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干部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志向和家国情怀。1911年的一天,东关模范学校魏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请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13岁的周恩来铿锵有力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使命。新时代的青年干部,身上肩负新时代的使命和责任,应当“志向高远,勇挑重担”。

心量广大,智慧丰饶。青年干部的胸怀有多大,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有多大担当,决定能干多大事业。广大青年干部应把个人的远大志向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紧密联系起来,只有心中有民、全心为民,强化责任担当意识,事事冲在前面、干在前面,处处发扬敢想敢干、敢闯敢拼的奋斗精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发挥主力军、先锋队作用,勇挑重担,积极作为,才能一心向党,不负人民。

青年干部要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强大勇气和坚强斗志。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范仲淹,曾因多次上书批评宰相而三次遭到贬官。但范仲淹仍一再为民请命,并力主改革,才有后世帝王康熙称其“济时良相”的评价。

“青年之于党和国家而言,最值得爱护、最值得期待。” 广大青年干部是党和国家的未来,是党和国家的希望。青年干部在成长成才的人生道路上,难免会遇到挫折、遇到困难、遇到波涛风浪,或许有时处于低谷,只要我们用“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强大勇气和坚韧,坚定理想信念,相信党和人民,勇往直前,攻坚克难,对未来充满信心,就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能战胜一切困难险阻,用我们青春磅礴之力,奋斗在中国梦强国梦的征程上。

青年干部要有“生当舍身除苦难,死亦忠魂守滩头”的无私奉献和舍身精神。河南兰考县原县委书记焦裕禄在兰考为除“三害”的斗争中,亲民爱民、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成为了为官参政者学习的优秀楷模,焦裕禄精神具有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永恒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