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波所著《诗经305首歌曲集》书籍推荐(一)

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

蒋波老师所著的《诗经305首歌曲集》正式上线!将中国古代经典文学与现代流行曲风相结合,为诗经注入了新的生命和活力。融合丰富多样的曲风和音乐元素,让古老的诗经以全新的方式展现在我们面前。流畅动人,旋律优美,唱出诗经中深刻、真挚的情感和思考。每一代人应该有每一代人对于诗经音乐的理解和诠释。蒋波老师从2013年5月到2017年1月19日,三年零八个月完成了诗经305首的音乐创作。一起沿着蒋波老师的脚步去感受、认知、聆听来自遥远三千年前吹来的“风”…

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

蒋波—诗经音乐创作者

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
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

陈浩先生—“风雅颂原创诗经音乐会”艺术总监

《诗经305首歌曲集》历经十年匠心独具的打磨与创作,终于呈现在我们面前。这部深具意义的作品将古典中国诗经与现代音乐完美融合,传承与创新并存。每一首歌曲都是作者十年心血的结晶,将古老的诗篇重新演绎,以新的音乐形式赋予了它们全新的魅力。这是一场音乐的盛宴,也是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无论你对古典音乐还是中国古诗有着怎样的热爱,这部诗经曲集都将给你带来耳目一新的体验,感受到古代智慧与现代创意的交融。愿这份耐心打磨而成的音乐杰作,成为我们心灵的滋养与启迪,为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

易悦教授—“风雅颂原创诗经音乐会”编创、和声

首先,对蒋波老师历经十年创作的305首《诗经》歌曲作品的成功发行表示热烈祝贺!我国古代的诗歌总集----《诗经》具有及其丰富的音乐研究价值。除了单纯的文字对声音和乐器的描述外,《诗经》还有自身完美的韵律,这也从侧面佐证了其具备的音乐属性。蒋波老师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苦心钻研,深刻感悟《诗经》的思想内涵,前后花费了十年的时间,为《诗经》创作了305首音乐作品。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蒋波老师针对每一首诗歌的特定语境,运用了不同的音乐创作手法,或高亢激昂、或低声吟诵,完美地诠释原作的丰富内涵和韵律之美。蒋波老师的《诗经》作品面世,为人们从另一维度欣赏《诗经》之美提供了方便。我与蒋波老师同事多年,能深刻感受到他做事的执著与严谨。殚精竭力,10年--305首《诗经》歌曲的创作,充分体现了他对艺术的崇高追求以及为中华文化传承所作出的无私奉献。期待蒋波老师今后有更多的优秀作品问世。

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

黄丽萍教授—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值此蒋波先生《诗经305首歌曲集》即将出版发行之际,作为他持之以恒潜心创作的见证人,感叹他十年磨一剑,可谓君子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厚积而薄发!他不仅谱曲,且以其声乐专业之功力和深厚的人文底蕴亲身吟唱并示范推广……可叹!可敬!可赞!

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

刘冬颖教授—黑龙江大学文学院

《诗经305首歌曲集》历经十年匠心独具的打磨与创作,终于呈现在我们面前。这部深具意义的作品将古典中国诗经与现代音乐完美融合,传承与创新并存。每一首歌曲都是作者十年心血的结晶,将古老的诗篇重新演绎,以新的音乐形式赋予了它们全新的魅力。这是一场音乐的盛宴,也是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无论你对古典音乐还是中国古诗有着怎样的热爱,这部诗经曲集都将给你带来耳目一新的体验,感受到古代智慧与现代创意的交融。愿这份耐心打磨而成的音乐杰作,成为我们心灵的滋养与启迪,为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

徐彦卿老师—连丰文化首席文化官
提到《诗经》,大家都熟悉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那么,什么是“诗”?诗的本质是什么?孔子为何要搞“诗教”?

“诗言志,歌咏言。”

——《尚书》

诗是用来抒发心中之志的。《说文》:“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古人所说的志,不仅是所谓的“远大志向”,心中小的思绪,都算是“志”。所以,诗其实就是古人的抒情之作。

并且,诗不仅仅是文字,是要“歌咏言”,要唱出来。因此,古人把作诗的过程称为“吟诗一首”,而不是“写诗”。

从五帝时代,中国就有君主巡狩制度,每隔五年,天子都要到东、南、西、北西个方向巡视一遍,称为巡狩。巡狩要做的内容有很多,其中一项,就是随同天子的乐官,要采集当地的民歌。

古代贵族,也会编一些诗歌做为宫廷宴饮之曲,犹如今天晚会节目一般。

古人最重视的社会活动,是祭祀祖先或神灵,在祭祀时,要歌颂祖先的美德及功绩,这些歌颂的词藻,会被记录成册。

以上三种,就是《诗经》中的《风》、《雅》、《颂》三部分内容。

不过,历史传承中,许多诗篇会失传。

“五帝殊时,不相沿乐。”

——《礼乐·乐记》

另外,传世的《诗经》,并非是先秦官方典籍直接流传下来。而是孔子所搜集的一些诗,经过筛选后,用作教学。这个过程,必然有所取舍。

后世战乱,官方典籍在战火中损毁,孔子所传的诗篇,经后学子弟的传承,得以流传于世,这就是我们看到《诗经》。

先秦时代,包括《诗经》等诸多“经典”,就叫《诗》,汉代后,为了强调包括这些典籍的重要性,将其称为“经”。“经”,原本指的是古代织布机上纵向排列的线。古人常用“纵向”比喻时间,“横向”比喻空间。因此,“经”有跨越时间,传承久远的涵义。

