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大早,小叔就在群里发通知,说这周末是他小孙子的满月宴,到时至少要摆10桌,让我们这些在外地的安排好时间,早点回来。

昨天儿子半夜发烧,我一夜都没怎么睡,看手机时整个人还晕乎乎的。

我怕到时候去不了,想想觉得还是应该提前跟小叔说一声比较好,我摁住说话键,发了语音过去:“小叔,真替你高兴哈,又当爷爷了。昨天孩子身体不太舒服,也不知道到时候能不能回去,我尽量哈。”

消息发过去好一会,我叔都没有回我,我放下手机,正打算再补一下眠,手机这时响了一声。

我掖好被子,点开信息,是小叔发在群里的一张截图,附言:这小伟做生意的就是大方,我刚给他发信息,他就直接转了1000元红包过来了。

“确实阔气。”我嘟囔了一句,躲进被窝继续睡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等我再次醒来时,已经是上午10点了,小叔依然没有回复我,不过在群里倒是很活跃,一直发他小孙子的照片。

我也没往别处想,谁还没有个意念回复信息的时候啊。

本想着儿子生病,正好可以找个借口不回去,但我妈一直打电话给我,让我一定要回去一趟。她说小叔儿子结婚的时候我没回去,这次他孙子满月再不回去别人会揶揄的。

堂弟结婚的时候,碰巧我婆婆摔断了腿,我走不开,没回去。听我妈说,我叔叔和婶婶意见可大了,说我不回去就算了,红包也才包了1000元,是不是瞧不起他们。

之前其他的表弟表妹结婚,我都有回去参加,这么巧就堂弟结婚没回去,所以后来我叔对我颇有微词。

那时刚好很快就要过年了,为了打消他们对我的不满,我那年的春节特地买了很多礼品到他家拜年,还请小叔一家去饭店吃了一顿,礼品加饭钱一下花了我2000元。

那之后他们的脸色才稍稍缓和了一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左右衡量了下利弊,生怕这次没回去,到时候过节是不是又得花钱拉近和小叔家的关系,这么一想又好像有点不划算。

不过钱不钱的另说,主要还是看孩子的身体状况,没人帮我看孩子,我要是回去,肯定得带着他一起回。

好在临近周末,儿子也好得差不多了,于是我赶紧订了回去的车票。

没想,我高高兴兴地带孩子回去贺喜,结果就因为吃饭时我做的一件事,我叔差点和我翻脸,要不是要办满月酒,我看他都恨不得掀翻桌子了。

满月宴是晚上正式开始,不过中午的时候,就有不少亲戚过来帮忙了,所以也要请大家吃饭。

那天我刚好和叔叔婶婶,还有其他几个亲戚坐一桌,盛好饭,我看了眼餐桌,又走去厨房去拿了几双筷子,还给每个人都拿了喝汤的碗。

小叔正拿着勺子在汤碗里舀汤喝,我见状赶紧把汤碗递给小叔,“叔,给你碗盛汤。”

小叔说他用勺子就好,我说这样不卫生,还是用碗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完又把筷子放在桌子中间,“这是公筷,大家夹菜用的。”

说完我就发现旁边有几双眼睛都在看着我,小叔轻嗤了一声,“穷讲究,在城里住久了,嫌弃农村人啦?我们都是这么喝的,你爱喝不喝。”

旁边几个亲戚也附和说着,在农村大家没有用公筷汤碗的习惯。

我赔笑,赶紧解释道,“现在国家都在提倡大家用公筷,这样卫生点,减少一些没必要的传染。”

“大家都是亲戚,身体都好好的,能传染啥。”他们压根不把我说的话当回事,一下子4只勺子伸进汤碗里,还有的在里面找排骨,拨来拨去的,看得我直皱眉头。

我见说不动他们,便自己拿了公筷,赶紧夹了一些菜放在自己的碗里。

小叔抬头看了我一眼,摇了摇头,“你小时候吃饭还不是你奶奶嚼碎了喂到嘴里的,你现在有得什么病吗?难道你儿子小的时候你没有嚼碎了喂,我就不信了。我看你就是嫌弃我们农村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无话可说了,就是提倡用个公筷,至于这么上纲上线的吗?

我不再说话了,怕说多了惹人厌。

期间我没再夹菜,因为那上面早已不知道沾满了多少的口水。

其实真不是我区别对待,我在婆家,7口人,也是用公筷和汤碗的。这也是吸取了教训,公婆查出幽门螺杆菌感染后,我们就养成了习惯,不管在家还是去外面吃饭,都是用公筷。

坐在儿子旁边的亲戚见我不怎么夹菜,就夹了一块鱿鱼放到儿子碗里,“你自己不吃就算了,别饿着孩子了,来,多吃点。”

我连忙伸手挡住,“谢谢王叔,真不用,这孩子挑食,不爱吃这些东西。”

这王叔常年咳嗽,吃饭还喜欢吮吸下筷子,刚才我都看到好几次他吃一口就吮一口的了。

我把儿子碗里的鱿鱼夹出来放到桌子上,还使眼色让儿子不要吃。

王叔见我夹出鱿鱼,脸拉得老长,鼻子像放屁似的,连哼了好几声,放下筷子,丢下一句,“不吃了”起身就要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啪”的一声,小叔重重地把筷子拍在桌子上,指着我的鼻子说:“不会做人就别在这影响我们办喜事,吃个饭你也能整这么多事。”

我也觉得委屈,一件简单的事,至于这样吗?

当初医生让我们要用公筷的时候,我们马上就实行了,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事,怎么在老家,实行起来就这么难呢?

尤其是还会遇到有的人还特别喜欢给别人夹菜的,更是让我不知道该怎么拒绝。

算了,有些东西跟有些人就是说不通,多说无益。

我拉着儿子回了娘家,我妈刚好肚子不舒服,自己在家煮了一些白米粥吃,见我回来,问我怎么这么快吃饱了?

我以为我妈会站我这边,结果她听完我的话,也说我龟毛,事多,农村人没有那么多讲究,也难怪我小叔会生气。

那一刻我才深刻体会到,想要改变父母那辈人的一些想法,真的比登天还要难。

他们的思维方式固化,根本就不愿意接受一些新的改变,即便只是简单地往前迈一步。

不过也有可能是我做事不够灵活变通,才导致别人那么反感吧。

算了,要求别人还不如专注自己,方法总比困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