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王亚韡团队ACS Nano

作者:材料宝盒

基于以上问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王亚韡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杭州高等研究院环境学院李灵香玉副教授团队构建了一种手性纳米簇作为应对抗生素耐药病原体健康威胁的替代治疗策略。该研究以“Chiral Nanoclusters as Alternative Therapeutic Strategies to Confront the Health Threat from Antibiotic-Resistant Pathogens”为题,在线发表在《ACS Nano》上。

在这项研究中,作者假设赋予AgNPs手性并同时调整其大小以构建手性AgNCs可以提高其生物靶向性并调节其他功能,如抗菌药物耐药性。为了验证假设,作者构建了手性AgNCs,并在体外和体内研究了它们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抗生素活性。

图1. L-AgNCs、D-AgNCs和L-/D-AgNCs的表征

图2. L-AgNCs、D-AgNCs、L-/D-AgNCs和Ag(I)离子的抗菌机制

图3. 铜绿假单胞菌对L-/D-AgNCs的耐药性分析

图4. L-AgNCs和D-AgNCs对体外细胞毒性的不同影响

图5. L-AgNCs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慢性伤口愈合小鼠模型中的实用性

结果表明,作者证实了通过赋予AgNCs手性来调节其功能,如抗菌素耐药性和细胞相容性是可能的。手性AgNCs与非手性AgNCs(即L-/D-AgNCs)不同,在5代传代内产生耐药性,对铜绿假单胞菌具有很高的杀灭效果,即使在40代传代内也可以忽略不计耐药性。耐药性可能在更长的时间尺度上演变,这需要进一步的调查来揭示这些可能性。此外,在没有细胞毒性的情况下,L-AgNCs相对于D-AgNCs可能是一种潜在的抗P的替代抗菌剂。更重要的是,这项工作为通过开发手性纳米材料在临床试验中延缓耐药性提供了潜在的机会,其中手性纳米材料可以有效地与目标病原体进行对映体选择性相互作用。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21/acsnano.3c13044

来源:材料宝盒

声明: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水平有限,如有不科学之处,请在下方留言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