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曾用出了大杀器喀秋莎火箭炮,两轮齐射下去,美军一个营直接灰飞烟灭。

当大家将这一战果汇报完毕后,陈赓将军却大怒道:“一发喀秋莎火箭弹可值8两黄金啊,你们这是在浪费弹药!”

陈赓将军为何这么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战期间,德国可谓是参战国中的一匹黑马,单单只是闪电战就击垮许多国家。

就连曾经辉煌一时的法国也没能抵挡住他们的进攻,希特勒也是由此来到巴黎,亲眼见到埃菲尔铁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联为了不招惹这个厉害的家伙,便主动与其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他们还一起瓜分了一个国家。

但斯大林严重低估了希特勒的野心,1941年6月底时,德国与他的仆从国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这就是著名的巴巴罗萨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刚开始还没缓过神来的苏联红军节节败退,德军则一路高歌,打到苏联首都莫斯科。

但苏联的恶劣环境大大削弱了德军战斗力,随着库尔斯克会战苏联红军获胜,战略大反攻正式开始。

起初德军虽然节节胜利,但这个过程并不顺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研制的喀秋莎火箭炮来到正面战场。

起初德军以为这只是普通的门炮,所以并未在意。直到一名士兵看见,一发喀秋莎火箭弹把一个火车站摧毁了。

随着其他火箭弹的落下,无数德军掉进火海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喀秋莎成为苏联红军反攻的有力杀伤武器,它与普通的门炮不一样,只要喀秋莎出手,敌军阵地必有伤亡。

随着时间越来越长,许多德军士兵体验到喀秋莎的恐怖之处,所以他们说道:“这哪是火箭弹,分明是通向地狱的管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喀秋莎火箭炮在苏德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后来火箭炮因此名满天下。

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志愿军战士曾有幸使用过这种高档武器。

长津湖战役结束后,人民志愿军的英勇无畏精神彻底感了斯大林,于是苏式武器被运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斯大林为我军提供了36个师的武器装备,同时他还派遣飞行员秘密入朝参战。

刚开始时斯大林并没有提价格问题,所以大家都以为这是免费送给我们的。

我们出军队阻击“联合国军”,苏联负责出钱出装备,非常合情合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当我们沉浸在新装备的喜悦中时,斯大林却突然说道:“这些武器装备可都是要付费的。”

不愧是老狐狸,一手算盘打得真好,最后我们既要出人又要出钱。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斯大林的格局远远不及毛主席,这就是两国领袖之间的一大差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美援朝战争前后,我国对朝鲜提供大量无偿援助,这充分体现出中朝人民的深厚友谊。

不仅是朝鲜,就连当时的越南、老挝等国也得到不少我们的无偿帮助。

起初越南被法军打得分不清方向,后来胡志明亲自到北京向毛主席求救,主席闻之没有犹豫,立马答应支援他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美国从中横插一手,越南内战爆发。

胡志明见状再次向毛主席求救,这次同样是提供各种资源帮助,同时还有军事顾问。

在我国军事顾问的指导下,越南最终取得全面胜利,后来的老挝同样也是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试问:“哪个国家会像我们这样,求之必应,而且都是无偿援助?”

个人感觉全球只有我们国家有如此之大的格局,不论以前还是现在,这个良好的习惯我们一直保持着,以后还会继续发扬下去。

斯大林知道我国当时比较贫穷,所以他主动提出了信用贷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意思就是说,这笔钱还不还全看我们的个人信用,说白了就是逼着我们还。

这笔钱要是不还的话,到时候他们肯定会借题发挥,比如说我们不讲信用之类的。

至于具体的价钱,斯大林还好心给打了个半折,利息每年为百分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我国人民勒紧裤腰带,还了好几年才还完这笔巨债。

不过从某方面来讲,苏联提供的武器装备是非常有帮助的,其大大加快了抗美援朝战争的结束。

如果不是有这些武器弹药相助,估计还得要多打上几年,而且我们自己生产的弹药支撑不了这么长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我国工业基础薄弱,各大工生产的弹药,只够志愿军所需弹药的百分之十。

所以经历了几次战役后,后勤补给开始严重匮乏。若不是后来苏联及时提供帮助,估计战士们只能拿着刺刀上战场了。

除了要武器装备弹药外,我国还向苏联索要了相关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既然你提出了要给钱,那我们提出要点关键技术,这应该不过分吧?

