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四肢协调能力越来越差,行走时步态不稳,有可能增加摔倒及摔倒后发生骨折的风险。加上老年人本身患有多种基础疾病,骨折的“杀伤力”对他们来说是巨大的。
骨折本身并不致命,“要命”的是并发症
一个多月前,93岁的刘奶奶(化名)在家中不慎摔倒,右侧髋部着地,当即感到髋部疼痛,右下肢轻度外旋畸形,不能站立、行走。当地五接镇卫生院DR检查结果显示,右侧股骨颈骨折。随后,为寻求进一步诊治,老人经医联体绿色通道上转至南通六院骨科住院,准备手术治疗。
“老人年纪比较大,双肺支气管扩张伴有感染,手术风险及术后康复等一直是我们和家属比较担心的问题。”南通六院副院长、骨科主任韩元龙介绍,骨折后,老年人的活动能力下降,需要安排专人陪护,会增加家庭负担。如果选择保守治疗,老人一般需要卧床静养2-3个月,不仅恢复慢,而且对于多种基础疾病缠身的高龄老人来说,一旦护理不到位,还容易出现肺部感染(加重)、压疮、尿路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严重甚至可以导致死亡。因此骨折后,在老年人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创造条件进行手术治疗,以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手术治疗不仅能快速缓解疼痛,还能大大缩短康复时间。只要做好术前充分评估和围手术期的管理,即使是高龄老人,也同样可以耐受。”打消家属的疑虑后,南通六院骨科团队为老人实施了右侧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一周,老人康复出院,返回通州区五接镇卫生院继续康复治疗。
1月31日周三上午,恰逢韩元龙主任在五接镇卫生院坐诊,刘奶奶在家属的陪伴下前来复诊。“按照医生的嘱咐,术后尽快让她借助助行器下地行走,现在走得越来越好了。”家属指着正拄着助行器行走的刘奶奶说,并将印有“医德高尚,技术精湛”字样的锦旗送至韩元龙主任手中,以表谢意。
弯腰、提重物就骨折,警惕老年骨质疏松
髋部骨折和腰椎骨折又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都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类型。近期,南通六院骨科病房内收治了多例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高龄老年患者,骨科团队为他们实施了经皮椎骨成形术。他们中,有人是因摔伤或扭到腰,还有人是在弯腰取物品后出现腰背部疼痛,而84岁的李奶奶(化名)已是第二次发生腰椎骨折了。
“由于骨质疏松,老年人骨骼钙质流失、骨头脆性增加,脊柱抗压强度下降,有时只是轻微负重、摔跤或过度弯腰就有可能引起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严重骨质疏松患者甚至连打个喷嚏或咳嗽都有可能引起骨折,主要表现为腰背部剧烈疼痛,无法翻身、坐起、下地行走等症状。”韩元龙主任表示,发生腰椎骨折后,应尽快至医院评估伤情,与髋部骨折一样,在排除手术禁忌症的情况下,应积极手术治疗,如经皮椎骨成形术、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以达到增加椎体强度和稳定性、防止塌陷、迅速缓解腰背部疼痛的目标,术后当天即可下地行走,避免因长期卧床导致严重并发症。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而言,除积极手术外,还应积极治疗骨质疏松,并时刻提高警惕,防止摔倒,避免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
他建议老年患者,应重视骨质疏松的筛查与诊治,尤其是70岁以上的,要定期进行骨密度测试。一旦发现骨质疏松,及时药物干预,均衡饮食,补充钙剂和蛋白质,避免骨质进一步流失。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