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老板

hello老板

网易号

关注
70粉丝
0关注
307被推荐
IP属地:北京

中科院硕士

7枚勋章

老板,多赚钱,给生活加点料

  • 1. 产品、营销在人面前都不重要,把人研究明白了,把你的客户“祖宗八代”扒拉一遍,什么都能卖出去。
    这就是我一直给我的客户爸爸们强推的「用户思维」。 赶快从【产品思维】转向【用户思维】,生意好像不一样。比如我一菜市场买珠宝的哥们(哈工大毕业),一个人做减肥的大姐(58岁),生意就好得很。 2. 线下加盟,死掉的人里,80%跟选址有关。 怎么选址? 这个学问真是大,我跑了快一个月了,还没摸着门道,即便是把《千分选址》研究了个遍,即便去东直门银座看选址的范例,还是感叹里面的门道太多。 有句话特别好:址没选好,宁愿错过生意,也不要着急慌忙开店。 这才是加盟项目最最最应该谨记的教训。 3. 多听少说,多记少侃 我搞定客户就两点:想尽一切办法让老板多说,让他说个不停;老老实实记录他的每一句话,记录他的每个神情和动作,追问前因后果。这个方法极好,个人认为没有搞定不定的客户,也没有卖不出去的产品 这是从个人从写作里借鉴的方法,2023年我写了240余篇文章,就是这么个方法论。 4. 四十岁的困境 实话,我身边四十岁的中年朋友多,他们很多人陷入一个思维茧房里,尤其是高学历者越明显,特别喜欢用自己的思维模式套新事物。 这个不好,当然也不能拿年龄标签化自己。想一想,四十才是创业最好的年龄,不要那么多暮气沉沉的感叹,搞起来嘛,扯那么多淡干什么? 搞,一切皆有可能。 #Hello老板 让老板不走弯路
  • 最近两天在整理和研究美国的一份表单数据“2024特许经营500强”,这份表单越看越兴奋,也一定程度上论证了一些关于「小而美创业」和「连锁经营」的想法,简单分享如下:(更全面的结果,等对这 500 家企业的数据作完分析后,再来写一篇专门的分析文章)
    1、28 家公司总部员工少于 10 人(含10人)。 员工最少的是Straw Hat Pizza 餐厅,它在 1980年已经发展到 230 家餐厅。 2、132家公司总部员工少于 30 人(含30人)。 500 强公司榜单里,2020 年以来,恰恰是这 132 家小公司的增长速度最快。 3、最早的公司成立于 1912 年,最晚的公司成立于 2020 年。 不管是传统的餐饮,还是兴起的个人服务等新型业务,在特许经营上都表现抢眼。 ———————— 感慨几点: 2023 年,我一直在跟服务的客户讲:你们公司员工人数不能超过 30 人。其实,30 人的公司一样可以干出一家一两百人公司的效果,大部分老板其实是没有意识到,大概是“不看见,不相信”。 改变思维模式(跳出原有行业的思维定势)、善用用效率工具(尤其是AI工具),将经营边际成本降到最低(降低对人的依赖),10 倍速领先同行一点问题都没有。 基于个人这两年来的亲身实践,我个人对“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深信不疑,信心的来源不止于美国日本企业的范例,更来自于中国巨大的市场,国内大部分的行业都可以用「连锁经营」重新再来一遍。 思维一变,艳阳天一片。
  • 说几点见闻,小记如下:
    1. 大厂搞互联网游戏的,回河北老家开烟酒店 这位是原同一个小区的邻居,因小孩同岁,曾经交流较多。 最早是鹅厂,后来辗转其他大厂,再到现在不干游戏而回老家开烟酒小卖部了。 2. 干养生的大姐比互联网大厂的精英赚的多 这位大姐是河南人,五十多岁,跟我爱人比较熟,所以听来点信息。 她没有门店,没有员工,租住地就是她的门店,她的客户就在附近小区,既有年轻上班族,也有事业单位的中年人,甚至还有派出所的民警。 她每天的收入少则1000,多则3000,一年营业额差不多六七十万,再加上卖花和其他项目,一年差不多小一百万。她唯一的成本就是她那3000块钱的房租。 在2023年,这应该要比大部分上班族赚得多吧。 3.有钱有闲的中老年不在少数 今天在家附近的商场咖啡厅写点东西,旁边两位五十多的大姐家长里短聊了一下午。 