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顾柠 嘉禾

城乡间的客户基础和机构布局较为均衡,这是农行的最大特色,也是农行最大的竞争优势。

市场上最善于做企业经营的人莫过于自身定位有准确认知,并随时根据时局变动而作出果断战略定位的人。

城乡间的客户基础和机构布局较为均衡,这是农行的最大特色,也是农行最大的竞争优势。”中国农业银行(以下简称“农行”)谷澍对该行区别于同业的独特优势有着清醒认识。以此为基础,谷澍将农行做好自身发展经营的路径定位为“三个统筹”:即:统筹好城乡两个市场、统筹好高水平安全和高质量发展、统筹好当下经营和未来发展

指挥棒已经挥下,农行的各项经营指标稳健增长。根据该行发布的2023年度业绩报告,该行资产总额为39.9万亿元,增速14.4%,将成为继宇宙行之后的中国第二家总资产站上40万亿的国有大行。另外,农行的经营质效也始终保持高质量增长,报告期内,该行营收净利保持正增长。

事实上,银行家的定位早已不再是只盯着利润的“商人”,而是在确保自身稳健高效经营的同时做好国家战略实施的主力军。2023年,农行在乡村振兴领域的表现依旧亮眼,去年县域贷款余额增量占全行贷款增量的50.8%,可鉴县域地区所占农行信贷投放比例权重。

战略坚定:县域贷款新增1.45万亿元,占比全行贷款增量超五成

2023年,农行全力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不断推进“三农”工作。持续加大粮食安全、农户贷款、产业兴农、乡村建设等重点领域贷款投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积极服务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作为服务“三农”的国家队和主力军,农业银行持续加大“三农”县域农村金融供给,“三农”和县域业务始终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年报显示,2023年,农行县域和涉农贷款增量双超万亿元。县域贷款余额8.78万亿元,新增1.45万亿元,增量超过全行贷款增量一半;县域贷款增速19.8%,高于全行平均贷款增速5.4个百分点。涉农贷款余额6.55万亿元,新增1.02万亿元,增速18.4%。

“农行网点2.3万个,其中,一半在县域,一半在城市,城乡间的客户基础和机构布局较为均衡。这是农行的最大特色,也是农行最大的竞争优势。我们立足于不同区域特征,创新很多适用于县域的产品和服务,不断增强在县域的服务能力。”谷澍指出,从这几年全行的存贷款变动趋势看,“城市反哺乡村”的联动效应进一步彰显。

针对县域客户,谷澍表示,乡村振兴的产品总数已达到281个。同时,在县域,个人客户数达到5.46亿户,占全行所有个人客户数比重的63%。此外,谷澍还指出,2023年县域的营业收入占全行的比重为47.7%,县域营收的增速高于全行平均营业收入增速超过4个百分点

谈及农行在“三农”领域的发展优势,副行长刘家旺提到了5个方面:一是城乡联动优势,二是“三农”特色产品,三是集团合成,四是科技赋能,五是品牌形象。

在优化机构、人员布局方面,副行长刘洪表示,“农行依托“三农”金融事业部组织框架,突出服务乡村振兴主体职能,不断完善金融服务渠道体系。同时,农行着力加强县域队伍建设,持续优化县域人员配置,增强服务乡村振兴力量,不断巩固扩大县域经营优势。近年来,农业银行人员招聘计划50%以上投入了县域机构,近三年累计为县域招聘补充4.1万人。

“接下来,农行将持续深耕县域农村市场,巩固提升县域金融服务能力,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推动全行业务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刘家旺表示,一是持续增加县域金融供给积极满足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乡村产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生产消费等金融需求,为全行资产业务发展夯实基础。

二是积极服务县域下沉资金在落实好国家减费让利政策基础上,积极利用各类资金加速向农村流动的契机,大力承接县域农村资金,扩大低成本资金来源,认真做好县域乡村各类主体支付结算、存款理财等方面的金融需求。

三是巩固提升县域业务经营质效顺应人工智能加速演进趋势,充分运用AI大模型、物联网等技术,努力破解“三农”县域业务成本高、风险大的难题,力争县域业务运营成本能够逐步下降,不良率保持在较低水平,经营质效稳步提升。

质增效提:总资产将破40万亿、营收净利正增长


事实上,2023年在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银行业承压严重,不少银行出现营收“缩水” 的现象 ,“增利不增收”已成为整个行业的常态。然而,2023年农行稳中求进,延续了2022年的发展势头,营收净利双双正增长。年报显示,2023年全年,农行实现净利润2698.2亿元,增速4.2%;营业收入6948.28亿元,同比增长0.03%。

“过去一年,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农行营业收入依然保持正增长,来之不易。”谷澍表示,谈及银行盈利,他提出要做到三个稳住,即稳住资产质量、稳住净息差、稳住中间业务服务的价值贡献

从规模上看,2023年农行规模保持着较快增速,资产总额逼近40亿关口。截至报告期末,农行总资产达39.9万亿元。其中,贷款总额22.6万亿元,增速14.4%;县域贷款增量占全行贷款增量的比重达50.8%。个人贷款余额8.06万亿元,新增5146亿元,增速6.8%。其增量、增速均同业首位,增量连续四年居同业首位。