比如喀秋莎火箭炮,发火箭弹太贵了,8两黄金是400克,放在现在差不多是20万左右,更别说那时候刚建国了。

于是我国就向苏联索要了制作火箭弹的图纸,经过数年的研究,我们也能自己研制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抗美援朝战争结束时,我国各大军工厂生产的弹药,差不多能满足志愿军所需弹药量的一半。

这在当时来说,进步已经够快了。

我们自己生产的多了,就意味着从苏联那里买的越来越少,间接的减少了一笔欠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志愿军在装备上苏式武器后,整体战斗力大大提升。

由于我军炮兵素质普遍偏低,所以喀秋莎火箭炮到来后,苏联士兵还得亲自指导。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我军终于能够驾驭这个恐怖武器。

美军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喀秋莎火箭炮悄悄被运到战场边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轮齐射下去,差不多有380多发火箭弹飞了出去。然后拿起望远镜一看,火箭弹所到之处尽是一片火海。

喀秋莎的恐怖之处在于,发射速度非常快,而且射程较远,杀伤力非常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普通门炮相比,喀秋莎就是神一般的存在。

第一次轰炸完后,共有100多名美军士兵成了炮灰,美军看到这一幕后都愣住了。

他们与志愿军交战快一年了,还从未见过如此厉害的大型杀伤武器,于是他赶紧将这件事汇报给了上级,同时请求增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奇微听说这件事后,赶紧派人秘密调查。一段时间后他得知,志愿军早就已经装备上了喀秋莎火箭炮。

李奇微听说这件事后直接惊问:“既然喀秋莎已经来了,也就是说苏联已经入朝参战了?”

就这几门喀秋莎火箭炮,直接把李奇微吓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得知苏联并未派军参战后,李奇微躁动不安的心情才得到缓解。

虽然说装备这么厉害的武器,但志愿军战士们并未因此松懈,反而增强了警惕性,这是为何?

最致命的还是那个问题,志愿军没有制空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喀秋莎火箭炮一旦被敌军侦察机发现,后果不用多想,肯定是被毁掉。

所以在使用喀秋莎火箭炮时,一定得格外小心,要确保每次都不被敌军侦察机发现。

于是志愿军战士就给喀秋莎火箭炮做了一身衣服,除了前面的挡风玻璃,其他地方均被杂草覆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每次行动都是在晚上,白天一般很少活动。大部分时候要走人迹罕至的土路,越隐蔽越好。

除此之外,发射喀秋莎火箭炮时也是在晚上,而且打完之后要迅速转移,总结成四个字就是:快去快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领会到喀秋莎火箭炮的厉害后,许多美军开始怯战。有时候他们龟缩在防御工事内不出来,为此志愿军开始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美军的打法就是,先放几轮炮弹助助兴,然后让步兵慢慢压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志愿军也开始用这种办法,先用门炮对着敌方阵地一顿狂轰乱炸,然后让司号员吹响冲锋号。

这时敌军误以为志愿军发起冲锋,实际上冲锋号就是吹给他们听的,而志愿军战士并未发起冲锋,这就叫引鼠出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等美军出来后发现,他们面前一个人也没有。几秒钟过后,喀秋莎火箭弹宛如死神降临一般,直接落在美军阵地上,又是一次大伤亡。

在上甘岭战役期间,战况由于空前激烈,于是志愿军迫不得已调来24门喀秋莎火箭炮。

本来说是只发射一轮,结果战士们发射了两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轮齐射也就是将近800发火箭弹,差不多炸死500多名美军。

这个战果已经相当不错,因为普通的门炮一轮齐射下去,对面可能是零伤亡,这一点美军深有体会。

据当时统计,要想炸亡一名士兵,美军大概需要投掷200发炮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对比不难看出,喀秋莎火箭炮的效率已经够高,但问题就是,一发火箭弹的造价实在是太贵了。

而且我国当时无法自主生产这种火箭弹,所以陈赓将军严厉批评了炮兵战士们,毕竟每一发火箭弹都是人民的血汗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段历史虽然已经过去,但我们应该时刻铭记,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先辈们用血肉之躯换来的。

除此之外,如今祖国的强大也是他们换来的。

现在的我们,拥有原子弹、核潜艇等高端武器,这些都是我们自主生产的。

我们用努力诠释了我们现在究竟有多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