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极寒之城》开篇有这么一段话,以交代故事背景:
“1945年苏联军队出兵中国东北,向日本关东军发起攻击。8月15日,日本军队宣布无条件投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仔细看的人,会发现这段话讲得很“鬼刁"。说的确是史实,但这么前后放到一起,让人很容易产生因果关系:因为苏联出兵,导致日本投降。而历史的真相是,导致日本投降的直接原因,是美国向日本本土扔了两枚原子弹;更主要的原因,则是中国对日本的殊死抵抗。这些初中历史课就有,苏联不过是趁机摘取了胜利果实,不信我们看看时间线,就一目了然。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发表《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就是我们常常听到的《波茨坦公告》。主要内容是,声明三国在战胜纳粹德国后一起致力于战胜日本,以及战后对日本处理方式的决定。虽然苏联代表参加了波茨坦会议,但当时它并未对日宣战,所以公告也就只有中美英三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后,重点来了: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弹。就在此期间,8月8日,苏联正式声明加入《波茨坦公告》,迅速对日宣战。9日,苏联红军进入中国东北,大举向日本关东军发起进攻。
8月14日,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5日,日本天皇向全日本广播,宣布无条件投降,结束战争。9月2日,在东京湾的美舰密苏里号主甲板上,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9月9日,中国战区受降仪式在南京中央军校大礼堂举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极寒之城》的那段话是不是很“阴险”?特别是“1945年苏联军队出兵中国东北”这句,只说年份,却不说具体日期,让人误以为苏军在中国东北打日军很长时间,其实真正开打也就5天,人家就因为原子弹投降了。
哪有人把自己的抗战成果,全归功于别人的?何况苏联已经“亡”了,解体了,《极寒之城》这样献媚又是给谁看?难怪这部电影尽管云集了夏雨 、李立群 、谭凯 、张国柱、金士杰、高捷等一众大陆、台湾名角,可豆瓣评分却只有6.4分,票房仅600多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必须要补充说明的是,请神容易送神难。苏联红军进入中国东北之后,按照《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及其附件的规定,本应于1945年12月撤离。但推迟到1946年3月12日,才开始从沈阳北撤回国。到同年5月3日,从中国东北地区(大连、旅顺除外)撤退完毕。
至于驻大连和旅顺地区的苏军,更是直到1955年5月26日才全部撤离,长达10年之久,驻军的人数最多时达到30万。哪来的兄弟友谊、免费午餐?全是有偿服务、国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