闲言碎语里,两位事业单位,有好几套房,子女已工作,每年都要去美国、日本度假一次,一位在学跳舞,一位在筹划旅行……。 本人所住片区,老人居多,可这些老人的消费能力不差(一位做社区团购的哥们分享过信息),但他们普遍有些“孤独”。 4. 高谈阔论谈融资 还是这个咖啡馆,三位跟我年龄相仿的年轻人(姑且这么称呼),其中两位给一位介绍他们的新品项目。 他们都是海外留学背景,都在美国的公司待过,他们谈及的同事都是英文名字。 介绍项目的意气风发,听项目的好似业界大咖。这景象特别熟悉,像极六七年前的自己。 怎么说呢,北京总是有不期而遇的人和似曾相识的场景,不做评论。 —————————— 零碎的四条见闻,纯粹地记录一下,反而比“Sora要消灭现实”的消息更令人踏实。 人嘛,吃喝才是大事,别扯没用的。做老板的,建议像这位大姐一样做生意,到人群的闲言碎语里听到生意。 2024,赚诸位务实的同时也别忘了添加点理想,就如2500年前苏格拉底在雅典广场面临审判时,仍然坚守:坚持意义,拒绝苟且。 #Hello老板 让老板不走弯路
  • 如今,日本百年巨头东芝垮了,从2015年起,一直拉垮到现在,可谓是垮的稀里哗啦,不免感慨:
    2015年,将影像传感器业务卖给索尼; 2016年,将家电业务卖给美的; 2017年,将电视机业务卖给海信; 2018年,将电脑业务卖给夏普…… 2018 年,将半导体业务剥离,以大约2万亿日元的价格出售给了包括美国贝恩资本在内的企业联盟。 而半导体是东芝最赚钱的业务,在 2000 年,东芝的半导体业务仅次于英特尔,直到 2008 年,仍然排名世界第三。 2022年3月底,历经 5 年向外国资本求助,外国股东的占股已经超过五成。 为何会这样? 2008 年起,东芝一把手开始业绩注水,一出击鼓传花的游戏传到 2015 年,八年时间,三代社长,东芝财报的“注水”金额高达16亿美元(约合114亿元人民币)。直到2015年,在东芝内部人员的举报下,东窗事发。 是日本的尊崇服从文化?还是深藏的幽暗人性? 一言难尽。 (图:我工作时使用的东芝洗衣机,当时对这个牌子的品质感觉不错。) #Hello老板 让老板不走弯路
  • 于个人而言,今天过完就是全力投入工作的工作日,有太多事情要做,也有太多事情值得去做。
    春节里看到的4个现象,小记如下: 现象1:微信红包少了 这个除夕收发红包数50.8亿个(来自微信派数据,“微信派”为一微信官方账号),而七年前的2017年除夕收发红包数为142亿个(来自微信红包团队公布数据),整整少了92亿个,这说明了什么? 现象2:去庙里的人多了 我所在的一个江西小县城,曾是“江南望乡”,县城旁有一座名叫“东华山”(音同,因本人从未爬过),听闻初一爬山的人尤其多,无一例是去山顶烧香求拜的。 在北京,家附近的雍和宫,看朋友圈里,更是人山人海,一眼望不到头。当然了,其他地方的庙宇都是一派热闹景象。 这又说明了什么? 现象3:问题还是问题 农村最多的问题莫过于婆媳、夫妻、邻里、钱,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不管多大多新的问题,都是旧问题,都是时代背景下的社会结构化带来的问题,也是农村个人自身局限性带来的问题,更是复杂情境下的既普遍又个性问题。 这个假期,个人最大的“成就”是解决好几个问题,小到小孩之间的小矛盾,大到上述的大矛盾,自认为解决的可以。 现象4:知识困境 不管是三岁孩童,还是年逾六七十的老人,他们在短视频的爱好上不分彼此。这些青壮年似乎也很博学,时事、政治、历史、娱乐总是能说上一两句,这些信息毫无例外来自于抖音快手等平台。 如果你追问他们几个为什么,很快就见底,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大概率被误导了,被掐头去尾的只言片语的“快餐知识”给裹挟了,有的还错得极其离谱。 在知识面前都热衷于“快、爽、碎”时,这又说明了什么? ———————— 于个人而言,我喜欢这个充满问题的时代,有问题就有体现个人价值的机会,愿诸位老板的2024把问题解决得多多的,把钱包赚得鼓鼓的。 (图:开了几十年的街边小店和江西炒粉) #Hello老板 让老板不走弯路