守牢风险底线是银行经营发展的永恒主题。“对一家银行来讲,长期、短期经营都要好,首先最关键的是要稳住资产质量。尤其是长期。”谷澍强调,如果没有一个好的资产质量,即使当期有一定的盈利,长期也肯定会出现问题。

资产质量方面,2023年农行资产质量持续改善,不良压降,风险抵御能力持续增强。截至报告期末,农行不良贷款率1.33%,较上年末下降0.04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303.87%,较年初上升1.27个百分点。

展望2024,副行长张旭光预计,2024年农行资产质量仍将继续保持稳定。他指出,稳增长、稳就业、扩内需的宏观调控政策持续发力,为资产质量稳定提供了相对有利的环境。同时,农行信贷结构也将持续优化,不断加强逆周期调节能力。此外,农行还将持续加强重点领域信用风险形势研判,不断提升数字化风控识别、预警、处置能力,提升全行风险管控水平,有信心保持资产质量的持续稳定。

息差收窄是整个银行业共同面临的重大难题,2023年农行依旧承压。年报显示,农行实现利息净收入5717.5亿元,同比下降3.1%;净利息收益率1.60%,净利差1.45%,分别下降30个和28个基点。

对于息差收窄的原因,年报指出主要是由于受农行支持实体经济、LPR下调以及个人住房贷款等存量资产持续重定价等影响,生息资产收益率下降;以及受市场环境影响,付息负债付息率上升

谷澍表示,要稳住息差,就从资产负债两个方面来看。资产端口,农行将围绕做好“五篇大文章”,做好量价协同管理机制,优化资产边际定价;在支持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的同时,保持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负债端上,2024年,农行将主动作为,不断推进数字化经营,发挥农行网点网络和庞大客群优势,更多更好组织低成本存款。

蓄势待发:普惠贷款余额3.5万亿、增速均居首位,

“国之大者,为国为民”。一直以来,农行始终坚守“服务乡村振兴领军银行,服务实体经济主力银行”的角色定位,深化落实稳住经济大盘各项措施,担当大行责任,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农行力量。

2023年10月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去年以来,农行持续强化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金融服务,全力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

普惠金融方面,农行人行口径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余额达3.5万亿元,增速37%,余额、增量均居可比同业第一。普惠型小微企业有贷户率先突破300万户,达354万户,新增101万户,客户数、客户增量保持同业首位。普惠贷款新发放利率3.67%,较上年下降23BP。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出台金融服务民营经济专项政策,民营企业贷款余额5.45万亿元,增速25.6%,余额、增量居可比同业首位。

谷澍表示,“要强化普惠特色,我们现在是普惠领域贷款最多、服务客户最多的银行。2024年,农行将力争实现人民银行口径的普惠金融领域贷款增长8000亿元”

科技金融方面,2023 年,农行坚定践行“金融为民”理念,深入推进零售业务“一体两翼”(以客户建设为主体,坚定不移推进“大财富管理”和数字化转型)发展战略,持续锻造客户精细化服务能力,强化“大财富管理”和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乡村振兴、新市民、养老等领域金融服务水平。截至 2023 年末,该行个人客户总量 8.67 亿户,保持同业第一;个人客户金融资产规模 20.29 万亿元,位居同业前列

绿色金融方面,农行坚定推进绿色金融战略,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绿色金融供给上量提质,绿色投融资渠道更加丰富,绿色银行品牌形象持续提升。截至 2023 年末,绿色信贷余额 4.05 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 1.35 万亿元,增速 50.1%

养老金融方面,2023年以来农行创新县域客户金融服务模式,优化全场景乡村振兴服务平台,扩大养老金金融服务覆盖。创新社保医保特色服务,构建政银协同生态场景,实体社保卡、电子社保卡和医保码用户量同业领先。积极参与养老金融市场培育,年金客户数量及业务规模保持平稳增长;强化受托管理能力建设,助力养老基金稳健增值。截至2023 年末,农行养老金受托管理规模为2,541.88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24.7%。同业首批全面启动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服务,首批全面支持个人养老金购买存款、理财、基金、保险产品。

“数字金融是大趋势,科技将改变银行的未来。农行持续加大科技投入,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为未来发展打造坚实的科技支撑。”董事长谷澍指出。

数字金融方面,农行持续完善“农银 e 贷”线上贷款产品体系,推出“科技e 贷”“火 炬创新积分贷”等线上产品,数字化产品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持续提升手机银行服务能 力,推出“美好生活”系列手机银行版本,构建专业、多元、智能、个性的线上服务平台, 数字化渠道建设进一步深化。标签中心、决策引擎、知识图谱平台等数据服务广泛应用, 分布式核心建设、容灾工程、网络与信息安全等关键领域工作高效推进,数据和科技支撑 进一步夯实。截至2023 年末,“农银e贷”突破4万亿元,个人掌银月活客户2.13亿户。

展望2024,谷澍表示,农行将着力做好“三农”县域和“五篇大文章”金融服务,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并努力为股东创造更高的长期价值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