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海椒

醉沤斋,上海第二家著名四川馆,由前清川籍省官开设,存续时间极短,后世影响颇深。它在改朝换代时,载遗老旧情,容进步新声;于海纳百川处,守经史子集,榜川菜川厨。循西蜀文脉,肇沪上先河,继古开今,别创一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国元年,式式轩亮相福建路,沪上酒菜业始有四川馆。翌年正月初一,即1913年2月6日,醉沤斋在山东路(三马路望平街口)先行交易,十二日后正式开张。主人王秉恩撰文一通,阐发旨趣,招徕顾客,被《新闻报》奉为最雅广告,录供众赏:

自昔成都美酒,义山传送老之诗,蜀水芳鲜,左思赋御宾之句。食戎州之谏笋,涪翁知味以回甘,颂樊口之花猪,坡老教人以善煮。前贤逸韵,流寓闲情,以古方今,又何多让。本斋用特访求名酿,选集川庖,思乡味于秋风,设肆筵于春日。轩窗固徵其雅洁,器具更取其精良,供给完全,招待周到,及士女来宾之杂充,有内外坐次之区分,乘兴而来,朵颐以去。噫嘻,庸保杂作,不嫌自诬,闾井浮湛,当蒙相谅。公羊卖饼,何惭当代大官,司马当垆,难喻蜀中父老。此启。

不足二百言,典故丛集,寄以流寓之身,效法前贤之坦然,以君子之心,近事庖厨之豁达。续将新馆娓娓道来,言凿情切,开宗明义。此文为川菜史上首通软文广告,亦为沪上首度标榜川厨者,后继川馆始以四川名厨为号召。

1913年2月11日《新闻报》醉沤斋广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13年2月11日《新闻报》醉沤斋广告

许慎《说文》云:醉,卒也,卒其度量,不至于乱也,一曰溃也;沤,久渍也。醉、沤连用,始见五代,陶谷《清异录》载:王震为天福国子博士,好观雨中沤,疏稠出没。每雨,就四阶狭拥处,寓目而心醉焉。张麟瑞戏之曰,公宜以此亭为醉沤。

酒至极量,溃或不乱,虚实有无,一念之间。王秉恩字雪澄,生于华阳官宦之家,同治十二年举人,张之洞幕府干将,清末主持广雅书局,任广东巡警道、提法使,辛亥避往上海,以遗老自居。逊国、去职、离乡,百感交集,醉沤作招,其义自现,馆门有四字楹联为注脚,联曰:

人我皆醉,天地一沤

醉沤二字分嵌联末,表以杏树板绿隶书,意味隽切,气概不凡。该联书者有三说,一说似李瑞清笔,一说为周善培撰,一说王秉恩自书——王、李二人可能性更大,盖周自称非遗老——勿论出自谁手,实属雁足格上乘之作。

上海三马路旧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海三马路旧影
上海望平街旧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海望平街旧影

王秉恩精校勘,富收藏,兼工诗书,为沪上大藏家。其在虹口兆丰路(今高阳路)寓所,“数十箧藏书,自大门以内,列庋若甬道,木箱充栋,不啻商家之货栈,为沪上仅有”。醉沤斋陈设精雅有致,四壁张悬之名人书画,或依其所藏,以成该馆特有气质,在望平街独树一帜。

望平街为遐迩闻名之报馆街,先后涉及报刊近百家,大者如《申报》《新闻报》《时报》《神州日报》《时事新报》等。醉沤斋门外,新旧消息集散,新旧思想交锋,新旧人物往来,甚嚣尘上,夜以继日。醉沤斋馆内,新老嘉宾群集纷至,遗风洋溢并以新潮涌动,泾渭分明亦能各行其是

1913年2月25日,醉沤斋开张仅七日,樊增祥、易顺鼎、陈三立、李瑞清等即在此置席,为王闿运饯行。王闿运乃文坛耆宿,曾主持成都尊经书院、衡州船山书院,桃李芬芳,声望颇高,人称湘绮先生,沪上遗老多有承教。当时,王闿运抵沪已月余,诸遗老置酒高堂,乐饮朝夕。醉沤斋欢宴后,壬老即离沪归汉。

王闿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闿运
易顺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易顺鼎

王秉恩老友缪荃孙,仍是醉沤斋活跃者,或邀徐乃昌、张钧衡、张元济等纪念黄丕烈生辰,或约瞿鸿禨、吴庆坻、林开謩等题咏顾炎武画像,或招钱溯耆、吕景端、汪洵等唱和小饮。王氏亦常以东道主设宴,客中超社及逸社成员居多,尚有淞社及希社成员。不仅有达官闻人,醉沤斋还出现了许多新面孔。

徐乃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乃昌
瞿鸿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瞿鸿禨

1913年10月8日,南社第九次雅集晚宴醉沤斋,到者有陈去病、高旭、姚光等十余人。南社为近代名社,社员至多时愈千人,其革命性与超、逸、淞、希诸社之遗民性有根本区别,社员中就有多位革命报刊主笔。时值柳亚子脱社,本次雅集旨在邀柳氏复社,尽管柳氏仍在拒绝,但自此出现转机,为其回归埋下伏笔。

南社雅集留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社雅集留影
柳亚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柳亚子

1914年,四川老乡但懋辛来谒王秉恩,赠银三千。原来,辛亥黄花岗之役,但氏因伤被捕,时任广东巡警道的王秉恩,在其供词前亲加“自首”二字以资开脱,辗转周旋,得总督张鸣歧批准不杀,押解回川。时人不明内情,以但氏怕死而不屑。后经蜀军政府财政部长李湛阳(但案亲历者)证实,但氏方得释嫌,获任军政府参谋长,后长执川军,此次莅沪,特向王秉恩致谢。