  • 新年第一天,雨过天晴,立春后的☀️暖洋洋,除了适合走亲访友,就是搬把椅子背向太阳而坐,干什么都可以,哪怕就是发发呆。
    三面环山的赣南小村子,小到只有三五户人家,除了邻村偶尔稀疏的鞭炮声(江西吉安习俗:来人拜年放副小鞭炮),安静得出奇。如果不是过年,这里更像不喑世事的“桃花源”。 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只是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当做身在外乡的故乡,犹如一个渐行渐远的情人,被惦记、被遗忘,复杂的情绪总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涌来。 乡土社会里的人情、世事、经济、教育……,不比治理一个国家简单,千丝万缕,错综复杂。“因为懒惰所以贫困”站不住脚,“认知匮乏所以阶层固化”也是牵强,但凡一言蔽之的解释都是对一个群体的臆想,尤其是以乡土为底色的国家,既复杂又有趣,永远有说不完的故事。 所以,推荐大家读读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梁鸿《出梁庄记》的梁庄系列,黄灯的《我的二本学生》,李小云的《贫困的终结》、林小英的《县中的孩子》……,看多了中国除了那些有头有脸的城市景点之外,由北及南的农村、乡镇、县城的惊喜可能更多,更有趣! 愿新年的诸位,历遍千山万水,归来仍是少年! (图:晨雾里的村子) #Hello老板 让老板不走弯路
  • 这本《贫困的终结》有点意思,里面的一些观点有见解(个人认为)。
    “穷人和富人之间的话语是不平等的。” “这就是原罪,人的原罪都深深埋在心底,呈现出来的比较虚伪,神秘化又道德化。” “话语差异的道德尺度在于:现代社会的富人永远不会披露致富的真相,穷人永远被话语迷惑。” 我们很多时候会归结为认知、眼界、能力;而事实上,我们始终都没有搞清楚什么是“认知、眼界和能力。”似是而非的概念,是懂非懂的感觉,在人云亦云里随波逐流。 就我这些天在老家的见闻,再次论证,不论穷人富人,不论城市还是农村,不论年少还是年长,人性里的东西是一样一样的。 一位老家的同村人,我跟他二十年没见过面,我们谈话中谈的最多的是“他妹妹赚大钱了,他女儿公司给了六十万。他去过中国很多大城市”,这种话语体系特别的熟悉且相似,只是不同的人不同的讲法而已。 一位在深圳打工的年轻人(约比我年轻十岁),他的世面是“见直播赚好多钱、某某亲戚月薪三四万”,这种话语体系还是如此地熟悉且相似,不分南北。 所以,越是经济落后的农村,家家户户都是小车,车看起来比我在北京小区里见到的车都要好(本人没驾照,直观感受);家家户户爱搞酒席、爱打牌、场面上的豪气始终就没变过。 在这样一个赣南村庄,如果你不抽烟、你不喝酒、你不打牌你可能没有圈子;如果你天天谈论学习、谈论理想你会被认为“死脑筋”。 贫困不是单个人的事情,也不是勤奋与否的事情,更不是能力的问题,是一个群体的社会样本,永远存在,其实这个问题在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里有所解释。 如果上升到政治哲学问题,我们普通老百姓又会被绕死,我倒朴素地认为: 多点“二十英里法则”(不管刮风下雨,一件事持续地做); 多点笨功夫(如曾国藩每日写日子,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多点延迟满足(什么车啊、房啊,不要被这些东西裹挟死死的)。 最后一点,多跟拿过结果的顶尖高手学习,那才是见世面的最好方式。 #让老板不走弯路
  • 看一座省份城市的经济活力与潜力,最好的方式是看其到底是“藏富于民”还是“官方排场”。
