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芝加哥大学研究人员特伦特-戴维斯(TrentDavis)和威尔玛-班布里奇(WilmaBainbridge)最近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of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上发表了一项研究,发现不仅每个人对艺术品的记忆是一样的,而且可以通过人工智能预测。在一项在线测试中,他们从芝加哥艺术学院的藏品中挑选了大约4000幅画作。然后,他们招募了3200多名参与者,让他们观看数百张图片,每幅作品大约有40人观看。最后,向志愿者展示他们看过和没看过的画作,并询问他们是否记得这些画作。结果显示,人们的记忆非常一致,几乎每个人都记得或忘记同样的图片。

数据专家科恩-尼德勒(CohenNiederer)在贝恩布里奇心理学研究所撰写硕士论文时,设计了一个名为ResMem的神经网络。ResMem模拟了人类视觉系统将信息从眼睛传递到大脑的方式,如边缘、纹理和图案。它从最基本的信息开始,如边缘、纹理和图案,然后逐渐深入到更有趣的信息,如物体的含义。令人惊讶的是,尽管人工智能对每个物体的文化氛围、受欢迎程度或重要性一无所知,但它在记忆方面的得分却与人们在在线测试中的评分基本吻合。

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发现表明,我们对艺术的记忆与我们个人的美感和深层意义关系不大,而与艺术本身的关系更大。这一发现可能会对艺术家、广告商、教师以及所有试图在我们心中留下印记的人产生重大影响。贝恩布里奇说。你可能会认为艺术是完全不同的东西,但人们记忆和遗忘事物的方式基本相同。她补充说:"在线测试是一个很好的起点。如果我们能预测真实世界中的记忆,那将会更加令人兴奋"。于是,戴维斯和当时正在攻读神经科学和视觉艺术双学位的贝恩布里奇召集了19个人进行测试,唯一的规则是,他们必须至少看完每件作品。戴维斯说:"作为一名艺术家,我希望研究结果能对现实世界产生影响。.

凯特-克尼布斯的研究让我们对这些绘画更加感兴趣。我们发现,这些画作很可能是大块的,或者被其他大块的碎片所包围。但有趣的是,这些画作并没有共同的主题、历史时期、色彩搭配或情感基调。于是,贝恩布里奇和她的团队深入研究,试图找出其中的奥秘。在第三次实验中,40人被要求在网上对每幅画的美感、情感基调、熟悉程度和趣味性进行评分,另一组人则亲自到艺术学院查看画作。令人惊讶的是,前三个因素以及基本的视觉元素,如颜色、亮度和杂乱程度,与画作是否令人难忘没有任何关系。贝恩布里奇说,"唯一影响人们对这些作品的记忆程度的因素是人们对这些作品的兴趣程度"。

然而,要准确定义"有趣"的含义并不容易。这是一个模棱两可的词,既可以表示好奇,也可以表示微妙的排斥。贝恩布里奇认为,人们对这些艺术品的兴趣与它们与人类文化的联系有关。根据参与者和ResMem的说法,一些最令人难忘的绘画作品要么非常有趣,要么有相当厚颜无耻的一面。例如,在一幅得分最高的画作中,两个松软的土豆被悬挂在一根绳子上,这有点暗示性。贝恩布里奇说,但计算机程序无法解释原因。

弗斯科在一项关于"令人难忘的人工制品"的研究中观察到了同样的模式,并称之为"陌生感与可记忆性之间的明显关联"。Adobe公司的高级研究科学家卓娅-比林斯基(ZoyaBilinski)在2015年的一项研究中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该研究考察了人们对艺术品的审美判断。该研究调查了人们对艺术品的审美判断。她采用了与芝加哥团队类似的方法,发现人们通常认为自然景观最美,但却不是最令人难忘的。她在一封电子邮件中告诉《连线》:"我们记住它并不是因为它很美,我们记住它是因为它与众不同,因为它很奇特,因为它不同于我们以前见过的任何东西。

在之前的研究中,贝恩布里奇发现,大脑的某些区域,尤其是视觉系统和内侧颞叶,会对记忆深刻的图像和容易遗忘的图像做出不同的反应,即使在没有明确记忆任务的情况下也是如此。她认为,大脑可以迅速确定哪些视觉信息需要关注,哪些需要抛弃。然而,大脑或人工神经网络区分这些经验的机制仍然是个谜。

根据贝恩布里奇的观点,虽然"有趣"的图片可能更令人难忘,但在决定一件艺术品是否令人难忘的过程中,许多因素都起着重要作用。贝恩布里奇指出,强烈的负面情绪如厌恶和恐惧也会让人更难忘。研究人员可能没有观察到这种效应,因为没有一幅画是真正怪诞或可怕的。此外,大脑倾向于优先考虑惊喜、新奇和不寻常的事物。我们可以通过回忆过去更好地预测未来"。她推测,某些艺术作品之所以能够成为文化名人,可能是因为它们风格独特、探索了不同寻常的主题或打破了人们的期望。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它们才会留在人们的脑海中。

现在,戴维斯和贝恩布里奇正在采用一种全新的方法来揭开艺术如何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谜底。贝恩布里奇研究实验室发起了一项竞赛,鼓励艺术家们创作最令人难忘的艺术作品。参赛作品将在画廊展出,观众将接受记忆测试。希望这次比赛能够揭示是什么让艺术脱颖而出。

戴维斯的目标不仅是要揭示是什么让一幅画在我们的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还要探索记忆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演变。参赛艺术家必须分享至少五张记录其作品创作过程的照片。戴维斯解释说一个小的笔触调整就能改变记忆,因此我使用ResMem来监测每次图片调整对记忆的影响。凯特-克尼布斯对于视觉艺术家来说,人工智能可以预测他们的作品给人留下的印象,并有可能为观众量身定制作品,这种想法似乎令人生畏。戴维斯承认,ResMem等工具和Dall-E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可能会被视为抑制创作过程和表达。戴维斯经常被问及是否将这些研究成果应用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中,但他强调自己努力将神经科学的见解与创作世界区分开来。他将ResMem设想为一种工具,供画廊策展人和艺术家用来完善他们的作品,而不是取代他们自己的创作方向。

对于艺术家和娱乐爱好者来说,利用记忆的影响力似乎是一种冒险。然而,比林斯基认为,了解使图像令人难忘的因素也可以保护个人免受操纵。解决办法不是减少知识,而是广泛传播知识。

如您对文章感兴趣,请关注我或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