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高乐在《战争回忆录》中有言“我们要为自己准备的是防范和压制敌人的武器”。战争不是儿戏,需要全方位的战前准备,需要构建完整的作战系统,科学得当的战术运用,勇敢顽强的战斗有生力量……

战争是残酷的、无情的,虽然你不远万里的奔波,该输还得输。日俄战争中的对马海战(1905年5月27日-28日),俄罗斯帝国的波罗的海舰队千里迢迢赶赴战场,上演了一波“千里送人头”,败得几乎是全军覆没。

(一)波罗的海舰队:我为什么不远万里来到对马海峡

战争,都因为利益而生。

1900年7月,俄罗斯帝国利用参加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之机,派兵占领中国东北三省。1902年4月,中俄签订《交收东三省条约》,后又不肯继续履行条约,导致了列强在中国东北以及朝鲜半岛的利益瓜分不均。1903年日本与俄罗斯帝国交涉,要求俄罗斯承认日本在朝鲜有"优越利益",谈判未果。

1904年,日本终止谈判,并断绝与俄罗斯帝国的外交关系。紧接着日本海军未经宣战突然袭击俄罗斯驻扎在中国旅顺口的舰队,日俄战争爆发。清政府持中立态度不向任何一方提供帮助,所以俄军补给困难,加之日军舰队突袭,俄军接连失败,严重威胁了俄罗斯帝国在远东地区的利益。

俄国海军舰队分为波罗的海舰队、黑海舰队和太平洋舰队。在1904年8月,太平洋舰队已经被重创并被围困于旅顺港。黑海舰队又因要对抗土耳其并且受条约限制不能通过达达尼尔海峡(土耳其海峡的一部分)而无法抽调。仅仅剩下波罗的海舰队可以赶来支援。

不得已俄国只能派遣罗杰斯特文斯基海军上将率领由波罗的海舰队拼凑而成的第二太平洋舰队,绕过半个地球,由波罗的海出发,绕过非洲好望角前往中国,途经北海、大西洋、印度洋和南海,行程18000海里,前往远东作战。

(二)自身有这些因素,怎能不败。

战前准备不足:4个月的准备,勉强凑成一支舰队。波罗的海舰队各舰实力也是参差不齐,此次远征的舰队组成中的军舰,要么是刚刚建成、尚未经过充分的磨合,比如最新式下水的4艘波罗季诺级战列舰,更有甚者其中的鹰号还是匆忙建成,起航时还在边赶路边进行最后的舾装。要么就是老旧不堪,如纳瓦林号1890年即开工建造,在海军理念和技术飞速发展的十九世纪末已经相当过时。

战时各机构不协调:摆在司令官罗杰斯特文斯基面前的是一个烂摊子。沙皇政府官僚习气严重,办事效率极低,申请补给品要经过许多道程序,令人不胜其扰。

士兵训练不足:士兵太少,不得不征召退伍军人以及连海都没见过的农民。士兵不熟悉装备的使用这问题在俄舰中普遍存在,比如奥斯利雅维亚号服役较迟,因此安装了新式的瞄准具,但舰上水兵却不懂如何操作。

来了一个帮倒忙的:当远征舰队,在长达近5个月的航行,穿过好望角,好不容易到达马达加斯加,停下来休整的时候,舰队获得了来自俄罗斯帝国总部的电报,这是一个不幸的消息,得知旅顺已经失守,第一太平洋舰队已经全军覆没(当你在救人的路上,你被告知:你要救的,已经不在了。不远万里而来,却听到这个消息,属实可怜);仅仅凭借第二太平洋舰队将难以击败日本海军,因此帝国海军将准备从波罗的海舰队再派出第三太平洋舰队进行增援。

赶来增援的第三舰队都是已经过时的舰艇,根本不堪大用,只能拖慢整个舰队的行进速度。司令官为此还称病请辞,不准。无疑,第三舰队只会拉低整体水平,在战场中极有可能拖垮自己人,后来事实证明,新来的这支老弱病残的舰队,在海战中打乱了原定计划,航速跟不上,影响整体的节奏。