    看三个数字: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民营经济营收比重、财富榜人数及财富值。 长沙的数值就很有魅力,有吸引力和潜力。 2020年长沙的民营经济增值占GDP比重达64.7%,而杭州只有61.3%,占据国内城市的头把椅。 2023年长沙企业二十强中,民营(7家)、央企(6家)、国企(7家)三分天下,而且民营企业的累计营业收入比央企的累计营业收入还要高,说明民营经济在长沙具有足够的影响力。 这与济南一比就非常明显,济南市2022年前二十强企业中,只有两家民企进入名单,而且还排在十九、二十号位。所以,济南就是一个典型的官本位省会城市,很难谈得上藏富于民。 最后一项,长沙入选胡润百富榜的人数是27人,总人数第一次迈入全国前十行列,总财富达2400亿。再说济南,2022年入选胡润百富榜人数只有3人,而且名次均为几百名开外,总财富300亿左右。 所以,单从这三个指标来讲,在中部所有省会城市中(武汉、郑州、长沙、合肥、南昌、太原),长沙可以与武汉有得一拼,再加上房价洼地,人才吸引的竞争力更增添了筹码。 这也解释了2022年长沙的新增人口18.6万,成为全国省会城市第一名的原因所在,中等生长沙也一定程度呈现出可期待的潜质。 如果习惯了北上广深的自由竞争,那么长沙可以给在外的湖南人提供了一个极好的选项。 #Hello老板 让老板不走弯路
  • 把历史的时间拉长,清代中叶以前,湖南就是“碌碌无所轻重于天下”,如坠漫漫长夜,偶尔星光点点,还被世人冠以湖南人才里的“破天荒”(晚唐长沙人刘蜕中得进士)。
    远得不说,就说明清两代,就跟隔壁的江西一比,那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整个明朝,长沙仅出了26个进士,而南昌是625位,不及南昌的1/25;即便清朝,随着胡林翼、曾国藩、左宗棠等群星闪耀舞台时,长沙的进士人数也不过南昌的1/2。 这里还没说,盛产进士的江西吉安府(明朝880人)、抚州府(明朝450人)、建安府(清朝330人)等地方,湖南与优等生江西的差距是实打实地十万八千里。 只有到了近代,湖南才群星璀璨,引领风流百年。不过再细细一琢磨,这些引领风流的人物,大多又是江西移民的后裔(江西填湖广的移民史),何尝又不是江西在湖南的辉煌延续? 今日,江西犹如透明般地存在,湖南也在慢慢地归于中等生身份,时代就是时代,没有一成不变的定局。 所以,不论一个群体,还是独立个体,拥抱时代比什么都重要,不要在先人的故事里出不来。 #Hello老板 让老板不走弯路
  • 最近在写一篇关于长沙的分析文章,犹如某位城市研究者所言“长沙,毗邻广东的不幸”。
    怎么个不幸法? 不妨看看湖南人都流向了哪里? 根据 2020 年人口普查数据统计,湖南常住人口 6645 万,户口登记在外地的人口为 804 万。 这在外的 800 万湖南人,到底都去了哪里了? 广东、广东,还是广东。(见图 1) 800万人中的511.6 万人在广东,占比63.6%;尤以珠三角在外的湖南人里,就有3 个在广东。 尤以经济中心的珠三角为例(尤其是深圳、广州和东莞三地图 3、4、5),湖南人和广西人成为人口输入大省,而湖南人高居首位,总量接近400万。 作为湖南省会的长沙,既尴尬又无奈,谁叫遇上了广东这么个邻居,而这个邻居自 1989 年登顶中国 GDP 首位之后,连续 34 年从未挪过头把椅的位置。 除了人才外流的现实压力,哪还有什么困境与机遇呢? 还在查询资料和组织内容中,很快会出来一篇完整的解读文章。
  • 作为一个湖南人,我这是第一次去主席的家乡,有点亲切,亲切到连孩子都说“这跟奶奶家没什么区别”。
    黄泥裹着稻草的土砖块垒成的屋舍,屋前的水塘是南方乡村的标配,更是乡野少年肆意挥洒时光的好去处。一山一水,一屋一田,韶山冲在130年前就已开启了命运齿轮的转动,注定成为传奇之地。 ​ ​如果韶山,湘乡(曾国藩故乡),湘阴(左宗棠故乡)这些地方离长沙再远一点,远到向湘西一样,湖南近代是否会有这么多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人;如果主席的父亲不是靠经商把家境搞殷实了,这位韶山冲的少年是否会有不一样的人生命途? ​ ​不好说,也没有如果,应该说我们是何其有幸亲历一代伟人创造的盛世。 ​ ​历史人物,历来都是孤本,但无一例外地丰富了我们精神家园的故事。 ​ ​有道是“当你开始懂教员的时候”已是中年,这既是我们普通人的普通事实,又是我们少有的幸运!
