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歌》·明·王世贞

黑帝不卧玄冥宫,再佐真人燕蓟中。乾坤道尽出壬午,日月重朗开屯蒙。

人间大小七十战,一胜业已归神功。久从北极受尊号,却向西方称寓公。

武当万古郁未吐,得吐居然压华嵩。是时岂独疲荆襄,雍豫梁益皆为忙。

少府如流下白撰,蜀江截云排豫章。太和绝顶化城似,玉虚彷佛秦阿房。

南岩宏奇紫霞丽,甘泉九成差可当。十年二百万人力,一一舍置空山傍。

呜呼!

英雄御世故多术,卜鬼探符皆恍忽。不闻成祖帝王须,曾借玄天师相发。

汉武空邀王母过,高真不显宋宣和。功名虽盛毋乃晚,混沌时来当柰何。

王世贞(1526年-1590年)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先后任职大理寺左寺、刑部员外郎和郎中、山东按察副使青州兵备使、浙江左参政、山西按察使,万历时期历任湖广按察使、广西右布政使,郧阳巡抚等职位。

万历(1574-1576年)王世贞被任命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督抚郧阳。王世贞任郧阳巡抚时期,多次登上武当山,并留下传世之作《武当歌》一诗。全诗清晰记载明代大修武当山的盛况。

“黑帝不卧玄冥宫,再佐真人燕蓟中。人间大小七十战,一胜业已归神功。”此处说明,真武大帝就是玄天上帝,五帝之中的黑帝,护佑了燕王朱棣取得帝位。“武当万古郁未吐,得吐居然压华嵩。是时岂独疲荆襄,雍豫梁益皆为忙。”此处说明,武当大兴之举,气势盖过华山、嵩山。荆襄,所指为湖北的荆州与襄阳。雍豫梁益,所指为陕西、河南、四川等地。诗中记载,当年大修武当山,湖北、陕西、河南、四川等地出工出力最多。“太和绝顶化城似,玉虚彷佛秦阿房。南岩宏奇紫霞丽,十年二百万人力。”此处已经清晰说明,大修武当的壮丽盛景,与武当道教圣地的兴旺繁华之处。

透过《武当歌》诗作内容,可以清晰重现明代大修建武当山的盛况。武当山大兴,起源于明代永乐皇帝。燕王朱棣通过靖难之役中获胜,成功登基为帝,由此也开启了强盛大明江山,一代明君励精图治的新景宏图画卷。为感谢天神相助,朱棣加封真武大帝为“佑圣真君”,下诏大修武当山,在武当山方圆八百里境内,修建规模宏大的皇室家庙祭祀道场。修造工程中,动用军民工匠三十余万之众,历时十年,累计耗费人力多达二百余万之众,耗资费用黄金、白银以百万计。最终建成九宫,九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赐名太和太岳山,“设官铸印”以守之。武当山也由此开始,正式成为中国著名道教名山,位尊五岳之上。

《明史》记载:朱棣称帝之后,从南京迁都于北京,实现了“天子守国门”,稳固大明江山的宏图愿景。但同时又下诏在武当山上修造规模宏大的皇室家庙祭祀道场。“不闻成祖帝王须,曾借玄天师相发。”此处说明了永乐皇帝借大修武当之名,宣扬自己是君权神授的天子御世之道。很多人都不会明白,黑帝真武神原本是北方北极之上的玄天之上帝,朱棣却为何要将皇室家庙的祭祀道场选址建设在湖北的武当山上?“久从北极受尊号,却向西方称寓公。”王世贞在诗作中只是一笔带过,并没有做详细的解释说明。

其一,黑帝真武神是来源于五帝之中的颛顼帝,是楚国的祖师爷。楚地是自己的子孙后代,祖师爷真武大帝当然要坐守在楚地境内,以护佑子孙后代的吉祥平安,享受子孙后代的长久不断的烟火祭祀。

其二,武当山自古就是隐仙修道的洞天福地,但明代之前却没有明确的主神驻守。是一处清净隐秘的神仙通道。北方真武大帝掌持玄天北极通天神道,位高权重,自然不会与其它五岳之上先行驻守的天帝神仙共居一山。

其三,武当山七十二峰朝大顶,天柱峰海拔1613米,一柱擎天。独有的山势地形,瑞祥圣地,驻神隐仙通达天道。方便真武大帝在掌持北极玄天天道的同时,顺利穿越时空,福祉人间千秋万代。

明代王世贞《武当歌》的流传,为研究武当山道教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根据《明史》记载,王世贞(1574-1576年)在郧阳任巡抚时间近三年,期间为武当山留下了大量珍贵墨宝与历史文献重要资料。一代名臣王世贞与明代名医李时珍私交甚好,李时珍在编写完成《本䓍纲目》书稿之后,曾经邀请王世贞为新书《本䓍纲目》出版作序,王世贞欣然同意。因为有王世贞的作序推荐,《本䓍纲目》才得以顺利出版。史料记载,王世贞在郧阳任巡抚期间,同时也为武当山的道医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李如有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