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禄堂先生是清末民初中华武术界一代宗师,武功、武学、武德造诣颇深,弟子中流传着他尊师、敬师的一个小故事,可没想到传开后却引起了争议。

据杨世垣先生回忆,民国12年,也就是1923年,他在天津南开上大学时有幸拜在了孙禄堂先生的门下,学习内家拳中的形意拳、八卦拳和太极拳。杨先生记得那时候孙先生每个月要去天津一两趟,一般每次要留住个三五天。

孙禄堂的武学思想融入了中华传统儒释道文化和传统中医理论,并吸收了易学精华,尤其是太极、八卦中的诸多哲学道理,所以在孙先生晚年择徒标准中特别注重要具有一定文化基础,杨先生也因此深得孙先生偏爱,也引来诸师兄弟的羡慕。

一年寒假,孙禄堂要杨先生陪他回趟北京,就住在孙先生家。当晚,天降大雪,清晨起来,整个四合院白茫茫一片。杨先生走出厢房,正好看到其恩师提着灯笼从前院回来,瞅着院子中央白皑皑的积雪,似乎不忍心下脚踩踏,说了声:“这是天降的银毯!”说罢,一纵身便“飞”到了北方台阶之上。杨先生简直看呆了!

当天,杨先生特意用卷尺测量了一下距离,从入门最后一阶台阶到北方台阶刚好三丈五尺!

回天津后,杨先生将此事讲于师兄弟及同学们听,有人赞叹,说:“难怪,郭云深老先生一跃也在三丈开外!”此话传到了孙禄堂先生耳朵里,当即更正说:“我那一跳也就勉强两丈吧。”说着便虎形一跃,杨先生的师兄龚剑堂忙用尺子一量,刚刚两丈五尺!

杨先生疑惑不解,后来李玉琳师兄告诉他说:“这是咱们老师的敬师之德,他们拿郭老做比较,咱们师傅当然不能跳过三丈之外了!你老弟就别钻牛角尖了。”

可谁也没在意孙禄堂这后边的一跃,后人们流传的却是郭云深一跃可达三丈开外,而孙禄堂手提灯笼一跃竟达三丈五尺!

孙禄堂并无一丝一毫想抬高自己的意思,只是后人们的片面传说,给人们造成了孙禄堂武功比郭云深厉害的错觉。

而实际上也正是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