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部山东史,半部中华文明史。

齐鲁大地,盛产圣贤,群星璀璨,羡煞旁人。

师圣孔子在曲阜、亚圣孟子在邹城、兵圣孙子在东营(亦有滨州之说)、书圣王羲之和智圣诸葛亮在临沂、木圣鲁班在曲阜、鬼圣蒲松龄在淄博、国学大师季羡林在聊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凡被冠以“圣人”的名人,无一人出于济南。

遍历山东,历数名人,不论数量还是影响力,济南也只能排在山东的中下游。

比如济南西南角的聊城,有孙膑、武训、季羡林、傅斯年、李苦禅、孔繁森、张自忠……;

比如济南东侧的淄博,曾经的齐国故都,有齐桓公、姜子牙、蒲松龄、房玄龄……,稷下学宫带来蔚为壮观的“百家争鸣”“天下贤士齐聚”的盛世:孟子、淳于髡、邹子、田骈、慎子、申子、接子、季真、涓子、彭蒙、尹文子、田巴、儿说、鲁连子、驺子、荀子……。

而济南,也只有到宋代,才有词坛“济南二安”出世:李清照与辛弃疾。作为一个有着8000年泉水史、4600年文明史、2600年建城史,中华史前文化“龙山文化”的发祥地,作为山东的省府,相比山东其他兄弟城市,历史的厚重似乎有些“单薄”。

原因何在?

是“齐鲁风韵”的旁观者?是黄河改道后的“时代宿命”?是装备重工业的“沉重负担”?还是济南好人的“规矩中庸”?

下文,我将尽所能地摸一摸这座城市背后的脉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376年(明),济南开始成为山东省府。

明初,江西人危素在《济南府治记》中云:“济南之为郡,岱宗当其前,鹊华经其后,泉流奔涌,灌溉阡陌,民庶繁夥,舟车辐犊,实乃要会之地,故置行中书省,以尊藩服。”

▲ 济南城郊地形鸟瞰。制图/quanquanquan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济南城郊地形鸟瞰。制图/quanquanquan

济南位于山东省中部偏西,北临黄河,南接泰山山脉,南高北低,依次为低山丘陵、山前倾斜平原和黄河冲击平原。

济南既不完全属齐,也不完全属鲁,而是地处二者的分界地带。早在北宋,济南还只是“京东东路”的一个边陲州府,词人沈伯文就敏锐地看到了她的区位:

“山连嵩岱,疆分齐鲁,济南自古多奇月。”

远离齐鲁心脏的济南,更像一个齐风鲁韵的旁观者

“齐城,水居其半,官衙居其半。”明代,济南各级各类官署、德王府及诸小王府、府县两级学宫及文庙、城隍庙、粮仓等设施,占据了城区绝大部分可利用空间,普通民居只能见缝插针,交错其间。

▲ 明清时代的济南城布局图。来源/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明清时代的济南城布局图。来源/网络

济南处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气候比较温和,济南人的性格里多了一些含蓄与内敛。以“家家泉水、户户垂柳”的泉城闻名于世,济南人性格里又有灵性和柔情,没有山东大汉的“粗狂、耿直和勇猛”,难怪广受文人墨客的赞誉。

马可波罗:“这个地方四周都是花园,围绕着美丽的丛林和丰茂的果园,真是居住的胜地。”

泰戈尔:“我怀念满城的泉池,它们在光芒下大声地说着光芒。”

老舍:“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所以,济南更似江南,但又没有江南的纯粹底色;济南既有齐鲁遗风,但又少了齐鲁的原色。

这大概是济南典型的地理性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55年前,北有大小清河、南有泰山山脉,大明湖居其中,湖光山色、满城泉柳、岁月静好。

1855年,黄河决口于河南兰阳(今兰考)铜瓦厢,全河改流山东,改夺淮入黄海为夺大清河入渤海。自此,济南的大清河成了黄河,黄河济南段流经济南市的9个区县,河道长度约183公里,占山东境内黄河河道长度的三分之一。

与此同时,黄河灾患也开始深刻影响着泉城济南。

黄河决口,山东十府之中就有五府二十余州县受灾,“泛滥所至,一片汪洋。远近村落,半露树梢屋脊,即渐有涸出者,亦俱稀泥嫩滩,人马不能驻足”。黄水源源不绝,前涨未消,续涨骤至,村落被冲,瞬成泽国,极目所至浩淼无涯;灾民皆散处山麓高原,搭盖窝棚,暂为栖止;“济南武定两府如历城、章丘等州县多陷巨浸之中,人口死者不可胜计。”