但懋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懋辛

醉沤斋比式式轩晚开业一年,因王秉恩关系,二者客群相同,烹调相仿,菜价皆极高昂,上席常在十元开外,“士夫商贾请客,非此种菜馆不足以表盛馔,不足以称阔人”。幸运的是,醉沤斋食客们零星记录了其菜肴品名,计有红烧鱼翅、叉烧云腿、干煸鳝鱼、东坡肉等品,言之极佳、甚美、脍炙人口。

菜肴之外,醉沤斋川味小品亦获激赏,如四川辣豆瓣,即为叶昌炽、沈曾植钟情。叶氏有记,“席有蜀中辣豆瓣,此吾之昌歜羊枣也,不禁颐动。雪翁即持赠一瓶”。沈氏诗云,“乡味椒浆藙食亲”。叶氏尚有一重要记录,“此肆即其家庖,珍错杂陈,无非寻厨常馔也”,以示醉沤斋厨师为王秉恩家厨,擅制珍错。

川菜名菜干烧鱼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川菜名菜干烧鱼翅

王秉恩不仅为前清省官、洋务干将、文人、藏家,亦为美食大家。于食不图大嚼,钻小道求精微,不拘地域流派,极尽耳濡目染口尝之能。曾席间谈食,纵论肴核,朔源广东食蛇风气,详及正三蛇制法,非亲为不能言,比较四川、陕西鱼品优劣,非亲历不足信。王氏深谙鼎簋觯觚,个中精髓授及家厨,益以藏物熏陶,厨师造诣自高。

王秉恩造就名厨有三,皆为川人,式式轩廖海澄,醉沤斋向春和,锦江春王厨(其名暂缺)。廖海澄继式式轩后自创都益处,造民中沪上川菜之极(另文详述)。王厨与人合开锦江春,1913年3月下旬开业,仅比醉沤斋晚月余,址设四马路西合兴里,西式楼房门面五楹,为民初川馆规模之冠,后因伙友分歧,王厨离沪赴港。向春和初掌醉沤斋,后受聘小花园之古渝轩,1919年于三马路设滇蜀兴华川菜馆,1921年又盘下原京苏味大雅楼,改设西蜀大雅楼春记川菜馆,名噪一时。

川菜名菜金钩瓜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川菜名菜金钩瓜烹

式式轩、醉沤斋、锦江春、古渝轩、都益处,为民初沪上川馆五虎上将,廖海澄、向春和、王厨,为沪上川菜三大宗师。斯馆斯人,无不与王秉恩相关,于川菜在沪发展功不可没。王国维曾赴王秉恩家宴,事后向罗振玉致信,“昨由艺处至王雪老家午餐,肴馔精美,恐为沪上第一”,“虽为便饮,实则丰腆愈于常餐”。王国维对王秉恩敬重如师,盛赞绝非恭维。当时,醉沤斋已歇业三年,三大宗师各奔前程,王家厨房竟还有好手,其底蕴可见一斑。

王国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国维

醉沤斋歇业时间,约在1915年10月前后,时人猜测王秉恩做官去。实际上,王秉恩入民后不乏做官机会,却不失遗老之志。如1916年7月,湖北省长范守佑因病身亡,当局拟以王秉恩继任,王氏未允,终由鄂督王占元兼任。

醉沤斋关门后,王秉恩应陈夔龙之邀,时现于重组之逸社集会,或与朱祖谋主干《中国文学研究社专修科函授讲义》,自撰《论骈散文诗乐府书法碑帖得失》,或投身四川善后协会、全蜀会馆及四川旅沪公学等团体,参涉蜀事。然其着力之多,仍系前朝,如为溥仪大婚募集资金,向当局争取清室优待条件,赴天津拜谒溥仪等。1928年清陵被劫,王秉恩闻之积哀成疾,翌年冬病故。

西太后陵墓楼台上被毁后之一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太后陵墓楼台上被毁后之一部
1929年林屋山人挽王秉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9年林屋山人挽王秉恩

王秉恩与五虎上将、三大宗师,为近代川菜转折之缩影。前朝显宦,因时代变革,境遇变故,旧时堂前燕,飞入百姓家,家厨变馆厨,私菜变公肴。初时,虽为少数富贵专享,但原本深藏之上等川菜,终得渐露真容。后众家厨自创酒馆,由庖人变主人,继以衣钵相传,遂成讲究科班之行业川菜。沪上廖海澄、向春和,成都关正兴、王海泉,皆属此类,故以宗师名之。

同式式轩一样,醉沤招牌多年后亦现身成都慈惠堂,且与梓潼桥式式轩相去不远。清民之际,此种情形比比皆是,川人川厨东奔西走,饮食招牌你来我往,如聚丰园、都益处、陶乐春、蜀腴、凯歌归等诸名店,非自川入沪,即由沪来川,它们各据大江上下,其店、其人、其菜,或昙花一现,或长盛不衰,其名、其思、其味,幻如扶桑若木,东西遥望,生生不息

民国日报馆,似醉沤斋旧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国日报馆,似醉沤斋旧址
王秉恩晚期著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秉恩晚期著述

本文系“消失的川菜名店”系列之一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仅供示意
转载须经本人同意且注明:川味文化・泡海椒
看川菜老传统,听川味龙门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