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小树林打了几套形意拳,最后是我自己改编的21路擒跌手。

一位老头儿一直在旁边观察,并慢慢地朝我靠近。他戴口罩、还戴着帽子,我辨别不出是谁。

“打得不错!”他见我停了下来,说道。

“哎哟,王师傅啊,您好!”听口音,我认出来了。

“你是~~~”他打量着我,我摘下口罩,他认出了我,接着说:“是你呀!我说呢,拳打得这么柔!”

我听出了他是肯定的语气。这使我想起了去年初,在太极公园,王师傅在教一位女士陈式太极拳。

正在说“玉女穿梭”,王师傅知道我也练陈式太极拳,就让我做个示范。于是我就很随意地做了个震脚、蹬脚、跃步、穿梭,顺势接懒扎衣,一气呵成。

“怎么没劲儿,像是在跳舞!”那位女士乐呵呵地说道。

我听出了,她是贬义,好像有力的才叫拳!

我没有反驳,淡淡一笑置之,随她怎么说吧。我坚持我对拳意的理解,我就是要柔练,再到刚发!

去年我初学太极推手,经过招熟,到去除拙力,到今年的柔化、懂劲,再到最近跟孙式拳研究会会长练习推手、技能提升~~~一步一个脚印,已经可以和有几年推手经验的老太极搭手过招了!

我的体悟是,练拳重要的不仅仅是刻苦,正确的方法更重要,方法对了,事半功倍,方法不对,就是天天练,练一辈子,功夫也上不了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