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二十四节气之首,也是春天的第一个节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立春,是生发的季节,意味着万物生长、风和日暖。春天,万物要开始复苏,但是另一方面,身体的痼疾也容易在这个季节生发出来;黄帝内经曰:“冬伤于寒,春必病瘟”。因此,立春养生很重要;那么,立春要怎么养生呢?跟随武汉颐年堂中医门诊部胡国华主任一起来看看:
《素问·玉机真藏论》云:“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养生当养肝!
立春养生
立春阳气渐生而阴寒未尽,人体一个冬天的“闭藏”,补肾气、养精气……都是为了立春之后的“生发阳气”做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国华主任说:《黄帝内经》认为:“肝主生发”。因此,立春阳气生发的助力者,非肝莫属。“肝和而气生,发育万物,为诸脏之生化”,阳气生发得好,我们体内的正气就足,才可以把平时躲在深处的寒邪、瘀滞、风邪等驱赶出去。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反之,则疾病缠身,病榻缠绵。故立春养生应该注重两点,即生发阳气和调顺肝气。
初春养肝 早睡早起
《黄帝内经》有云:"春三月,夜卧早起,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人体要顺应天时,上床睡觉的时间,尽量不要超过23点,这样凌晨1-3时,可以进入深睡眠状态。这个时间段,是养肝血的最佳时间段。
中医认为,人卧则血归于肝,充足睡眠是最好的保肝良药,也是预防春困的好办法。
少酸加辛,助阳养肝
中医认为,酸性收敛,入肝经,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因此,立春饮食应少吃酸性食物,多吃辛甘发散、温补阳气之品。如香菜、韭菜、洋葱等。值得一提的是萝卜生食辛甘而性凉,熟食味甘性平,立春时节食用萝卜不但可解春困,而且有理气、祛痰、止咳等功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时节,可食用一些养肝柔肝、疏肝理气的药材和食品。药材如何首乌、枸杞、香附等;食材如花生、姜、葱等均是不错的选择。此外,护肝养脾同样重要,可选择大枣、山药等味甘养脾之品做成大枣粥、山药粥食用。
乍暖还寒 适当春捂
立春时节阳气渐生,而阴寒未尽,正处于阴退阳长、寒去热来的转折期。乍暖还寒,不要过早地减掉冬衣,一旦遭遇寒凉的侵袭,毛孔自动闭合,体内的阳气得不到宣发,以致产生“阳气郁”的现象。
所以,防寒保暖仍是立春养生的重点。立春之后的一段时间,天气冷暖不定,要当心“倒春寒”的侵扰,牢记“春捂秋冻”,仍要注意保暖防寒。此时衣着主张“下厚上薄”,以助春阳升发之势。
适量运动,以助流转
动能升阳。春季万物发陈,正是呼吸自然之气养阳的好时机。空气清新,万物复苏,人体经过一个冬天的蛰伏,也应该到户外运动一下。
春季开始锻炼时,可以从一些舒缓的小运动开始,要循序渐进,注意阳气提升,避免剧烈运动而伤阳;可以选择散步、爬山、打球、跑步、做操、打太极拳等,可以舒缓筋骨,吐故纳新。
顺应节气,戒怒忌忧
胡主任说中医认为:“肝主情志”“怒伤肝”。因此,养肝的关键就是要保持心情舒畅,力戒暴怒或心情忧郁。春季人们容易倾向两种消极的情绪,一是春季阳气升发,容易造成肝火上亢,情绪激动,动辄大发脾气;另一种是春季容易导致情绪低落,悲观失望,甚至自暴自弃。
预防这些不良情绪可以多与亲朋好友沟通,自己不要钻“牛角尖”;其次要在天气适合时走到大自然中,享受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美好春天。此外,适量的运动也有助提升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