“居无一椽之覆,食无一宿之储”,“毙于饥犹毙于水”。灾民们为了生存或流离他乡,或沦为“盗贼”,由此酿成了咸丰同治年间屡扑屡起的山东民变。

山东巡抚崇恩统计,成灾十分(即颗粒无收)的有1821个村庄,灾情九分者有1388个村庄,灾情八分者有2177个村庄,灾情七分者有1001个村庄,灾情六分者有774个村庄,六分以下者不记。咸丰年间,山东是我国人口密度最高的省份之一,如果每个村庄按200户人家、每户5口人统计,山东受灾六分以上的重灾区难民就逾700万人

1855年,济南由临“清”到临“黄”,后续决口不断:1882年,历城桃园决口;1883年,小鲁家庄决口。山东黄河行水83年,在济南河段有22年发生决口,占行水年数的26.5%,口门68个,按济南提防98.86公里计算,平均每1.45公里即有一个口门。

济南延续百余年的排水系因黄河之故被打乱,引发严重的内涝、土地盐碱化和蝗灾泛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济南跨黄河交通的历史变迁。制图/Hello 老板

黄河穿济南而过,形成了东西狭长、南北短促的带状城市格局,城区东西最长处达90公里,南北最窄处仅10多公里。

济南以黄河为界,以北的“黄河时代”始终未开启,是广袤的省会农村;以南的“大明湖时代”总在西进东拓,是油条型的拥挤省城。

百年来,黄河成为制约济南城市空间发展的一道“天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余年前,我业务的主战场在山东,有超三之一的时间在这个礼仪之邦穿梭。

凌晨四点,出了东南口到站前广场,济南的天色泛红,怪异的像北京的紫禁夕晖。人流如织,时钟失调,已分不出白天黑夜,忙碌是这个城市不眠的标识符。

右转拐入胡同,穿行五十米,推门而入,递上身份证:跟上一次一样。轻车熟路办完所有手续匆匆上楼,连灯也懒得开,重重地摔在床上,用一场长睡不醒犒劳自己。

临近中午,叫醒我的是肚子,从西安到济南,为了赶路已16个小时滴水未进。

八月的午后,燥热得通俗透顶,了无新意。轰鸣的马达碾压着行人的耳膜,黑烟混合小贩的叫卖声和油滋滋的牛肉饼香肆意升腾,犹如澡堂的皂香热气,穿过鼻腔横冲乱撞。拐出胡同,穿过人山人海的站前广场,沿着站前路一路向南,右转进入小区,穿堂而过,到了济南城的回民街。

彼时的济南城,能走路多走路,能不坐车就不坐车,连济南人自己也毫不避讳地自嘲:

德州的扒鸡肥城的桃,济南的马路天天刨

沾化的冬枣黄河口的风,济南满地挖大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济南路网密度和地铁建设,远远落后于同级别的城市。制图/F50BB

▲ 2022年主要城市道路路网密度,济南排倒数第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2022年主要城市道路路网密度,济南排倒数第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座城,一口锅,热的彻底且公平,只有黑烟和羊膻味是回民街的特供,属于这条街的人、桌椅、摊篷甚至小猫小狗。三点刚过,摊贩各得其所,挂上新宰杀的羊任其血水渗流,手持蒲扇煽动碳炉,唯有烈焰才配得上羊肉,外焦里嫩挂上黑炭灰沿顺食道进入肚堂,正所谓人生除了诗与远方,还有回民街的羊肉。一条街,就我一个人,一身正装,不合时宜地闯入眼帘,但来者是客,落座吃饭是上帝,小贩大声招揽:老师,里面坐。我捂着鼻左闪右躲,生怕在白衬衫粘上不可视之物,凭借客户在电话里的指路,二十分钟相聚“江湖羊庄”。

“×总,您越来越亲民了”,我打趣道。

客户摆摆手,转向秘书:你把车里的三瓶白酒拿过来,再点一箱冰镇的啤酒。

加上一个与我年龄相仿的员工,我们四个人要消灭眼前的白色和青绿色液体,着实让我倒吸一口凉气。

酒过三巡,华灯初上,四人已微醺,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吹着牛,拍胸脯认兄弟。在酒精的催化下,我与客户展开了拉锯战,伴随一杯一杯的液体灌入嘴里,一堆又一堆的道理事实堆积在桌角,二人频频点头以示认可,拍肩膀称兄道弟,掏心窝子大抵如此。酒是好东西,打破了界限,不分年龄与阶层,化敌为友,好似失散多年的兄弟,说不完的话,开不完的玩笑。

