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一集说了高欢手下的“四大天王”以及“十三太保”中的前六位,下面接着讲。

第七位是“两次击败南朝战神陈庆之的男人”——尧雄。

尧雄本是北魏朝廷官员,年少时就勇猛刚毅,精于骑射,而且轻财重义,胸怀磊落,在当时知名度很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一次他奉朝廷之命到并州出差,被大军阀尔朱荣看中,就把他留下,成了尔朱荣手下将领。

尔朱荣死后,尧雄转为尔朱兆部下。高欢反水尔朱家族,尔朱兆在广阿被高欢击败,尧雄钦佩高欢的为人,就率军投降了高欢。

高欢把他分配到“陆上猛虎”高敖曹手下当副将,随高敖曹南下,一举打败了割据荆州的贺拔胜、独孤信、杨忠等人,秋风扫落叶般地将他们统统赶去了南梁。

尧雄又和侯景联手,屡屡击败西魏对东魏的入侵,败在尧雄手下的西魏将领数不胜数。

高欢在沙苑之战惨败后,东魏境内很多州郡投降西魏,局势对东魏十分不利,高欢急命尧雄率军去收复失地。

尧雄在大梁(今河南开封)大破西魏大将怡峰、韦孝宽,又在一日之内攻取项城(今河南周口项城)、南顿(今河南周口商水)两城,生擒西魏两城守将,以一己之力遏制了西魏的东扩。

尧雄的高光时刻是在对南梁的作战中。公元535年,南梁名将陈庆之率军进攻东魏,尧雄率军迎战。

他先是在平乡(今河南项城西北)设伏,一举击败陈庆之的前锋部队,生擒南梁将领李洪芝、王当伯。

陈庆之听闻前锋全军覆没,十分惊诧,亲自率军来攻,尧雄出战。

他身先士卒,所向披靡,连受两处创伤,但士气更盛。最终,陈庆之不敌,抛弃辎重败走。

第二年,陈庆之又率军进攻东魏的南荆州(今湖北襄阳枣阳)。

高欢命尧雄前去增援,但尧雄认为∶“陈庆之善于用兵,我们去南荆州解围很容易中伏,不如去进攻白苟堆(今河南驻马店正阳),这是南梁的战略要地,但此时想必十分空虚,敌人知道我军进攻这里,一定会放弃南荆州!”高欢表示同意。

陈庆之听说东魏猛攻白苟城,果然被迫前来救援。陈庆之还没到,尧雄就已攻破城池,将守军全部俘虏,陈庆之只得再次铩羽而归。

此后,尧雄又击败南梁魏王元庆和的入侵,替高欢牢牢守住了东魏的西南边陲。

尧雄虽是武将,但性格忠厚,治理百姓注重诚信,为政宽仁,士兵和百姓都愿意为他效命。

他镇守边疆十年,功勋卓著,可惜四十四岁就英年早逝,河南一带的百姓一直很怀念他。

第八位是“啖猪肠小儿”——韩轨。

韩轨虽然被侯景蔑称为“啖猪肠小儿”,但其实还是一员很不错的将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有个妹妹叫韩智晖,是高欢年轻时的初恋女友,不过因为高欢家里太穷,韩家看不上他,拒绝了他的提亲,把韩家妹妹嫁给了别人。

后来高欢发达了,正好韩家妹妹死了老公,高欢就开着豪车,送上鲜花钻戒,把韩家妹妹娶回了家。

但韩轨并不是靠裙带关系上位,他自幼有志向,操守德行都很不错,性格沉稳,喜怒不形于色。

高欢在尔朱集团有限公司当部门经理时,韩轨就是高欢手下的业务骨干。

高欢在信都起兵,韩轨积极支持,在广阿之战、韩陵之战中都有上佳表现。

高欢北上攻灭尔朱兆,他跟随窦泰急行军奇袭秀荣川,逼得尔朱兆上吊自杀。

高欢见他处事沉稳,命他任泰州刺史。泰州即今天山西运城永济,东西魏之间的兵家必争之地——蒲坂就在泰州境内,可见高欢对韩轨的信任。

韩轨在泰州不仅军事上镇守有方,而且民政上也颇有建树,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抚慰百姓,把泰州治理得井井有条。

后来高欢打算把韩轨调回朝廷,消息一出,泰州百姓都极为不舍,有个叫田昭的串联全城百姓,上书挽留韩轨。

高欢就赐给泰州城百姓每人绢帛两匹,作为调离韩轨的交换,结果城中七千户百姓都推辞不受,还是乞求将韩轨留下。

高欢不禁赞叹连连,说:“我长这么大,还没见过这么得人心的地方官!”于是就让韩轨继续留任泰州。

韩轨一生,立功无数,但从来不仗着自己是高欢大舅哥的身份作威作福,始终谦恭自守,后官拜北齐大司马,在追随高洋北击柔然的路上因病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