劳师远征:这么远的行程,与英国控制苏伊士运河有关。1902年,英国和日本曾签订同盟条约,缔结“英日同盟”。有的人认为,英国在日俄战争中为了帮助日本、压制俄国,不允许俄军舰队走苏伊士运河。有的人则认为,苏伊士运河水位浅,大型军舰航行存在搁浅的风险,故波罗的海舰队绕行好望角。

漫漫征途,从波罗的海出发,途经北海、英吉利海峡、大西洋、好望角、莫桑比克海峡、印度洋、马六甲、中国海,最终到达战场对马海峡。18000海里的海上航行,历时8个月,让船员身体疲惫不堪、精神也饱受压抑。

(三)对手挺厉害

日本联合舰队由东乡平八郎海军大将指挥,此人参加过中日甲午海战、八国联军侵华,战场经验可谓是非常丰富。现在他正在等待着俄国罗杰斯特文斯基海军上将以及他的舰队。

俄军8个月的行军时间,给了东乡平八郎以及日本联合舰队充分的准备时间。《孙子·虚实》: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以逸待劳成为了日军一个大大的优势。这期间,日军加紧训练、研究战术、积极备战。

以逸待劳的日本联合舰队已经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战即将到来的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

1905年5月27日04:45,日本联合舰队侦察船信浓丸最先发现俄军舰队并报告。05:05-在朝鲜半岛马山附近的镇海湾内,待命中的日本联合舰队得到全体出港的命令。东乡平八郎率领的日本联合舰队将要与俄罗斯帝国的波罗的海舰队在日本海交火。

俄国舰队战舰新旧混杂,性能差距导致全队列最高航速只有11节;日本舰队主力全队列最高航速可达16节,机动能力占有绝对优势。

战斗即将开始,东乡平八郎下令:联合舰队开始左舵调头,进行“U”字形的转弯。这样便可以最大程度发挥舰队火炮攻击,但也将自己的侧舷暴露给了对手,《孙子》有言“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战争有时候就是需要冒点儿险。

事实证明东乡平八郎的决策完全正确,14:10两舰队相距6,400米、全部日舰调头完成。开始对俄军舰队齐射,14:35日本联合舰队(航向东南偏东)将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前进路线完全封锁,形成“T”字射击阵。

俄舰队队形混乱,一开战就失去了指挥,胜负已定。

(四)战果:波罗的海舰队千里送人头

参与对马海战的俄军两支舰队(第二太平洋舰队、第三太平洋舰队),均由俄罗斯帝国的波罗的海舰队抽调组成,挖去了波罗的海舰队的一大部分实力,万万想不到,结局如此悲惨。

日本赢得了压倒性胜利,仅仅损失3艘鱼雷艇。俄国舰队几乎全军覆没。巡洋舰分队旗舰奥列格号率领阿芙乐尔号、珍珠号和1艘驱逐舰脱离舰队,掉头向南穿过对马海峡,最后到达1500海里以外的菲律宾(被扣留,战后归还俄国),只有1艘巡洋舰和2艘驱逐舰逃到海参崴。

日军117人阵亡、583人受伤。沙俄则4,380人阵亡、5,917人受伤,约6100人被俘。

日军3艘鱼雷艇沉没。俄军16艘舰只(6艘战列舰、其他10艘)被击沉、自沉6艘、被俘7艘、逃亡中立国6艘、回港3艘。

二者对比之下,更可以突出俄罗斯帝国波罗的海舰队的“千里送人头”。

俄军指挥官罗杰斯特文斯基做梦也想不到,自己带领着庞大的舰队,来到万里之遥的东方,大炮巨舰并没有得到宣泄,反而被对手打得狼狈不堪、全军覆没。想他,不远万里来到异国他乡作战,却给对手送上这么多“人头”,也着实可怜,这样的结果有他一定的责任,主要责任不在他,不能怪他,他也是受害者。想必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军事指挥官希望自己接手这样的任务,更不愿在自己手里落得这样的结果。

日军经此一役,一举奠定了在远东地区的军事地位以及国际上的影响力。日军指挥官东乡平八郎也在此战中一举成名。这场战役也是堪称经典的海战。

从俄罗斯帝国与日本的这场对马海战的过程、结果来看,波罗的海舰队确实上演了一波“千里送人头”。

作者:问号主人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 地史馆 ]

地理历史不分家

用地理解释历史,用历史记录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