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迎来了史诗级同城化

一座由3大都市圈

(广州都市圈、珠江口西岸、深圳都市圈)

众多城市(广州、中山、珠海、江门、深圳

肇庆、佛山、东莞、惠州)

串联起来的巨无霸大型城市正在成型

2月22日

广佛南环、佛莞城际通过静态验收

未来连接佛肇城际、莞惠城际

串联起广州、肇庆、佛山东莞惠州五大城市

2月25日

南珠(中)城际“五盾齐发”,建设进入高峰期

建成后将与广州18号线、广花城际

芳白城际贯通运营

远期还将衔接深南中城际

连接起广州、中山、珠海、深圳

未来大湾区,不再单兵作战,大兵团作战或是趋势

广州作为这个巨无霸大型城市的核心

野心之大,已昭然若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人要问了:

大湾区又新增哪两条新“超级地铁”?

第一条:广佛南环(佛山西站-广州南站)

佛莞城际(广州南站-东莞西站)

佛肇城际(肇庆站至佛山西站)

莞惠城际(东莞西站至小金口站)

四条城轨组成的“超级地铁”

横跨广州、肇庆、佛山、东莞、惠州五大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广佛南环(佛山西站-广州南站)

设张槎站、北滘西站(原北滘站)

顺德北站(原东平新城站)、陈村站

番禺站(原广州南站)5座车站,全长35公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佛莞城际(番禺站-东莞西站)

从城际番禺站(位于广州南站东南侧地下)引出

有广州长隆站、东环站、官桥北站

广州莲花山站、麻涌站等5座车站

止于东莞西站,全长37公里

目前均已顺利通过静态验收

正式进入动态验收阶段

那么,何为动态验收?

官方的定义是这样说的:

动态验收是铁路建设项目静态验收合格后

对全系统开展联调联试、动态检测

试运行试验的全面检查和验证

根据广东省交通运输厅

《铁路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办法》

铁路工程竣工验收分为静态验收、动态验收

初步验收、运营安全评估、正式验收等五个阶段

广佛南环、佛莞城际动态验收后

还有两个步骤就可开通运营了

(注:正式验收是在开通初期运营一年以上才进行)

据官方消息,预计最快将在5月通车运营

目前广佛南环、佛莞城际已成型

佛肇城际、莞惠城际已开通

近日,广州地铁下属的广东城际

正式接管佛莞城际、莞惠城际

加上之前接管的佛肇城际、广清城际、新白广城际

珠三角城际琶洲支线、广佛南环

广州东环城际广佛东环等

未来广州地铁将逐步接手运营大湾区

14条、700公里城际铁路

据新周刊报道

未来五年,将有1300多公里“地铁化”的城际轨道

在大湾区铺设开来

地铁化就是实施“一张网、一张票、一串城”

使用羊城通、广州地铁乘车码等

就可以扫码进站乘车

综上所述,这条西起肇庆、东到惠州的

东西向城际大动脉本质上已经地铁化

就是一条新超级地铁

第二条是南珠(中)城际

也即我们所熟知的广州地铁18号线南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珠(中)城际始于广州的万顷沙站

止于中山市兴中站

设计时速160公里

全线设万顷沙、十二涌、二十涌、香山

火炬、张家边、中山、岐江新城

石岐、兴中等10座车站

预留十涌站、火炬东站和世纪路站

线路预留自香山站向珠海方向延伸条件

南珠(中)城际建成后

将与广州地铁18号线

广花城际(即18号线北延段,广州东站-花城街)

芳白城际(即22号线北延段,芳村-白云机场)

多线贯通、并行运营

远期还将衔接深南中城际直通深圳

(深南中城际,以前叫深中城际,广州反对后

加上了南沙,目前在南中城际二十涌站南侧设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理解为这就是超级地铁18号线

连接起广州、中山、珠海、深圳

未来,广州市区到中山市中心只要50分钟

到珠海中心60分钟;到深圳市中心75分钟

按照计划,广州段(万顷沙-二十涌)

需在2025年10月前开通

服务2025年第十五届粤港澳大湾区全运会

目前土建工程累计完成25%

22号线,也是一条超级地铁

延伸至东莞、深圳成为连接广深的跨市地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广州还有两条超级地铁

一条是地铁7号线(燕山-美的大道)

横跨广州、佛山两大万亿级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一条是28号线(即佛穗莞城际)

为湾区东西快线

是大湾区含金量最高的轨道,没有之一

也是广州都市圈线路最长(全长107公里)的地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8号线串联的城市有7个

(广佛莞深、珠海、江门、肇庆)

