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燕云十六声》的第一张地图中,有探索“将军祠”的玩法,相信大家对这种建筑并不陌生,但说到它的功能,或许有着完整了解的人就少了很多。我们经常能在书籍、电视中看到与祭祀有关的画面,也会看到家族的族长等话事人在祠堂中议事,但这些都只是祠堂的部分功能。这次,就让我们来聊一聊祠堂和它所代表的文化。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祠堂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祭祀”,近似于庙,但又有所不同。《礼记·王制》中记载了“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的等级制度,这是祠堂的前身。在古代,祭祀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人类在那时对自然事物没有清晰的认知,生产生活受自然因素制约,进而认为有神明掌管世间万物,并对其顶礼膜拜。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祭祀是“礼”的一部分,我们可以在相关书籍中看到丰富的记载。《礼记.礼运》:"夫礼,必本于天,肴于地,列于鬼神。"《史记.礼书》:"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由此可见,在祭祀天地之外,鬼神、先祖也成为了重要的祭祀对象。人们畏惧掌管天象、山川的天地神灵,也相信祖先、圣贤在死亡后会保佑自己,由此发展出了祭祀文化。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祠堂的出现是在汉代,据《汉书·循吏传》记载,"文翁终于蜀,吏民为立祠堂。及时(指诞辰和忌日)祭礼不绝。"这是民众自发祭祀生前有功德的死者,而在东汉末,许多人希望通过建祠抬高门第,甚至出现了为活人修建"生祠"的现象。我们在游戏中看到的将军祠就属于是祭祀生前有功德的死者,现在广州还有“将军麦公祠”,厦门有靖海将军施琅和威略将军吴英的祠堂。将军保家卫国、建功立业,民众定然心存感激,朝廷也要嘉奖,这类文化也就流传了下来。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在《燕云十六声》的故事背景中,燕云十六州还在辽人的掌握之下,当时完全可以说是动荡不安。“将军祠”已然破败不堪,供奉之处皆是蛛网密布,乃至于在地宫探秘时也有许多盗贼横行。一位保家卫国的将军,他理应得到香火传承,由后人歌颂他的功德,但是在那个时代,许多地方都是民不聊生,根本无力供奉。了解那段历史的朋友们知道,自宋太宗惨败高粱河起,至宋高宗签订“澶渊之盟”止,宋辽交战近三十年。现在战争还未开始,就有如此多的断壁残垣,而真到了兵戎相见的那一刻,想必民众的生活会更加艰苦。【人之大事,婚嫁丧寿】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祠堂就是一个凝聚了“家规”的地方。前面提到,在东汉末有建祠抬高家族门第的现象,而在后世,祠堂更是成为了家族活动的中心。祠堂本身承担着重要的祭祀功能,占据了很大的面积,是家族中的重要建筑,一系列有关人生大事的重要活动也会在此举行。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在古代,婚嫁丧寿可以说是家族中常见的重要活动,祠堂也承担了更多的实用功能。祠堂中有祖先的牌位,一般新人会在举行婚礼时于祠堂内跪拜高堂,以获得父母的认可、祖先的祝福。而在家族内老人大寿设宴时,也会用到祠堂。丧葬就更不用说了。除此之外,当有大事发生时,祠堂也能成为家族议事的场所。随着时代的发展,祠堂承担了更多的教化功能,一些大的家族还会在祠堂内设立私学以供族内子弟读书。可以说,祠堂将家族中的好几代人都联系了起来,人们在此祭拜、商议、学习。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由此可见,祠堂在后世不仅仅是个祭祀的场所,同时也镌刻着家族成员有关人生大事的记忆。祠堂的兴衰伴随着家族的兴衰,它完全可以被称为时代的见证者。祠堂代表了传承,同宗同族的祠堂文化让海外游子也能产生归属感,兼具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结语】破败的祠堂代表着民生凋敝,这与繁华的汴京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但要知道,这才是战乱时期的常态。在那些至今香火不断的家族祠堂背后,不知道有多少个将军祠在战火纷飞的地带渐渐破败。而在破败的将军祠背后,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延绵不断的战火,同时也是历经千年的传承。