酒,一杯一杯地下肚,故事从昨天讲到今天。

散场,我执意一个人回酒店,穿过回民街,绕过小区至站前路,呕吐不止,不出多久天旋地转,蹲地不起。

第二天中午,济南第六人民医院急症病房,我挂着吊瓶疼痛难耐,怎么也想不起如何来的医院,后来才得知是一位陌生的出租车大哥送来的医院,等出院时也未能找到这位大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3年,来自山东艺术学院的林雨在其学术论文《济南人性格特点与济南城市发展关系的分析》中对济南人做了详细的分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朴实稳重:不论是城市建筑还是衣着装扮,一如既往地不张扬。

02宽容不排外:外地人在济南问路 ,会得到济南人的耐心指点 ,甚至有时在路不远或实在说不清楚时 ,热情的济南人会亲自将问路人送到目的地 。雅俗共赏 、兼容并蓄,接纳各种文化的融入。

03好面子:一是过分地在意名誉上的事情和一些表面形式,经济上物质上可以损失一点 ,但面子不能丢 ;二是思想中还有工作职务高低贵贱的观念,不能够踏踏实实地工作 。

04规矩中庸:规矩地生活、工作,没有特色鲜明的大气、精明、火爆和生猛,更多的是保守、瞻前顾后和缺失魄力和灵活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人的性格,一个座城市的性格,难以三言两语说清楚,但一定是与其地理、文化、政治、经济息息相关。

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济南的气候、湖泉、河流,让这里的北方人多了些含蓄、内敛和柔情。

济南的首府地位,自然是大批官员士绅的聚集之地,他们是政治和传统文化的主导者,“求稳不求功,求妥不求过”是必然的风气主流,被条文束缚、被“重义轻利”习气左右。

济南深受鲁文化影响,鲁文化的核心是“尊亲孝悌”,相比齐文化的“开放创新”,就显得更朴实、规矩、保守。

比如,我上面这位济南的客户,我们的业务合作过程可谓是“漫长且无趣”。

第一次,热情交流,捋人脉关系找大哥,你好我好,一见如故,“合作没问题”。

第二次,犹如兄弟见面,你好我好,酒桌上尽礼仪,“喝好喝倒”。

第三次,一切好合作,这可以合作,那也能合作,总之大家要干个大合作,“合作好谈”。

第四次,谈条件、谈价格、谈职责,他摆摆手说“没事,这都好说”。

第五次,他说有点忙,合作的事情要稍微等一等,但不忘了说“肯定合作,没问题”。

第六次,他派了个副总过来,说合作条件不行,价格不合适……。

第七次第八次才算敲定合作。

知微见著,以小见大,这其实是城市性格的典型特征,习以为常的低效是表象,而瞻前顾后和重名又要利的拧巴才是刻在意识与行为里的深层次根源。

地域、政治、文化是城市性格的原因之一,还有更重要的是经济结构。

那经济结构是如何影响济南这座城市和这里的人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8 年春的济南,一场自揭家底的讲话将山东放在了聚光灯下。

经济总量,山东与广东的差距由2008年的5860亿扩大到2017年1.72万亿;与江苏的差距由50亿扩大到1.32万亿

2023 年的今天,我们不妨再来看看这个差距变化了多少?

2022 年,山东与广东的差距由2018年的3.33 万亿扩大到2023年4.17万亿;与江苏的差距由2.66 万亿扩大到3.55万亿
2022 年,济南市与广州市的差距由2018年的1.23 万亿扩大到2023年1.68万亿;与南京市的差距由0.43万亿扩大到0.49万亿

五年时间过去了,山东和济南在与全国优等生的绝对差距仍在不断地拉大,经济追赶可谓是任重而道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山东,论经济地位,济南一直跟在青岛烟台后面跑,稳坐千年老三的位置。

2018年,济南开始取代烟台挤入第二的位置,那也是因为莱芜市并入了济南,正所谓“胜之不武”。

2020年,对于济南而言,又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终于步入“GDP万亿俱乐部”,与青岛的差距缩小到2260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单从GDP 总量来说,济南始终保持增长的势头,作为全国排名 20名上下(2004-2023)的城市,这座城市是富裕的。