其中万亿级别城市(广佛莞深)4个

能级比18号线、22号线更高

堪称湾区交通大动脉

把深圳都市圈、广州都市圈

珠江口西岸都市圈三大都市圈连成了一体

时速最高160公里

广州段里程50.2公里

未来可能还会连接惠州、深圳

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延伸性非常强

可通过与广佛肇、广佛江珠

广深中轴等多条城际线路互联互通

具体开工时间未定

总结来看,广州有5条超级地铁来串联大湾区

成为大湾区名副其实的枢纽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别小看这五条超级地铁的作用

它们串联的城市非常多

佛肇城际、广佛南环、佛莞城际、莞惠城际

串联起肇庆、广州、佛山、东莞、惠州五大城市

18号线连接起广州、中山、珠海、深圳

22号线连接广州、东莞、深圳

7号线连接广州、佛山

28号线串联广州、佛山、东莞

众所周知,这些超级线路串联都是经济发达区域

人口密集区域,产业园区等等

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之间的流动会更为频繁

正是有了这五条超级地铁

使得大湾区9大城市

(广州、中山、珠海、江门、深圳

肇庆、佛山、东莞、惠州)

顺利“合体”,形成了一个巨无霸大型城市

战略意义已不言而喻

第一、人才的流动会更加频繁

2024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有一组数据非常吸睛:

广东有1.27亿常住人口、每天约1.5亿实时在粤人口

广东人口最集中的区域在哪里?

珠三角地区,占了广东人口的60%以上

比如说广州、深圳、东莞人口都是过千万级别的

佛山也接近千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条超级地铁互通直达各个珠三角城市

势必会加速人才、信息等要素在各市间的流动

第二、串联起各大重要能级区域

加强功能联动和资源整合

产业的协同发展会更为紧密,能形成合力

7号线:广佛科创人才线

串联起科学城

黄埔临港经济区、广州大学城、国际创新城

长隆万博CBD、广州南站、陈村、北滘等产业板块

18号线:湾区南北CBD丛贯线

串起了广州东站CBD、琶洲CBD

珠江新城CBD、长隆万博CBD、明珠湾CBD

往南还有中山、珠海等能级区域

这其中既有珠江新城的金融商务功能

又有琶洲的互联网经济

还有万博商圈的高端商贸零售

南沙万顷沙的智能汽车和进出口物流

22号线:广州南北枢纽联络线

依次串联东莞滨海湾新区、深圳沙井

南沙新区、白鹅潭CBD

白云城市中心、广州空港经济区等主要组团

连接起庆盛枢纽、广州南站、广州火车站

白云站、白云机场等枢纽

这都是产业爆发点,不同的产业功能和形态

可使广州、东莞、深圳互相打通

三地的资源快速流通,形成新的合力

28号线:湾区东西CBD横贯线

西联佛山,东进东莞

串联佛山新城CBD、千灯湖CBD

白鹅潭CBD、琶洲CBD、广州第二CBD

广州东部中心、松山湖高新区、东莞万江CBD

等未来城市最具活力和发展的区域

进而串联南山深圳湾总部基地、科技园等

聚集起资本、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

佛肇、广佛南环、佛莞、莞惠:

湾区都市圈城轨大动脉

串联起肇庆新区、三水新区佛山新城

广州南站商务区、长隆万博CBD

莲花湾片区、西平CBD

东莞松山湖、惠州西湖等城市核心区和重要组团

还有佛山西站、广州南站

莲花山站、东莞西站、常平等枢纽

堪称大湾区一号线

第三、满足了庞大跨城出行需求

放眼大湾区,跨城通勤族非常多

《2020年广州市交通发展年报》公布的数据

可作为参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东省内各城市对外出行OD分布图

广州与湾区城市的交通联系达到294万人次/日

广佛之间每天的跨城出行人次达到176.3万

是广州对外出行总量的44%

广莞之间每天的跨城出行人次46.1万

深莞之间每天的跨城出行人次120.8万

广深之间每天的跨城出行人次19.5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有如此之多的超级地铁

除了满足跨城通勤外

未来各大城市之间跨城出行人次会更加庞大

第四、构筑庞大经济体,起到1+1+1>3的作用

2023年,广东GDP率先突破13万亿

珠三角9市GDP占全省比重达81.24%

广州GDP突破3万亿元大关

深圳成为万亿级消费城市

佛山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总值跨越3万亿台阶

江门成为广东第六个工业投资突破千亿的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广东21地市2023年经济“成绩单”中不难看出

