。

这个客体可以是自然界中的某个事物,也可以是我的知识、情绪、目标。

悉达多被自己的情绪绑架,被束缚在对孩子的爱中。

只有当悉达多消解这个“爱”的外在部分,比如爱的对象、期待的回报,他才从被束缚的状态中摆脱出来。

为何只有在“灯火阑珊处”才能找到内心的平静、获得更高级的追求呢?

什么是真正的内心安宁?

面无表情、没有情绪是内心安宁吗?

很难说是。

摆脱情绪的掌控仍是一种被情绪控制的表现,因为这是在害怕情绪掌控自身。

我与我的情绪不是对立的双方,而是同属于一个完整的生命。

真正的内心安宁,是让生命自然地流溢出斑斓情绪,同时生命本身并没有受到任何损害。

同样地,在我们经历了此前的三个境界后,我们的知识、见识、智慧应当成为我们生命本身的一部分,而不应将它们当作外在于我们的工具去使用。

在第四层境界,我们会自然而然地使用我们拥有的一切去照耀周围,我们的生命在这个过程中不会流失一点,反而会更加充盈。

最后,我想以我浅薄的学识,暂时以《齐物论》里的一句话来形容人生第四境界: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