最初的经有六部《诗》、《书》《礼》、《易》、《乐》、《春秋》,在战乱中,《乐经》失传,后人只能看到五经。

孔子还对五经的教育作用,做了归纳总结,其中《诗经》的作用是:

“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
“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

——《礼记·经解》

孔子这里提到的“诗”,就是《诗经》,因为先秦时代,还没别的“诗”。至于《楚辞》,就叫“楚辞”,汉代以后,才被统称为诗。

孔子认为,深入的学习《诗经》,可以怡养性情,性格可以达到温柔敦厚的状态,但又不显得愚钝。

我们今天学习《诗经》,同样能达到这种状态。

《诗经》有305篇,现代人,很少有人能够全部读下来,毕竟对于一般人来说,读很枯燥。但,《诗》本来就是歌词,只是,由于年代的久远,战火的纷飞,《乐经》的失传,我们见不到先秦的乐谱了。那么,我们能重新谱曲吗?当然可以。孔子传《诗》,目的是通过诗的内容,教化子弟。而并不是要固定于某种歌唱曲谱,歌唱技巧。

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并不像宗教文化一样,要求原封不变的一代代传承。

中国的先哲,也早就认识到,只要掌握文化的精髓,形式则可以随着时代的变代而发展。是以《易》曰:“与时偕行”。

“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乐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人之道也。”

——《礼记·乐记》

自有史可考以来,人类都离不开音乐。无论是贵族的钟鼓之乐,还是乡野村夫所哼的乡间小调,都是音乐。今天的信息时代,人们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选择自己喜欢听的音乐。

但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所熟悉的,还是自己国家、自己民族,经由身边的环境所传递的音乐。对于其它国家、民族的音乐,我们极少能接触到。

所以,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在被动的接受音乐作品。而音乐,可以穿过文化的隔阂,直达人内心深处,对人的情感产生影响。即便是对外国文化毫无了解的中国人,听到《斗牛士进行曲》、《命运交响曲》,也能感受到其所代表的情感。持续的情感状态,就会影响、塑造个人的性情。

同样,我们每天听的流行音乐,也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自己的性情。大多数人对音乐是没有主动识别能力的,比如,许多人喜欢听伤感的音乐,听多了,心情也就跟着伤感起来了。这种伤感的情绪,若带到生活中,则有可能造成现实的不愉快事情发生,进一步影响自己的心情。久而久之,人就变成悲观主义者。

孔子之所以对搜集的诗做筛选,就是选取其中优秀的作品教给弟子传唱,讲解其中的义理,从而将弟子培养成性情平和的君子。

所以,为什么《诗经》第一部分称为《风》?“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颜渊》

在上位者的品德好比风,民众的品德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

普通民众的“德”就好比草,头上刮什么样的风,他们都会“跟风”。因此,孔子筛选了能导人向善的诗做为引领民众的风。当然,在上位的贵族也需要优秀的音乐来怡养性情。

人不耐(能)无乐,乐不耐(能)无形,形而不为道,不耐(能)无乱。先王耻其乱,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使其声足乐而不流,使其文足论而不息,使其曲直、繁瘠、廉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而已矣,不使放心邪气得接焉。

——《礼记·乐记》

人不能没有音乐,音乐又不能不通一定的形式来表现,表现的形式如不不符合道,就不能不出现混乱。以前有德的圣王为防止出现混乱,所以制定《雅》、《颂》之乐引导人们;使曲调足以让人感到愉悦而不放荡,使其文辞足以讲求义理而不塞窒,使其曲调的曲折与平直、复杂与简单、刚强与柔和、急促与缓慢足以感动人的善心,防止放荡之心与邪恶之念影响人心。

这就是《诗经》中《雅》、《颂》篇章的立义。

今天,我们传唱《诗经》,依然有“不使放心邪气得接”的效用。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论语·为政》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不仅如此,《诗经》中能学到的内容还有很多: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论语·阳货》

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不学习《诗》呢?学《诗》可以激发志气,可以观察天地万物及人间的盛衰与得失,(考见得失。)可以使人懂得合群的必要,(和而不流。)可以使人懂得怎样去讽谏上级。(怨而不怒。)近可以用来事奉父母,远可以事奉君主;(人伦之道,诗无不备,二者举重而言。)还可以多知道一些鸟兽草木的名字。”

当年,我初读《诗经》时,越往后读,越发对其中的内容感兴性,于是,抽了半天时间,一气口将整本《诗经》通读。读毕,有种穿越到春秋时代,与孔子一同游历了一下列国的感觉。对诗中的“兴”、“观”、“群”、“怨”都有了更具体的感受。所以,郑重的向大家推荐蒋波教授的《诗经305篇歌曲集》。

今天关于《诗经》的曲谱和唱法有不少。有一些传统唱法的篇章,也算优秀,但无法与现代音乐体系相兼容,比如,传统吟唱只能口口相传,因此,很不便于推广,只能停留于小众范围。

也有一些现代音乐人为《诗经》的篇章谱曲,但如果没有一定深入的了解该诗的涵义及其历史背景,则有可能曲调与该诗的立意并不相符。

我与蒋教授相识多年,看到过他深入的寻找某篇诗的意境,看到过他反复的修改曲谱,这些场景至今历历在目。

我不敢说这本《诗经305篇歌曲集》是最好的《诗经》曲谱,毕竟我的见识也十分有限,但我想,能专注、用心的为三百〇五篇诗经谱曲的作曲者,他的作品,也一定值得大家用心对待。

最后,希望通过这本《诗经305篇歌曲集》,能让更多的人了解《诗经》,传唱《诗经》,以《诗经》“风”化天下,人人养君子之德,社会必然更加和谐。

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

诗经305首书籍购买链接♪ ↓↓↓

《诗经305首歌曲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

编辑:余丽梅