总量富裕的济南,需要拆开了看里子,尤其要看民营经济占比及其增长速率,而济南的“民营经济增加值占 GDP 比重”排在全国省会城市倒数第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 年,济南企业二十强中,前十八名均为国有企业,排在第十九二十的分别为山东泰山钢铁和山东九羊,而山东九羊原属于莱芜市,严格意义上没济南的份。前二十强企业中的国有企业营收占比95.14%,民营企业仅占可怜怜巴巴的4.58%

国有企业又以建筑、钢铁、能源、装备为主,是典型的重型工业结构,是政治主导的经济结构,而大量的就业人群又以制造流水线和机械性工作为主,产业结构必然“沉重”,这也是济南这些年在大做“新旧动能转换“的根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放眼全国的省会城市,2022 年胡润百富榜,济南仅有2 位民营企业创始人入选,二者的财富总额为 260 亿元。以胡润百富榜城市前5 名财富总额做比较,杭州以 10,650亿遥遥领先全国,广州、成都、长沙、南京、西安、合肥、福州均超过 1000 亿,济南(260 亿)仅为长沙(2655 亿)的十分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把济南放到山东省内比较,胡润百富榜城市前5 名财富总额排在烟台、潍坊、青岛之后,相当于烟台的1/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句玩笑话:在广州深圳,官员以服务多少家企业而自豪;在济南,官员以手下管理多少家企业自居。虽是玩笑话,本质是两种思维的天壤之别,一个是效率为主导的服务思维,一个是官本位的官僚思维

济南的经济结构是典型的“政府主导型”,就业市场必然是国企市场,就业人群以进入“铁饭碗”的国企为骄傲,本质上是对权利、官衔的追逐。那么,创业的氛围肯定弱,民营经济就不可能活跃,更不可能藏富于民。

难怪王志纲在其《大国大民》书中直言:“从主观上而言,山东最大的问题在于不作为。山东历来有重贵不重富、重官不重商的传统,大政府小市场的局面根深蒂固。”

而济南应该是位列“山东问题”典型之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济南,一直很“难”。

在省内,不受兄弟地市“待见”,长期被青岛“看不上“,屡屡招黑。

在省外,济南和石家庄是难兄难弟,被喻为“最无存在感”的省会。

济南,成了名副其实的“大省份,小省会”。

那济南怎么办?

▲ 今日的济南老商埠。摄影/李文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今日的济南老商埠。摄影/李文康

2020 年,济南与中科院合作建设济南科创城,计划引入 13 家中科院科研院所。

2021 年4 月,随着国务院批复《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实施方案》,济南正式开启从“大明湖时代“到“黄河时代”的转变。

2021 年 10月,“万里黄河第一隧”济南黄河济泺路隧道通车,黄河北岸才算真正进入济南母亲的怀抱。

2021 年 11 月,落户济南黄河北岸的比亚迪工厂首台新能源车下线,济南新能源汽车时代开启。

看到这里,是不是很兴奋?是不是很期待?

冷静点,客观点,现如今的工作似乎并未跳出原有的框架,跳出政府主导的框架。

我毕业于中科院,我深知科研院所的性质,它仍然是学术主导型机构,依然是“科研-政府”合作模型,一定程度上再次将公家身份和公家主体地位再一次强化,不止存在产学研上的转化固疾,还存在官僚、远离市场的固有属性。

所以,济南民营经济如何借科研院所的东风乘势而飞,才是政府最应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城市新旧动能转换的同时,济南官商主体地位和意识更需要转换要从原来热衷于插手企业的政府职能转变为服务职能,尤其要为中小微民营企业创造活跃的土壤。

官商角色变了,企业迷信于政府的固疾才有治愈的可能,否则又是风水轮流转,政府插手企业,企业迷信政府,欲罢而不能。

有人说,济南要学深圳的效率,学杭州的互联网,学广州的服务。

我想说,学不了,学不来,更不能落个“邯郸学步”。

城市人群结构不一样、文化底色不一样、产业结构不一样,只有多睁眼看世界,摸索和创造出自己独有的模式才是唯一的出路。

不管是什么出路,始终都离不开一个基调:让这座城市的人民动起来,民营经济活起来,真正创造出“藏富于民”的经济底色。

----- [ 完 ]-----

参考文章

[1] 张华松、史瑞玲,《明清时期济南城市格局.山水地貌变迁与功能分区研究》,2020

[2] 安丰梅、刘晓海,《1855年黄河改道对济南的影响——以地方志为中心的考察》,2014

[3] 林雨,《济南人性格特点与济南城市发展关系的分析》,2004

[4] 地道风物, 《“世界二线城市”,济南不配吗?》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