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罗氏正骨法”代表性传承人罗素兰大师工作站的通知

罗氏正骨法”传承至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于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全国著名中医骨伤名家、“骨科圣手”双桥老太太罗有明是“罗氏正骨法”的第五代传人。上世纪50年代中期,罗有明曾给邓颖超治过腰病,周总理给她起名为“罗有名”,指有名的医生,后来她自认看病并不为出名,便改名为“罗有明”。罗素兰是“罗氏正骨法”的第七代传人,于2018年被文化和旅游部认定为“罗氏正骨法”的代表性传承人

为促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罗氏正骨法”的保护、传承、利用与发展,更好发挥“罗氏正骨法”的特色与优势,传承“罗氏正骨法”代表性传承人罗素兰大师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推进“罗氏正骨法”传承人队伍建设,确保“罗氏正骨法”一代代接下来、传下去,经与罗素兰大师商议,决定启动“罗氏正骨法”代表性传承人罗素兰大师工作站建设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

通过建设一批规范的具备较好条件的罗素兰大师工作站,整理、挖掘、继承、推广罗素兰大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探索“罗氏正骨法”的有效方法和创新模式,培养凝聚一批学术领先、医术精湛、品德高尚的高层次“罗氏正骨法”传承人才,为“罗氏正骨法”系统性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强的人才支撑。

二、工作站申报要求

(一)申报单位要求

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中医药医疗、教育、科研、产业相关单位,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开展生产经营,经营状况良好。

2、具备开展传承工作的基本设施设备,包括临床经验示教诊室、示教观摩室、资料室(资料柜)、计算机、网络、声像采集系统、实时记录设备等。

3、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积极开展“罗氏正骨法”的展示展演和宣传教育活动,为“罗氏正骨法”保护传承作出贡献。

(二)工作站团队及负责人要求

1、工作站团队由罗素兰大师、工作站负责人,中医临床、计算机软件及信息网络等多学科工作人员组成,人员年龄、专业和职称结构应相对合理,规模适当。

2、工作站负责人应为中医骨伤相关专业,热爱中医药学术传承工作,具备高级职称(基层单位可适当放宽要求),从事中医骨伤相关工作10年以上。

三、资料报送

(一)工作站申报单位填写《“罗氏正骨法”代表性传承人罗素兰大师工作站申报表》。

(二)报送邮箱:ichtcm01@126.com

四、咨&询 1-3-3-6-6-7-9-1-1-6-2

罗氏正骨法简介

“罗氏正骨法”传承至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于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是历代罗氏家族传承团队通过不懈努力,逐步探索形成的一门独特的正骨流派,对我国中医骨伤学乃至中医药事业发展有着重要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氏正骨法”以手法检查、手法诊断、手法治疗著称,包括接骨、理筋、复位、扶正、矫正错缝等特色手法,以“三兼治”、“三核心”、“五要素”、“两轻一重”及“治疗线”为其特有理念。

1、三兼治:即正骨、正筋、正肌肉。在整复骨折的同时,兼顾骨折周围软组织及肌肉、关节的位置,使其回归本位,确保骨折顺利地愈合,避免后遗症的发生,改变既往只顾骨折、不顾肌肉等组织损伤的理念。

2、三核心:无论是骨折、脱位、筋伤、关节错缝,还是退行性脊柱病、关节病,应用手法治疗时,熟练掌握力点、力量、角度,自如运用。

3、五要素:治疗骨折时根据“断而需则固、固而需则适、瘀而需则祛、僵而需则软、节不利而活之”的治疗原则,做到动与静的恰当结合,提升骨折的治愈率。

4、两轻一重:一轻,在治疗初始阶段即肌筋放松阶段手法要轻,为矫正手法打基础。一重:矫正手法轻重有度,轻而不浮有透力,重而不滞无涩感。二轻:后期手法要轻,起到通经络、活气血,减少矫正手法后的各种不适反应。

5、治疗线:对于外伤与退化的脊柱病、关节病的治疗,根据病症痛点、局部与整体的变化,确定手法治疗路径,采用点线面相结合,配合循经点穴,刺激经络气血,使气血上下贯通,提高疗效。

罗素兰与奶奶罗有明探讨病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素兰与奶奶罗有明探讨病例

“罗氏正骨法”的一大特色与优势,即无论在什么条件下,均可依靠手法进行病情的检查和诊断,进而选用恰当的手法治疗。治疗前“必察其形,询其源,触其位,闻其声,施其法,观其志意与其疾能”,方可“以疗筋骨之患”。治疗时遵循各部位“治疗线”依次施法,多能达到“法之所至,患者不知其苦”的治疗效果。

国家级非遗——罗氏正骨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国家级非遗——罗氏正骨法

代表性传承人罗素兰简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素兰,主任医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罗氏正骨法”代表性传承人,全国著名中医骨伤名家、“骨科圣手”双桥老太太罗有明长孙女,“罗氏正骨法”第七代代表性传承人,北京市中医管理局首批名老中医(罗有明)学术继承人,第六批北京市级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北京市朝阳区中医药薪火传承人才培养工程师承指导老师,北京市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罗有明名家研究室项目负责人,北京市文化资源项目——罗氏正骨法代表人物罗有明研究项目负责人。2023年10月,经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批准成立罗有明门人(罗素兰)传承工作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先后荣获北京市优秀名中医、“杏林耕耘50年”、首都中医药“上工示范人物”等荣誉称号。主编《罗有明正骨医案》、《双桥罗氏正骨》、《罗氏正骨法》、《罗氏正骨手法传承图解》、《罗氏正骨筋伤八法精要》等多部专著。参编《罗有明正骨法》、《腰椎间盘突出症分册》、《双桥正骨老太罗有明》、《罗有明跨世纪庆典文集》等著作。

首创“罗氏正筋八法”、“罗氏膝关节六步法”并发表《罗氏正骨法之正筋八法》、《罗氏正筋八法理论探讨及应用》等相关文章。发表《罗氏正骨法在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基于“正骨、正筋、正肌肉”理论的罗氏正骨法运用于骶髂关节紊乱的治疗》等论文多篇,学术成果丰富。

罗素兰教授主编或参编的有关“罗氏正骨法”的书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素兰教授主编或参编的有关“罗氏正骨法”的书籍

兼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医药委员会常务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骨关节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甘肃省老年学会脊柱疾患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等职。

擅长外伤后骨折、关节脱位的手法整复及小夹板、塑形软板、石膏等外固定;跌打损伤后导致的四肢关节筋出槽、骨错缝的正筋理筋、正骨缝等特色手法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脊柱退行性骨关节病症、膝关节退行劳损性骨关节病症的正骨手法治疗。

罗素兰:让“罗氏正骨法”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罗素兰:让“罗氏正骨法”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