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苑》中所包含的故事、传说和寓言,大多具有深刻的道德寓意和哲学内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性、社会和制度等方面的内容,提高我们的哲学思考和道德判断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德无细,怨无小。(《说苑·复恩》)

恩惠没有细微的,怨恨没有微小的。

恩德再小也是恩德,仇恨再小也是仇恨。

上半句是鼓励,无论是大的善行还是小的善举,都应当受到赞扬。

下半句是劝阻,如果有招致别人怨恨的行为,不论大小都要及时改正,避免怨恨越积越多,引起更大的矛盾和报复。

生活中,给予身边人及时的、力所能及的帮助,认可和表扬别人的点滴进步。你付出的恩德、恩惠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

只要是真诚的,早晚会得到别人的积极回应。因为很少有人会厌恶他人对自己的关注。

傲视天下或目中无人的人才会对他人无动于衷,而这样的人最终也会被社会抛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侯之珠,国宝也,然用之弹,曾不如泥丸。(《说苑·杂言》)

隋侯珠虽然是国宝,然而拿它来弹射,竟然不如泥丸。

这句话提示了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辩证关系。

随侯珠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随国的珍宝,价值极高。珍宝只能用来赏玩,它的使用价值是有限的,与它的价值恰好相反。

事物的外在不等同于它的实用性。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应该注重事物的实用性和实际效果,而不应仅仅看重外表或者名声等表面的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屋漏者民去之,水浅者鱼逃之,树高者鸟宿之,德厚者士趋之。(《说苑·谈丛》)

房屋漏了,居民就会离开;水变浅了,鱼儿就会逃离;树木高大,鸟儿就会栖息在上面;道德高尚的人,士人就会奔向他。

如果水变得浅而混浊,鱼儿生存空间狭窄,食物也会枯竭,鱼类就会减少或离开。

自然界的生物会选择适合的生存环境,人类也同样如此,而且更加积极和主动。房屋年久失修,人就无法立足,就谈不上生活的保障和幸福感。如果恶劣的情形长久持续,不离开的话,连生命都无法保障。

在社交媒体上,长期的、高质量的内容分享才能吸引、留住大量的粉丝。如果你不断发布低质量的内容,就会逐渐失去粉丝的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议而不可及,不若卑论之有功也。(《说苑·谈丛》)

大发议论但是做不到,不如浅显议论取得功效。

与其提出过高但是无力实现的意见,不如提出虽然看似平常却切实可行的意见,反而能够取得实际效果。

这句格言提醒我们要把精力和重心放在行动上,而不是言语上。在制定计划或目标时应该从实际出发,不要一下子追求高远的目标,甘于从小、从低做起,逐步积累经验和成果。

你可以提出过于理想化的方案或计划,听起来肯定非常美好,但是实施起来却很难,最终可能会让你感到失望和沮丧。

就像郭德纲相声讲过的,失业青年看了两眼“你一定会成功”的励志演讲,于是立下宏大愿望,一定要登上福布斯富豪榜。然后在家中躺平,等待富豪榜名单更新,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 居必常安,然后求乐。(《说苑·反质》)

食物必须常常吃饱,然后才会要求美味;衣服必须常常穿暖,然后才会追求美丽;平素家居必须常常安宁,然后才会寻求快乐。

这句格言出自墨家学派的墨子与他的弟子禽滑厘的对话。

食必常饱,衣必常暖,居必常安,这是日常生活中必须满足的基本需求。此为墨家的“质”。在这个基础上,人们才会追求更高级的满足。此为墨家的“文”。

墨家以为“质”必须有,而“文”可有可无、不重要。现代社会大多沿用孔子的主张,“文质彬彬”即“文”和“质”配合适当,通俗点讲就是,既要有使用价值又要有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