  • 今日在长沙的金满地商业街(地下)转了转,空铺、转租、出租的铺子不少。
    问了几个铺面老板,都感慨线下生意难做。 到底是人越来越没钱了?还是生意的时代换了? 我没做过这种生意,没法武断地下结论。还有,有哪个老板愿意说自己生意好呢?或者他说的不好,到底是没有赚一百万不好,还是不亏不赚的不好? 而仅相隔800米远的五一广场,似乎一派热火朝天,特别符合外地人对长沙的所有想象。 然而,当这些朋克赛博风多看几次,也够腻歪的,恰似平淡的背后,才是长久的机会。越是不起眼的小区小店,三三两两的人流不见得成不了好生意。 #Hello老板 让老板不走弯路#长沙身边的事#
  • 茶饮、糕点连同臭豆腐,似乎代表了长沙这座城市的烟火气,尤其是三五米一个茶颜悦色,可谓是无处不在。
    那,问题来。 为何起步于长沙的糕点、茶饮走不向全国呢? 即便是茶颜悦色,全国近500家门店,近400家分布在长沙,在外省市也是星光点点。 起步于长沙的墨莉点心,还是在2023年的冬天全部退出北京,重新退回到了长沙。 起步于长沙的虎头局渣打饼行,曾是受到国内一众知名投资机构重金押注的糕点品牌,估值曾达20亿,但在2023年的春天以“负债2亿”的败局收场。 为什么长沙的餐饮走不出长沙?为什么长沙的水土只能是长沙的水土? 斗胆猜测,这片土地上的餐饮人太过烟火气,就好比湘菜重味不重形,重个性不重调性相似;这里还是太过草莽式的英雄主义,少了些国际化的专业视角;这里多了些浪漫主义的理想色彩,少了些理性且冷峻的商业逻辑。 多走出去,多与世界各地的高手过招,多与外省市高手合作,长沙餐饮走向全国更具普遍性胜利的概率。 如果说中国互联网有半壁江山的湖南人,那么长沙的餐饮人就应该学学他们,他们无一例外都是在外省市创造的“奇迹”,唯有先走出去才能更好地走回来。 如上,纯属一个外行人的臆测。 #Hello老板 让老板不走弯路
  • 何止是《我的二本学生》,不如说是80/90这一代大学生共同的时代缩影。
    此刻,在去往南方的火车上,一位四十左右的女士,半个车厢都是她的声音。很显然,她是社牛,在一车厢的南方人里,尤为突出。 话里话外都是家长里短,偶尔夹杂些单位同事的逸闻趣事。也不知道是哪个话题,聊到了她的丈夫、公公婆婆,细碎平常如你我,她的不解中夹杂着哀怨、无奈和妥协,最后的落脚点无外乎甩向了“南北差异”。 “说真的,我没想过要来南方”,她到底是后悔还是随口一说? “你们两个怎么认识的?”一位五十左右的男子小声地问道。 “大学里认识的,他比我高两个年纪,我本科,他研究生。” 青春的话匣又被无意中开启,她接的话茬顺畅且自然,又一段她俩年轻时的往事,在半个车厢里铺陈开来。 临近武昌站,她对面的男子又追问到“你们哪个大学?”,大学的坐标总会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对一个人“对号入座”,即便是一个成年人遥远的过往。 “我们哈尔滨上的学,我是那里的人,你知道吧!” “哪个学校?”,男子追根问底。 “工大” “是哈工大吗?” “是的” 男子在一声又一声“工大是很厉害的”里沉默了下来,他可能在重新评估刚才听到的所有信息,也可能多了个陌生人的故事罢了。 话题说断就断,她要在武昌站下车了。 这位陌生女士的故事(只言片语的信息),不管是一本二本,还是985或者TOP名校,无外乎在时代的洪流里柴米油盐、不声不息、终于平凡。
  • 倒着看、反着来、做事情何必处处要回响,“别样”的路别样精彩,人迹罕至处有桃园。
    1、十年、几十年如一日地重复 “通常情况下,如果重复诉说同一话题,容易引起听众的厌烦情绪,觉得又是老生常谈。当我第三、第四次重复时,也许已有员工产生了类似的想法。即便如此,这几十年来,我仍然坚持以严肃的口吻向公司员工反复强调着同样的主题。看到管理层执著的态度,员工们自然会认识到其中的重要性,将这两点谨记于心。” ——日本7-11 创始人 铃木敏文 2、慢、再慢一点 茅台出一瓶酒最慢要五年时间,从原料进厂到酿造要一年,储藏三年,勾兑酒再放半年,才能出厂检验和包装。 茅台的慢,既有来自于政治的需要,亦有其由来已久的坚守,这一定程度上是季克良们的“反人性”的做法,恰恰是他们高明的做法。 