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看几张经典的杨澄甫宗师的拳照图,发现他的上半身都是稍微倾斜,而现在人打太极拳几乎都是身体笔直的。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练拳不都是要求“立身中正”的吗?

这大概是对“立身中正”的误解,以为“立身中正”就是身体与地面呈90度直角。实际上,所谓“立身中正”,就是保持背的平行四边形,用腰胯的力量主宰整个动作。

作为练功、推手、对抗撕打,尽管前俯后仰,东窜西跳,只要背部平行四边形不变,也就是上肢主要间架不变,意味着仍然出手有力。否则间架一乱,出手就无力或不得力了。

源于对猛兽捕食的模仿

传统武术中,上半身有所倾斜的姿势,大部分是借鉴了动物捕食的姿势。形意拳是最为明显的,基本是模仿动物的动作,孙禄堂在《形意拳学》中对模仿动物也有详尽的研究描述,例如形意十二形,龙、虎、猴、马,鼍,鸡,燕,鹞,蛇,骀,鹰,熊等。

但因为随着进化,人的身体越来越退化,少了动物的一些本能如轻盈、厚重、凶残、灵敏等,多了一些作为人的精神内涵。模仿动物,更多的是为了开发人的潜能,更利于搏斗。所以太极拳技击中讲究“虎扑之势”,与人交手像蛇一样缠绕。

太极拳更是有几个用动物命名的动作。

重要的拳势:揽雀尾。之所以是“揽雀尾”,而不是“揽雀”,意在表明太极拳所特有的“沾粘连随”功夫的微妙与自信,似乎在对小鸟说:都不用抓你的脚和翅膀,只摸着尾巴,你就跑不了啦。

野马分鬃。模仿野马甩鬃毛的动作,打出野马那股劲来,野马要是看见人们这样分它的鬃,野马都会被气得尥蹶子。

抱虎归山。这是个很实用的防守反击打法,两手划个太极图,腰身同动,都不用动步,就把“虎”打趴下了。

倒撵猴。该式拳意很直白,就是“倒拍猴头、高起脚”。还有姿态优美的白鹤亮翅、金鸡独立等。

这些模仿动作的核心还是腰胯的使用,所谓“时刻注意在腰间”,“命意源头在腰隙”。如果要体现腰胯驱动,身体定然有所倾斜,虽然角度不大,但内意外形,总是有所体现。

符合人体规律就是最好

太极拳武术强调立身中正,就人体运动的一般规律而言,肯定是绝对正确的。但出腿时,前进后退向左向右移位时,受人体动量的影响,受人体质量由静止到运动,或者由一个方向的运动到另一个方向的运动,或者由一种速度的运动到另一种速度的运动时,人体一定是倾斜才能保持平衡!

武术就是研究这种运动时倾斜状态下如何平衡。不能把握这些规律,都将在运动场上被淘汰。

实质上,人们练武术,就是在练身体的伸缩、身体的斜正、进步与退步、左闪与右躲、站立与下蹲、扭曲与顺畅、身体的畅开与合拢、动与静、虚与实。最终锻炼了肌肉的柔韧、气血的畅通、脏器的强健、骨头的坚硬、动作的灵敏。

人在运动时身体总是扭曲盘旋的,野马分鬃、单鞭、抱虎归山、肘底锤、倒撵猴、云手等动作都是身体的扭曲,腰肢的盘旋的表现形态。符合这些规律,可以产生很好的锻炼效果,可以在搏击时取得好的成绩。

毫无疑问,我们在练习太极拳时所发出的劲力不外乎横劲与直劲这两种劲力,但横劲并不简单地是与自己身体正面一个90度的横向的运动,而是由人体的伸缩、扭曲、盘旋、开合等综合因素产生,即使在人们所解释的“横”的劲路运动方向人体也是一种弧线的运动。

再看直劲,并不是简单地向前的直线的运动。直劲就人体总的运动来说似乎是向前的,但腿脚的方向却是扭曲着向前,手的运动轨迹却是一个三维立体的弧线的运动。

练习武术,就是在练习人体伸缩、开合、扭曲、盘旋、进退、旋转等规律,符合这些规律就是最好的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