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太宗,是中国古代帝王重要庙号,封建王朝开国皇帝的庙号通常为“太祖”、“高祖”。第二代帝王的庙号多为“太宗”,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庙号为“太宗”的帝王包括汉太宗、唐太宗等。
总之,太宗这个庙号,大一统的封建王朝不但必须有、肯定有,而且叫这个庙号的皇帝,能力、政绩等等一般都不差,有些还远超太祖、高祖。
直到这位太宗的出现:宋太祖赵匡胤的弟弟——宋太宗赵匡义,他也叫赵光义、赵炅。
一:得位不正的说法永流传
烛影斧声这件事正史没有明确记载,但《宋史》的字里行间却对整个事件的时间有疑惑:赵匡胤出事像是在赶时间、赵匡义继位也像是在赶时间,大家都在赶时间,像是虽事发突然但早有安排一样。
《湘山野录》是北宋僧人文莹撰写的一部笔记体野史,只有三卷。因为此书作于荆州金銮寺,所以湘山为书名,这本书写成于宋神宗熙宁年间,距离宋太宗赵匡义公元976年继位大约过去了90年左右。
文莹可能是想宣扬一下宋太祖赵匡胤成为皇帝的神秘性,但却不小心把宋太宗赵匡义得以继位的非法性与可疑性给暴露出来了,也就给后人留下了“斧声烛影”的千古之谜。
正史可以略过但却无法自圆其说,尤其是时间和事件的环环相扣。后世帝王尤其是明、清两代的帝王索性根本不提宋太宗赵匡义。
二:金匮之盟的结局很奇妙
又是据说:赵匡胤兄弟的母亲一直非常疼爱赵匡义,而赵匡胤又极其孝顺。所以在赵母去世时有个“金匮盟约”,即赵母与赵匡胤都认为后周覆灭的根本原因是皇帝年龄太小才被夺权。
所以他们“共同商议”的继承顺序为:赵匡胤去世后,由二弟赵匡义继位;赵匡义去世后,由幼弟赵匡美(即赵廷美)继位,最后再将皇位传回给赵匡胤的儿子及后代。
据时任宰相赵普说:当时现场有四人即赵母、赵匡胤、赵匡义、赵普,而且赵匡胤同意了赵母的安排,金匮之盟完全成立且有效。
赵母和赵匡胤已去世,只剩赵匡义和赵普:赵匡义现在已经继位称帝,这叫既定事实;赵普如果编故事、做伪证,只要赵匡义沉默,这就叫人证确凿。
不止是赵普主动充当人证,还有后面的司马光。
司马光写得《涑水记闻》中提到过一件事,大致的意思是:
先帝(赵匡胤)驾崩时,赵匡义并不在宫内,没有弑兄的时间和空间。先帝驾崩后,皇后打发宫中太监去请皇四子赵德芳进宫商议。
但太监自作主张没有去请赵德芳,而是请来了赵匡义。因为当时大家包括太监都认定“开封府尹+晋王封号=储君”这个公式,赵匡义就是这个公式的计算结果。
还有更奇妙的是:
赵匡义继位当年即公元976年就改元,按例即使再着急也要等到来年年初再改。
公元979年宋太祖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自杀身亡,时年28岁。
公元981年宋太祖赵匡胤仅剩的儿子赵德芳病逝,时年23岁。
公元984年所谓的“金匮之盟”中指定继位的赵廷美病逝,时年38岁。
真的很不巧:与皇位继承的相关人等都去世了,赵匡义非常伤心和无奈。
也真的太巧了:赵匡义只能勉为其难,未来只能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了。
三:北伐模仿秀的完成度极低
赵匡义很想证明自己,尤其是在军事征伐和建立武功方面。如果比自己的哥哥强、比后周的柴荣强,能够摧枯拉朽般击败辽国、夺回燕云十六州,谁还敢质疑?
但一个高粱河之战,就将宋太宗赵匡义的雄心壮志和本领才华打回了原型,大败不说并且自己腿上还中了两箭,差点回不来。
对于《宋史》中赵匡义和宋军在高粱河之战中的表现,名家大家评价为:此人不知兵。
负责《宋史》编撰的主要负责人、元朝宰相脱脱对宋太宗赵匡义写过肉麻的赞美之词,比如:帝(指赵匡义)沉谋英断,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
名家大家很不客气地写下了一句评语:但无能。
结语
宋太宗赵匡义拉低了“太宗“庙号的尊崇感和含金量是不争的事实。喜欢历史的朋友可以看看宋太宗赵匡义的后世同行——明、清皇帝对他的评价。
准确地说,明、清的皇帝们极少会评价到宋太宗,偶尔提到宋朝同行中的正面典型或者经验教训,最多也就提及宋太祖、宋高宗、宋徽宗等。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