在《燕云十六声》的第一张地图中,有探索“将军祠”的玩法,相信大家对这种建筑并不陌生,但说到它的功能,或许有着完整了解的人就少了很多。我们经常能在书籍、电视中看到与祭祀有关的画面,也会看到家族的族长等话事人在祠堂中议事,但这些都只是祠堂的部分功能。这次,就让我们来聊一聊祠堂和它所代表的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祠堂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祭祀”,近似于庙,但又有所不同。《礼记·王制》中记载了“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的等级制度,这是祠堂的前身。在古代,祭祀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人类在那时对自然事物没有清晰的认知,生产生活受自然因素制约,进而认为有神明掌管世间万物,并对其顶礼膜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祭祀是“礼”的一部分,我们可以在相关书籍中看到丰富的记载。《礼记.礼运》:"夫礼,必本于天,肴于地,列于鬼神。"《史记.礼书》:"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由此可见,在祭祀天地之外,鬼神、先祖也成为了重要的祭祀对象。人们畏惧掌管天象、山川的天地神灵,也相信祖先、圣贤在死亡后会保佑自己,由此发展出了祭祀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祠堂的出现是在汉代,据《汉书·循吏传》记载,"文翁终于蜀,吏民为立祠堂。及时(指诞辰和忌日)祭礼不绝。"这是民众自发祭祀生前有功德的死者,而在东汉末,许多人希望通过建祠抬高门第,甚至出现了为活人修建"生祠"的现象。我们在游戏中看到的将军祠就属于是祭祀生前有功德的死者,现在广州还有“将军麦公祠”,厦门有靖海将军施琅和威略将军吴英的祠堂。将军保家卫国、建功立业,民众定然心存感激,朝廷也要嘉奖,这类文化也就流传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燕云十六声》的故事背景中,燕云十六州还在辽人的掌握之下,当时完全可以说是动荡不安。“将军祠”已然破败不堪,供奉之处皆是蛛网密布,乃至于在地宫探秘时也有许多盗贼横行。一位保家卫国的将军,他理应得到香火传承,由后人歌颂他的功德,但是在那个时代,许多地方都是民不聊生,根本无力供奉。了解那段历史的朋友们知道,自宋太宗惨败高粱河起,至宋高宗签订“澶渊之盟”止,宋辽交战近三十年。现在战争还未开始,就有如此多的断壁残垣,而真到了兵戎相见的那一刻,想必民众的生活会更加艰苦。

【人之大事,婚嫁丧寿】

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祠堂就是一个凝聚了“家规”的地方。前面提到,在东汉末有建祠抬高家族门第的现象,而在后世,祠堂更是成为了家族活动的中心。祠堂本身承担着重要的祭祀功能,占据了很大的面积,是家族中的重要建筑,一系列有关人生大事的重要活动也会在此举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古代,婚嫁丧寿可以说是家族中常见的重要活动,祠堂也承担了更多的实用功能。祠堂中有祖先的牌位,一般新人会在举行婚礼时于祠堂内跪拜高堂,以获得父母的认可、祖先的祝福。而在家族内老人大寿设宴时,也会用到祠堂。丧葬就更不用说了。除此之外,当有大事发生时,祠堂也能成为家族议事的场所。随着时代的发展,祠堂承担了更多的教化功能,一些大的家族还会在祠堂内设立私学以供族内子弟读书。可以说,祠堂将家族中的好几代人都联系了起来,人们在此祭拜、商议、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此可见,祠堂在后世不仅仅是个祭祀的场所,同时也镌刻着家族成员有关人生大事的记忆。祠堂的兴衰伴随着家族的兴衰,它完全可以被称为时代的见证者。祠堂代表了传承,同宗同族的祠堂文化让海外游子也能产生归属感,兼具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结语】

破败的祠堂代表着民生凋敝,这与繁华的汴京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但要知道,这才是战乱时期的常态。在那些至今香火不断的家族祠堂背后,不知道有多少个将军祠在战火纷飞的地带渐渐破败。而在破败的将军祠背后,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延绵不断的战火,同时也是历经千年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