3、小事做起,一点一滴地做 把工作里的每一个会议开好、把每一次的周报月报写好、把每一次的复盘会做足做透、把每月的方法论、流程、标准沉淀一遍。把这些做到了,大概率领先同行 N 个身位。 然后,这些“小事”很多老板不以为然,也看不上,总想着搞个大招,其实上面这些才是大招。 4、不去模仿别人 “7-Eleven自创业以来从未模仿过其他公司,我(铃木敏文,日本 7-11 创始人)一度严令禁止员工们参观学习其他品牌的连锁便利店。当然我的本意并不是让员工完全无视同行竞争者,但若是单单要求‘不可模仿其他公司’,则很难让人形成具象的概念。所以我才选择了‘严禁观察其他门店’这一严厉的说辞。” 5、与众人背道而驰 大家有利可图的事业,你不要去干,大家认为“这不可能赚到钱”的项目,象征着巨大的机会。 问题又来了,我们大部分人的行为或者创业想法,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恰恰是所有人都赞同的想法大概率会以失败和平庸告终。 所以,当我的一些想法被很多人都赞同时,我告诉自己“这已经错了”,马上去调整和反思。 6、记录下来,写下来 当你有个好的想法一闪而过时,当你看书看到精彩的一句话或者带来一个新的启发时,你舍不舍得停下来,赶快把那个想法写下来。对,是写下来,用文字表达出来,而不是作为一个想法存在脑子里。 这种节奏感一打乱,很多人是不愿意,就好比玩游戏、看电影、听音乐、跑步等等,人是不希望被迫停下来的。
  • 这五张表来自一篇美国的文章(中文见 36kr的译文《利率维持高位与人工智能狂飙:关于2024 年 的24 个预测》),我截取了其中部分观点,整理如下:
    一、谨慎务实 “2023 年前 9 个月融资额仅为 2022 年前 9 个月融资额的 24.7%。” “据《纽约时报》数据显示,今年有 3200 家由风险投资支持的美国私人公司倒闭。初创企业关停数量同比增加了 50%,较 2019 年增加了 300%。” “靠融资和故事的时代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2024 年成功获得融资的公司将是那些拥有强大指标与坚实基础商业模式的企业。” 二、人性 “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的预测,未来十年美容师的就业人数将增长 29%。这方面的初创企业包括 Moxie 等医疗水疗中心垂直 SaaS,我们将看到更多镐和铲子的出现。” 所以,只要是跟美容、健康有关的领域,仍然是具有想象力和顽强生命力的领域。 三、狂飙 “最近的另一项调查发现,52% 的大学生更加担心人工智能会抢走他们的工作。一位大学女生说:“这项技术的发展让我感到非常不安,甚至都看不到它的积极面。” 人工智能将怎样影响我们?是助理、是替代、是狂飙式颠覆?好像不一定,但我们对于它的担忧是与日俱增,这又说明了什么? 值得我们停下来想一想。
    网易读书
  • 一直在跟各种老板打交道,我不碰酒局饭局,但跟老板们合作都很愉快,分享几点个人经验。
    1. 多听少说 控制表达欲望,控制好为人师的欲望,一定要引导对方多说。 2.多记录 有想法闪现时,与对方沟通时,快快打开手机记录软件记下来。 沟通合作时,开会时,谈条件时,老老实实地落笔成文字,用文字校准其表达的意思。 3、多追问 “您为什么会这么考虑?”“您当时到底是怎么想的?”“您为什么不…,又为什么…”。 4、多示弱 主动塑造对方的成就感和优越感,尽可能地激发他的表达欲,只要TA表达够多,我就有机会抓住他的软弱和痛点。 5、死盯优点 始终聚焦他的优势项,不断挖掘其优势背后的真相。 选择性忽略他的缺点、脾气和各种不友好的姿态,只为对齐他的优点。 6、不说服 不要试图去说服一个老板,而是去影响一个老板,用日复一日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他。功夫虽笨,但效率极好,屡试不爽。 说一千道一万,只要你能真正地以“用户思维”去打交道,一切交流变得简单起来。 #Hello老板 让老板不走弯路
正在载入...
正在载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