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勃听闻大军遭遇惨败,欧阳頠归降陈霸先,又率军来攻,顿时慌了手脚。

此时他手下将领谭世远也看出萧勃大势已去,索性发动兵变,杀了萧勃,向欧阳頠投降,于是岭南平定,陈霸先势力更上层楼。

紧接着,徐度在东关再次击败北齐军,将北齐好不容易集合起来的三千艘战船全部焚毁,北齐在江北的势力再遭重挫。

陈霸先连战连胜,形势一片大好,便开始着手对付最后的对手——湘州刺史王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壮哉,王琳!

王琳是已故梁元帝萧绎的姐夫兼妹夫,此人具有很强的人格魅力,手下有一批极为悍勇的亡命之徒,对他忠心耿耿。

作为当年萧绎麾下大将,王琳眼看着江陵被灭,王僧辩被杀,陈霸先把持南梁朝政,威望如日中天,心中深感悲愤。

他始终认为陈霸先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原本都应该属于他,故此,对陈霸先,王琳有一种莫名的痛恨。

此时,陈霸先再次以朝廷名义,征召王琳入朝,毕竟王琳一直是奉南梁为正朔,担任的也是南梁的官职。

而王琳依旧以诸般理由托词拒绝,更在郢州大造战船,训练水军,准备与陈霸先决战。

公元557年六月,陈霸先高调宣布王琳是不遵朝廷号令的逆贼,号令天下共讨王琳。

王琳深知陈霸先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厉害,政治上的被动必然影响军心士气,于是一面与北周控制下的西梁议和,又向北周要求迎回梁元帝萧绎的灵柩;一面向北齐献上驯象,以示臣服,并提出希望迎回在北齐避难的梁元帝萧绎之孙、已故太子萧方等之子永嘉王萧庄。

北周和北齐当然希望看到南梁内斗,本着“助人为快乐之本”的精神,不约而同地答应了王琳的请求。

王琳信心大增,公开回怼:“陈霸先,你名为梁相,实为梁贼!你手里有世祖皇帝的儿子萧方智,我这里也有世祖皇帝的孙子萧庄,还是世祖皇帝的陵寝所在,我王琳才是大梁的忠臣!”

陈霸先见口水仗无效,断然下令周文育为南道大都督,从豫章北上,侯安都为西道大都督,从建康西进,合击郢州。

王琳毫不示弱,亲自率军从湘州北上增援。

双方都是百战精兵,主帅都是久经沙场的宿将,在郢州城外酣战十余日,互相都奈何不了对方,战事逐渐陷入僵持。

但此时北周发生的一桩大事,令陈霸先受到了深深地刺激——是年八月,北周权臣、大冢宰宇文护公然逼迫北周天王宇文觉退位,拥立宇文泰长子宇文毓登基。

九月,宇文护将十五岁的宇文觉毒杀(详见《关陇长风》之《天王之死》)。

消息传到建康,南梁太傅、相国、陈公陈霸先陷入了深深地沉思。

他脑子里盘旋着一个问题:“北周发生的弑君惨案,对自己有什么警示?”

“自己如今已经是南梁实际上的掌权者,跟当年的高欢、宇文泰毫无二致。那么,自己到底该何去何从?”

“南梁经历了侯景之乱和萧氏内战,宗室几乎死绝,自己如要代梁自立,难度远远小于高欢和宇文泰。”

“而且这南梁如今的疆域,每一寸都是自己打下来的,我若登基,可以说古往今来,没有人比自己得国更光明正大、名正言顺。”

“如果继续挟天子以令诸侯,当然也无不可,但北周发生的权臣弑君的事,不正是因为宇文泰突然离世,诸子年幼,不得已让侄子秉政造成的吗?”

想到此处,陈霸先不禁一阵心寒。

陈霸先子嗣不多,只生了四个儿子,要命的是,前三子全部夭折,更要命的是,第四子陈昌竟然在江陵失陷时,被于谨掳去了长安。

“看来,为了身后事计,自己要当机立断了。只有早日登基,再想办法把昌儿赎回,立为太子,让他掌握权柄,树立威信,才能避免北周宇文护、宇文觉那样的惨祸!”

陈霸先想通了这一点,便下定了决心。

很快,十月戊辰日,陈霸先被晋封陈王。

三天后,十五岁的南梁天子萧方智禅位给陈霸先。

五天后,陈霸先即皇帝位,建国号为“陈”,史称“南朝陈”或“南陈”。

七天后,南梁末代皇帝萧方智暴毙而死。

事态进展得异乎寻常的顺利,一切都是那么水到渠成、理所应当,没有任何人感到意外。

然而,让陈霸先万万没想到的是,就在他登基后的第十三天,一个令他惊骇莫名的消息传来:

——郢州大败,周文育、侯安都、周铁虎、程灵洗、徐敬成等所有将领全部被王琳生擒!

刚刚建立的南陈,就遭遇了一场空前的惨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