深广佛莞惠经济总量位居全省前五

广州、深圳两个中心城市经济总量均超3万亿

佛山、东莞也分别有1.33万亿和1.14万亿

惠州经济总量超5500亿

珠海经济总量超4200亿

江门经济总量超4000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超级地铁能快速构筑起庞大的经济体

方便扬优势,补短板

共同发展、做大做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

这个巨无霸大型城市的绝对中心无疑是广州

广州作为枢纽之城

被赋予全球综合交通枢纽的使命

广州,国际航运枢纽、世界铁路枢纽

连接世界的“南大门”

也是国家点名的三座(北上广)

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

国家钦点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20个

广州是广东的唯二代表(另外一个是深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因为如此

发挥枢纽之城的辐射能力

便捷直连湾区城市

这靠什么,无疑是跨市地铁

打破行政边界,将不同区域连成一体

目前,广州的跨市地铁主要由几个枢纽来串联

广州南站:佛莞城际、广佛南环、22号线、7号线

万顷沙(南沙站):南珠(中)城际、18号线

新塘站:28号线、新白广城际

广州北站:广清城际、广佛环线、新白广城际

其中,万顷沙(南沙站)对外连接

大湾区的功能会更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引入南沙港铁路、深茂铁路、广中珠澳高铁

中南虎城际、肇顺南城际

8号线、南珠(中)城际

未来可能还引进深南高铁、广深磁悬浮

赣深客专、知南快线(万顷沙-知识城)

这些国铁、高铁、城际,地铁

把深圳、东莞,肇庆、佛山、珠海

中山、江门、港澳等串联起来,1小时互达

也可进行资源重新配置

增加在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的话语权

还能通过南沙站接入“八纵八横”

国家高铁网中的“4纵”“1横”通道

(4纵为深茂、京九、京广、贵广;1横为南广)

未来,广州继续推进10条城际铁路

12条地铁线路的建设

力争2025年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开通里程达800公里

打造以广州为中心的1小时轨道都市圈

大湾区各大主要城市除了轨道交通串联外

也通过跨海通道有11座的互联互通

包括莲花山过江通道、海鸥通道、南沙大桥

狮子洋通道、虎门大桥、穗深通道

深中通道、深珠通道(伶仃洋通道)、港珠澳大桥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一点可以肯定:

在巨无霸大型城市成型过程中

广州发挥的串联作用无疑会越来越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交通互通互联越来越紧密的大势下

未来大湾区会真正成为一个整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城市之间的竞合也有大变化

派队觉得合作会大于竞争

城市之间不再局限于单兵作战

协同作战、大兵团作战会越来越多

可能体现在几个方面:

1)产业协同发展

比如说先进制造业的协同发展

广州、深圳、东莞,肇庆、佛山、珠海

中山、江门等城市都有良好的先进制造业基础

深圳、广州、佛山、东莞

都有先进制造业群集“国家队”

完全有条件做到产业协同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产业融合合作

大湾区各大城市都有不同的产业优势

比如广州的现代服务业、数字经济、汽车、生物产业

深圳的科创产业、数字经济、新能源汽车产业

东莞中山的智能制造业、佛山的智能家电产业

江门的新能源产业

均可互相赋能

肇庆可承接广佛的产业转移

江门成为广佛深产业产业转移的“大后方”

东莞、惠州、中山也可以承接深圳山的产业转移

这些都基于大湾区的互联互通的基础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大湾区之间城市的借鉴学习

工业产值突破3万亿的佛山

以“数改智转”推动传统产业升级

以“招育并举”发展壮大新兴产业

坚持以数改智转更新生产形态这个经验

就值得广州学习

毕竟广州也在作产业升级、数字化转型

深圳的新能源汽车也有广州需要学习借鉴之处

具体可浏览《归位,重回第四!广州,路在何方?》

广州还能学习复制深圳的改革经验

推进改革联动

拉动大湾区人才、资金等重要生产要素的互通

推动高质量发展

4)资源的互通赋能

包括医疗、人才、技术、信息等资源

以广州为例,医疗资源和人才资源都是华南NO.1

84所高校,全国数量第二

165.09万名在校大学生,全国第一

还有众多科研机构

有华南实力最强的科研中心

是华南最大技术输出地

完全可以承接科创成果转化

提升大湾区先进制造业发展能级

而广州强大的医疗水准也能造福整个大湾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还可以建立健全更加密切的沟通衔接机制

共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共建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等等

大湾区完全合体后,在竞合中

势必会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实现优势资源和产业互补和区域经济一体化

相爱一家亲的大湾区,协同共进

书写明日灿烂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