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十五年(1889)年,四月,清朝大臣薛福成受命出任驻英法比意四国公使。
薛福成接任后,先回家乡无锡扫墓告祖,又料理了兄长的后事。如此耽搁了半年,准备于十月出洋。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薛福成又突患疟疾,双脚肿痛。如此调理数月,到十一月中旬才抵达上海,准备启程。
到沪后,因为应酬,薛福成又感染风寒,连日呕吐,高烧不退。经过安徽名医周汝诚悉心调理,才又康复。经过一番折腾,拟定于年底十二月购买法国扬子号轮船赴欧。
此时,薛福成接到清朝前任出使大臣刘芝田电文,说此时德法疫情正盛,英国亦被传染,建议第二年正月再启程。
清朝负责外交的李鸿章也获悉了此封电文,允许薛福成留沪静养。于是,薛福成又购买了法国轮船伊拉瓦第号的船票,准备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正月十一日戌时登船出发。
国内,薛福成连患多病;国外,英法德又遭疫情。世道不太平啊,疾病疫情甚多,往来奔波的外交人员、商旅、国际交流学生等,都时刻暴露在疾病风险中。
查阅资料发现,这场疾病,是于1889年最早爆发于沙俄。当时,沙俄贫穷的中亚城市布哈拉出现了严重的流感。这种传染病的死亡率高达5%-8.75%。当年十月,大流感扩散至沙俄在欧洲的中心城市莫斯科和首都圣彼得堡。随后,流感沿着铁路、公路、河流向西扩散至奥匈、德国、法国、英国。短短几个月,大流感蔓延至全球,造成100万人死亡。
近代全球化便利了人员往来、商品流通,也造成古代区域性疫情变成全球大流行疫情。1889年到1890年一场流感疫情,就这样影响了清朝驻外公使薛福臣的外派行程。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